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比較 2018年第二輯 總第95輯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書名:比較·2018年第二輯(總第95輯)
定價:38.00元
作者:吳敬璉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04
頁碼:22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ISBN:9787508688459
經濟發展本質上是一個結構變革的過程,既有資源配置意義上的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也有體製機製等製度結構的變遷。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在短短四十年裏從農業經濟發展到工業經濟,從計劃經濟轉嚮市場經濟,經曆瞭結構上的巨大飛躍,現在正進入新的結構變革期。在前一輪結構變革中,我們恰好趕上瞭全球化和世界工業轉移的浪潮,藉助國內的要素紅利和改革開放帶來的製度紅利,順利融入瞭全球貿易體係,承接瞭發達國傢轉移齣來的工業,發展成為製造業大國,也推動瞭經濟的高速增長。而在新一輪結構變革中,對外我們麵臨著逆全球化潮流和發達國傢的再工業化訴求,對內則是人口紅利下降,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結構變革何去何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如何推動中國經濟增長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是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本輯《比較》將圍繞此話題,為讀者提供國內外學者的思考和解讀。
"比較95目錄
2017年結構改革的評價與展望 王小魯
促進嚮富裕綠色經濟的結構轉型 蒂爾曼·阿爾滕堡 丹尼·羅德裏剋
匈牙利的宏觀政策改革經驗 雅諾什·科爾奈
中蘇改革比較分析 樓繼偉
人工智能與經濟增長 菲利普·阿吉翁
人工智能、工業革命與製度 許成鋼
人工智能的就業影響 陳永偉 許 多
改革開發以來醫療服務體係的發展演變 硃恒鵬
印度尼西亞的醫療體製改革 楊 洲 張 碩
通脹去哪兒瞭? 繆延亮
"
吳敬璉,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研究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寶鋼經濟學講席,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比較》輯刊、《洪範評論》主編,國傢信息化專傢谘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傢規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經濟學會(IEA)榮譽主席,北京樂平基金會發起理事,阿拉善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吳敬璉倡導並努力推進市場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是“整體改革學派”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對中國改革和經濟發展轉型的實踐産生瞭重要影響。
"蒂爾曼·阿爾滕堡和丹尼·羅德裏剋的文章討論各國麵對財富創造和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如何運用綠色産業政策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作者認為,在應對這一雙重挑戰的過程中,很多情況下都會存在市場失靈,補充市場機製的綠色産業政策有其必要性。與傳統産業政策相比,綠色産業政策處理更多層次的復雜性,如避免環境負外部性需要特定的政策手段;環境災難性突變的風險要求製定更積極全麵的綠色技術研發和推廣方案;綠色變革的許多目標需要長期戰略,由此帶來技術、市場、政策和係統變化的不確定性;綠色轉型導緻的生産係統變革需要廣泛的政策協調機製。這些復雜性會加大資源錯配和政治俘獲的風險,但是長期來看,推遲行動比采取行動的代價要大得多,而且産業政策設計中的三大原則——嵌入性、紀律和問責製——可以極大地減少政策無效和俘獲的風險。作者還指齣,由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傢沒有經過適當的工業發展過程,在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從農業或礦業嚮服務業轉變中“過早的去工業化”,造成瞭拉美國傢的工業化遠低於按今天工業化國傢模式預期的水平,且目前還在繼續下降。工業化是提高生産率和創造財富的大推動力,在嚮綠色經濟轉型時,過早去工業化的發展中經濟體將麵臨更為艱巨的挑戰。
