本書是《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夏伊勒1934一1941年間作為駐德國記者,在納粹德國耳聞目睹的原生記錄;是一部痛惜野蠻戰勝文明的有溫度的曆史記錄。
《柏林日記》堪稱《第三帝國的興亡》的前傳,後者有大段內容直接引自前者。《柏林日記》有非常豐富的一手資料作為支撐。夏伊勒以一個記者的職業素養描述瞭自己親身經曆過的協和廣場暴亂、德奧閤並、捷剋斯洛伐剋被瓜分以及納粹帝國政治生活的方方麵麵。另外,書中還記錄瞭涉及波蘭戰役、蘇芬戰爭、挪威戰役、西綫戰役和英吉利空戰等事件的大量珍貴史料。夏伊勒作為一位記者,還對二戰初期戰事進展進行瞭詳細的記錄。盡管他並非軍事專傢,但在戰略問題上卻頗有見地,其敏感性和預見性往往令人拍案叫絕,對於研究二戰史極具藉鑒意義。
本書1941年7月在美國推齣後立即成為最暢銷大眾類圖書。至今仍在世界長銷不衰,是夏伊勒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39 漩涡中心的一手见闻,提供了某种非常有代入感的视角,好看
评分##开始觉得是记录每天发生的流水账,结合搜索时间新闻才发现所处时代的惊涛骇浪。 普通人在战争时代的痛苦也被记录下来了,日常生活水准下降、在前线的儿子生死未卜。 作者亲眼目睹了落榜艺术生“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评分##21.2.28
评分##估计不少人是看了塔勒布的书过来的,我就是。这本在历史发生时纪录历史,而不是过后总结(往往会简化和忽略大量细节,马后炮式的聪明)。看了以后我觉得我过去以为的“历史”都距离真实有距离。怎么说呢,你不能说看见一张大象的照片就说认识了一头大象,而我们不过是看过一些人对历史的纪录和评述就自以为了解了真实的历史,未免有点无知。历史是四维的,我了解的历史不过是二维的,其中的差距和丢失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这本书就给我填了一点维度,但只是让我更了解到真实的无穷无尽。
评分##高中阶段。
评分##高中阶段。
评分##值得再版的一本书。
评分##幽默、刁钻但又不失深度的一本书。德国普通人民对战争的漠然乃至抗拒,和第三帝国军队掀起的四处狼烟,这中间有种割裂,让我无比的困惑。但这种困惑想必是好的,思考比一切都重要。
评分##纳粹的对内愚民,再观当下的人民日报上的贸易战,美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等等等,不禁大笑三声呵呵呵,老大哥会不会正在看着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