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英漢翻譯教程(第二版)
定價:38元
作者:榓士焯 編著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9-01
ISBN:9787301112779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暫無相關內容
內容提要
《英漢翻譯教程》是專為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本科三、四年級學生及研究生編寫的。本書用大量篇幅,從理解齣發,從詞法和語法的角度論述翻譯問題,羅列瞭大量導緻錯誤理解、錯誤翻譯的難詞難句。在此基礎上,進而論述翻譯的技巧、翻譯的文采、翻譯的語篇、翻譯的文化意識等,並專章討論瞭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中的英譯漢。版自2006年齣版以來,多次重印,被許多院校選為英語專業或研究生教材。第二版除補缺補漏外,還對部分章節加以改寫,推陳齣新。本書有六大特色: 提齣“翻譯寫作學”概念,強調對譯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充分利用*翻譯研究成果,提升教材的理論深度,增強學生的翻譯知識素養。 注重詞法、句法層麵的翻譯單位操作,同時不忽略語篇層麵的翻譯處理。例證豐富。第二版收集、篩選精美譯文1600句、短文85篇。譯文評析將譯者的用心、所釆用的譯法加以精心剖析,務必使學習者知其所以然。 “翻譯的文采篇”彆具一格,翻譯巧思和中文匠心相結閤,遂使譯文不同凡響。 全書構思和具體章節充分體現作者的學術觀念,融人瞭作者曆年教學、科研、翻譯和創作成果。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書 名: 英漢翻譯教程(第二版)
作 者: 楊士焯
齣 版 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11年3月
I S B N: 9787301112779
頁 數: 285
開 本: 16
版次印次: 第2版第6次
圖書簡介:
楊士焯編著的《英漢翻譯教程(第2版)》是專為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本科三、四年級學生及研究生編寫的。《英漢翻譯教程(第2版)》用大量篇幅,從理解齣發,從詞法和語法的角度論述翻譯問題,羅列瞭大量導緻錯誤理解、錯誤翻譯的難詞難句。在此基礎上,進而論述翻譯的技巧、翻譯的文采、翻譯的語篇、翻譯的文化意識等,並專章討論瞭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中的英譯漢。第一版自2006年齣版以來,多次重印,被許多院校選為英語專業或研究生教材。第二版除補缺補漏外,還對部分章節加以改寫,推陳齣新。《英漢翻譯教程(第2版)》有六大特色:
提齣“翻譯寫作學”概念,強調對譯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充分利用新翻譯研究成果,提升教材的理論深度,增強學生的翻譯知識素養。
注重詞法、句法層麵的翻譯單位操作,同時不忽略語篇層麵的翻譯處理。
例證豐富。第二版收集、篩選精美譯文1600句、短文85篇。譯文評析將譯者的用心、所釆用的譯法加以精心剖析,務必使學習者知其所以然。
“翻譯的文采篇”彆具一格,翻譯巧思和中文匠心相結閤,遂使譯文不同凡響。
全書構思和具體章節充分體現作者的學術觀念,融入瞭作者曆年教學、科研、翻譯和創作成果。
楊士焯編著的《英漢翻譯教程(第2版)》從對翻譯的認識入手,介紹瞭翻譯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翻譯方法和翻譯過程。由於編著者長期從事翻譯研究,深得翻譯理論精髓,並擇善介紹給本科學生。同時,在後麵的各章中,編著者把當代有代錶性的翻譯理論,如紐馬剋的語言學翻譯理論、文化學派的操縱理論、溫努蒂的異化理論等,都能自然地融閤進對例句和篇章的分析講解之中,使理論與實踐密切結閤。
第一章 翻譯的基本知識篇
第一節 翻譯的類型
第二節 東西方學者論翻譯
第三節 翻譯的方法論
第四節 翻譯的過程
第二章 翻譯的理解篇
第一節 理解與詞匯研究
第二節 理解與句法分析
第三章 翻譯的技巧篇
第一節 拆譯
第二節 轉換
第三節 精簡與增補
第四節 實譯與虛譯
第五節 褒譯與貶譯
第六節 倒譯與順譯
第七節 反譯
第八節 被動式的翻譯
第九節 數字和倍數的翻譯
第四章 翻譯的文采篇
第一節 巧用中國古代詩文典籍詞語、句法
第二節 巧用漢語四字格詞語
第三節 巧用漢語習慣語
第四節 巧譯英語意美、音美、形美
第五節 巧譯電影片名
第五章 翻譯的文化篇
第一節 文化差異與錶達差異
第二節 直譯、歸譯與譯語文化因素的介入
第三節 英漢親屬詞稱謂的文化差異性及漢譯處理
第四節 翻譯的意識形態影響
第六章 翻譯的語篇
第一節 報刊語篇的翻譯
第二節 文學語篇的翻譯
第三節 科技語篇翻譯
第七章 八級英譯漢試捲評析篇
第一節 簡介
第二節 試捲評析
第三節 亟待加強的幾個問題
第八章 翻譯寫作篇
第一節 漢語的錶達優勢和行文特點
第二節 翻譯寫作論
第三節 譯文寫作的格式規範
第四節 譯文修改
練習答案
參考書目
第二版後記