王小魯的文章評估瞭2017 年“三去一補一降”等短期結構調整措施取得的效果,從貨幣政策、政府支齣結構、行政體製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土地製度改革四個方麵,剖析瞭次結構改革的進展和不足。總體來看,在結構調整和改革的長效機製方麵,貨幣政策調整已果,M2 增長率明顯減緩。政府支齣結構有輕微好轉,過快的政府投資增速有所減緩。在行政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方麵,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有顯著進展,但在改變各級政府和黨政官員的政績評價體係和激勵機製方麵進展不顯著,政府過度乾預企業和政府違法的情況時有發生。在土地製度改革方麵,迄今進展有限,戶籍製度改革和財稅體製改革總體看進展也不夠顯著。下一步結構改革需要從側重治標轉嚮重點治本,通過加大體製改革和機製轉換的力度解決結構失衡更次的問題,使經濟煥發,使未來發展更加健康、協調、可持續。
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改革記憶”欄目提供瞭兩篇文章,以迴顧這一重大曆程。科爾奈的文章是1985 年9月提交給在長江遊輪“巴山輪”上召開的“宏觀經濟管理國際討論會”的。“巴山輪會議”根據當時國傢領導人的指示,在世界銀行的幫助下邀請瞭國際上諸多著名經濟學傢,就中國經濟改革的目標模式、改革戰略和宏觀政策展開瞭一係列討論,在我國經濟改革曆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科爾奈提交的論文引起瞭與會者的極大關注,他在論文中提齣的1A (直接行政協調)、1B (間接行政協調)和機製2(市場協調機製)的改革目標模式,首次被介紹到國內。他以匈牙利改革經驗為參照,對改革目標模式選擇的論述,深刻影響瞭中國經濟學界。三十多年後重讀此文,讀者也許可以獲得一番新的啓示。作為《比較》的編委和改革開放的參與者、實踐者,樓繼偉從中蘇改革比較的視角,簡要分析瞭中國改革的經驗。在他看來,中國改革成功得益於不同於蘇聯的六個初始條件,改革過程也揭示瞭其中的六個經驗: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嚮;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實施有順序的開放;正確的改革順序;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形成地方政府競爭格局;較好地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對政策取嚮及時糾偏。
人工智能是近年來的一大熱點,甚至被推崇為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經濟學者也紛紛就人工智能的經濟影響展開研究。菲利普·阿吉翁等人的《人工智能與經濟增長》一文試圖探討人工智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人工智能是工業革命以來不斷推進的自動化進程的深化。在曆史上,自動化進步的同時,資本收入份額和人均GDP 增速大緻保持穩定,由於增長取決於重要卻難以改進的方麵,而非人們所擅長的方麵,這是鮑莫爾成本病的一種錶現。人工智能的進步會影響企業的工資政策和內部組織,如外包、工資差距、自雇就業、扁平化等。把人工智能引入新創意的生産,可能同時帶來擺脫競爭效應和打擊效應、知識擴散效應與商業剽竊效應等相反的作用。何種作用會占據主導,取決於産業的類型、人工智能的特性以及競爭政策和監管政策等。理論上,人工智能有可能使經濟齣現爆炸式增長的奇點,但依然繞不過鮑莫爾病的問題:即便自動化已高度發達,增長仍受限於少數難以改進的短闆。人工智能這一廣闊的研究領域在未來大有可為。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國內相關人士引發瞭一場關於是否可以重振計劃經濟的爭論。許成鋼的文章從大數據産生的製度基礎、數據和機器學習的性質以及人類有限理性入手,對這一爭論給齣瞭否定的迴答。首先,從製度角度來看,大數據來自市場,如果消滅瞭市場,不僅數據無從産生,還會嚴重損害激勵機製,導緻創新無法産生。其次,從大數據本身來看,有硬數據和軟數據的區彆,軟數據是不可傳遞無法度量的,這就導緻大數據不可能完備;從機器學習的角度看,有熱識彆和冷識彆之分,而熱識彆是機器無法學習的。再次,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人的認識和推理是片麵的、不完備的,甚至可能是矛盾的,這就決定瞭,模仿人類進行推理和規劃的機器人也不可能比自然人做得更好。由此看來,建立一個的新式計劃經濟是不可能的。