這本書的例句選擇角度非常刁鑽,但又充滿瞭煙火氣,完全不是那種從其他老舊譯本裏東拼西湊的範例。我注意到作者似乎非常偏愛那些來源於真實生活場景,或者帶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文本片段。比如,它會選取一些早期報道文學中的陳述句,來講解如何處理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翻譯;又或者,某些習語的講解會引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社會新聞摘要,這雖然讓文本顯得有些年代感,但同時也提供瞭一種跨越時空的翻譯視角。這種例句的“原生態”特點,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代入感。你不會覺得那些句子是為瞭解釋翻譯理論而特意構造齣來的“假句子”,而是真實世界中需要被處理的信息流。尤其是在處理一些文化特有錶達時,作者提供的注釋詳盡得令人發指,不僅告訴你該怎麼譯,還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譯,背後的文化邏輯是什麼,這一點對我這樣的深度學習者來說,價值巨大。
评分這本書的章節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嚴密。它不是那種零散地羅列翻譯技巧和例句的集閤,而是構建瞭一個非常清晰、層層遞進的學習路徑。開篇並沒有急於展示復雜的長難句翻譯,而是花費瞭相當大的篇幅來打磨最基礎的詞匯選擇和語境分析能力。我記得第一部分的練習,重點都在於對英文中那些看似簡單、實則內涵豐富的詞匯進行細緻的辨析,比如“indeed”、“quite”、“rather”這些詞在不同語境下的微妙差彆。作者似乎非常堅持“地基不牢,地動山搖”的理念,每一個語法點和翻譯原則的引入都非常慎重,總會先用一到兩個經典的對比案例來佐證其重要性。這種由淺入深的推進,讓我這個基礎不太紮實的人,也能夠跟上節奏,而不是一頭霧水。讀完一個單元,你會發現自己對很多以前囫圇吞棗的翻譯習慣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修正,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梳理和重塑。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樸實瞭,說實話,第一次在書店看到它的時候,我差點就錯過瞭。它不像現在很多教材那樣花裏鬍哨,全彩印刷,配著各種花哨的排版。這本書的裝幀可以說是“返璞歸真”的典範,全本都是簡潔的黑白印刷,字體選擇也是非常傳統的宋體和黑體混用,讀起來有一種沉甸甸的、老派學問的味道。我個人是挺喜歡這種風格的,因為它讓人專注於內容本身,而不是被花哨的視覺效果分散注意力。不過,對於習慣瞭現在網絡學習材料的年輕讀者來說,可能一開始會覺得有點枯燥乏味,甚至會懷疑這本書的“新舊”程度。但正是這種質感,讓我覺得這不是一本短期熱銷的“網紅”教材,而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工具書。它的紙張質量適中,拿在手裏有一定的分量感,翻動的聲音也比較清脆,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可靠和嚴謹的。這種外在的樸素,恰恰烘托齣瞭內在知識的厚重感,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在講解翻譯策略的部分,這本書的處理方式相當務實,體現齣一種不矯飾的實用主義精神。它沒有過多糾纏於翻譯理論界那些玄而又玄的“信、達、雅”的哲學思辨,而是直接給齣瞭大量的“If...Then...”的應對方案。比如,當遇到從句嵌套過多導緻中文錶達拗口時,作者會明確指齣,可以采用“切分法”、“增譯法”或“轉述法”,並分彆給齣每種方法的適用範圍和可能帶來的副作用。這種接近於“手術指南”式的清晰指引,在實際操作中極其管用。很多其他教材隻是泛泛而談“靈活處理”,而這本書則細化到瞭每一個操作步驟,甚至連標點符號在不同譯文風格中的處理差異,都有提及。對於我這種更看重“把活乾好”的翻譯實踐者而言,這種細緻入微、可操作性極強的指導,遠比空洞的理論口號要寶貴得多。它教會的不是“思考”,而是“行動”。
评分這本書的習題設計,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煉獄”考驗,但也是最令人感到充實的環節。與其他隻在章節末尾設置少量練習的教材不同,這本書的每一小節後麵都緊跟著一組需要動筆完成的練習題,而且這些練習題往往設計得非常精巧,讓你無法偷懶。它們很少要求你直接翻譯一整段復雜的段落,而是更側重於對特定難點進行“微操”。例如,可能連續五道題都在考察同一個介詞短語在不同動詞搭配下的準確含義轉換,或者要求你對一個長句中的五個同義副詞進行精確排序,以達到最佳的語感。完成一整套練習下來,你會感到一種智力上的疲憊,但同時,你會對自己的翻譯能力産生一種踏實的自信。這些習題不是讓你單純地“知道”瞭知識點,而是逼迫你用你的“肌肉記憶”去“應用”知識點,確保它真正內化成瞭你的翻譯本能。這是我用過的所有教材中,實戰訓練強度最大、效果也最顯著的一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