陳永偉和許多的文章迴顧瞭“技術性失業”的學術爭論,發現“人工智能革命”的衝擊範圍更廣、程度更劇烈,而現有的就業補償機製卻更不順暢。通過藉鑒弗雷和奧斯本的方法,文章基於中美的職業分類匹配數據和專傢打分結果,對中國職業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做齣瞭測算,並在此基礎上估算瞭全國和各地區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人口以及他們在總就業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研究發現,在未來20 年中,總就業人口的76.76% 會遭受到人工智能的衝擊,如果隻考慮非農業人口,這一比例是65.58%。文章認為應對人工智能衝擊的關鍵在於用公共政策激活技術進步對就業的幾個補償機製,從而使新創造齣的就業機會足以彌補被替代的就業崗位。
“改革論壇”欄目是兩篇關於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的文章。硃恒鵬的文章以國際比較的視角,概述瞭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醫療服務體係和醫療保障製度的發展曆程和成績。得益於改革開放帶來的高速增長,政府財政加大瞭對醫療衛生體係的投入,取得瞭可喜的成就,為突齣的是醫療硬件資源快速增長,床位和設備保有水平接近發達經濟體,醫生數量穩步增長。醫療保障製度也取得瞭長足進步,建立瞭適應市場經濟體製的醫療保障製度,全民醫保得以實現,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為降低城鄉居民醫療負擔,防範因病緻貧奠定瞭堅實的經濟基礎;“十二五”期間推進的城鄉居民醫保整閤和醫保異地結算初步奠定瞭適應人口流動性的社會醫療保險製度,並為整閤醫保製度、提高統籌層次奠定瞭基礎。然而,作者也明確指齣我國醫療體係仍存在進一步改革的難點,隨著人口流動和就業形態的變化,現行醫保的製度分割和區域分割問題已不可持續,急需提高統籌層次。在醫療服務體製方麵,則齣現以藥養醫積重難返,公立醫院及其醫生化精神缺失等問題,需要對此加以研究和解決。
楊洲和張碩的文章介紹瞭印度尼西亞的醫療衛生體製改革。2014 年以前,印度尼西亞實行分散化的醫療衛生體係,政府隻負責赤貧人口的基本醫療服務,大部分人的醫療服務融資都交給瞭私營保險計劃。在這個體係下,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質量乏善可陳。為瞭改變這種狀況,印度尼西亞政府於2014 年推行瞭全國社會醫療保險計劃,旨在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實施三年來,該計劃顯著增加瞭非赤貧的窮人獲得醫療衛生服務的機會,減少瞭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和質量方麵的不平等。但是,在長期可持續性、激勵機製和資源配置政策方麵依然存在挑戰,作者認為,未來的改革重點應當兼顧效率與財政可持續性,通過支付方式和服務提供模式的創新激勵機製和資源配置。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各主要經濟體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令不少經濟學傢擔心全球大通脹的時代即將來臨。現實卻是,多輪量化寬鬆之後,通縮壓力仍揮之不去。通脹到底去哪兒瞭? 繆延亮的文章考察瞭通脹的種種理論,以及運用這些理論時常見的誤區,並通過比較貨幣、信貸和通脹在中美歐日等經濟體的錶現,探尋有助於把握通脹走勢的分析框架和宏觀變量。文章認為,相比貨幣、工資和産齣缺口等指標,從信貸的視角看通脹更具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其原因在於,在資金供給端,信貸納入瞭私人部門創造的非銀行信貸,從而更加全麵;在資金需求端,信貸沒有貨幣的預防和投機需求,和支齣更加一一對應,更加貼近終端需求,更能體現宏觀總需求的變化。
“新書架”欄目是美國著名經濟史學傢羅伯特·戈登為其新作《美國增長的起落》齣版後寫的“後記”。在這篇後記中,戈登簡要論述瞭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是工作時間和生産率增長放緩的根源。在他看來,當前被寄予厚望的3D 打印、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對減少就業和提高生産率隻産生瞭有限的影響。而且自2009 年以來,美國經濟持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每年約産生250 萬個工作崗位。這樣的事實證明,“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摧毀無數就業崗位的‘技術樂觀主義者’的恐慌,不過是一個流行的幻想”。
"
比較 2018年第二輯 總第95輯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