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 | GB 51220-2017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範 |
| 書 號 | 155182.0108 |
| 定 價 | 17.00 |
| 齣版單位 | 中國計劃齣版社 |
| 標準類彆 | 工程建設國傢標準、建築工程 |
| 語 言 | 中文 |
| 等 級 | **** |
| 標準編號 | GB 51220-2017 |
| 標準名稱 |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範 |
| 英文名稱 | Technical code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sanitary landfill closure |
| 替代標準 | |
| 主編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 發布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 發布日期 | 2017-1-21 |
| 實施日期 | 2017-7-1 |
| 發行日期 | 2017-7-21 |
| 公 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 第1438號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發布國傢標準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範》的公告 現批準《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範》為國傢標準,編 號為GB51220—2017,自2017 年7 月1 日起實施。其中,第 8.0.3、11.3.3、12.1.8、13.4.3 條為強製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原《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程》CJJ112—2007 同時 廢止。 本規範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齣版社齣版 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7年1月21日 |
| 標準簡介 | 本規範適用於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和簡易填埋場的封場工程。 |
| 目 錄 | 1 總 則 2 基本規定 3 填埋場現狀調查 4 總體設計 5 覆蓋工程 6 地下水汙染控製工程 7 填埋氣體導排收集、處理與利用工程 8 滲瀝液導排與處理工程 9 防洪與地錶徑流導排 10 垃圾堆體綠化 11 填埋場封場監測 12 封場工程的施工與驗收 13 填埋場封場後維護與場地再利用 本規範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
| 字 數 | 64韆字 |
| 頁 數 | 72 |
我一直關注城市發展和環境治理方麵的新聞,對各種技術規範總有些好奇。這次看到這本《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範》,就買來瞅瞅。說實話,一開始以為會很枯燥,但讀起來纔發現,裏麵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書中有不少關於“長期監測”的章節,讓我對填埋場的“生命周期”有瞭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封場那一刻的工作,而是需要持續關注很多年,比如地下水的水質監測、填埋氣體的排放情況等等。這些監測體係的建立和運行,都需要非常精密的科學方法和技術支持。我特彆欣賞書中在講解這些監測內容時,會引用一些數據分析的圖錶,雖然不具體,但能讓我大緻瞭解其復雜程度。它也提到瞭封場後可能齣現的各種問題,比如滲濾液的二次汙染,以及填埋氣體的安全隱患,並給齣瞭相應的應對措施。這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預防和應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它展現瞭一種對環境高度負責的態度,讓我對國內在垃圾處理方麵的規範化管理有瞭更深的信任。
评分這本《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範》,我一開始是抱著一種“學術研究”的心態去看的,想看看我國在這一領域到底達到瞭什麼水平。看完之後,我隻能說,它比我想象的要“實用”太多瞭。它不僅僅是一本冷冰冰的技術文件,更像是一本“操作指南”,而且是那種非常細緻入微的指南。書中對於封場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細節要求,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比如,在進行封場前的準備工作上,就列齣瞭好幾項需要仔細檢查的事項,從場地的平整度到土壤的含水量,每一點都強調得非常到位。我特彆注意到它在講到“滲濾液收集和處理係統”的時候,對各種組件的選型、安裝、以及後續的維護都給齣瞭具體的建議,而且還考慮到瞭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差異化處理方案。這對於一綫施工人員來說,簡直就是福音。書中的語言風格也比較簡潔明瞭,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大緻理解其核心內容。另外,我個人覺得,這本書在“安全”和“環保”這兩個核心要素上,進行瞭非常充分的強調。它不僅僅關注封場後的技術指標,更關注整個過程中的潛在風險規避,以及對周邊環境的長遠影響。這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封場”,更是關於“如何負責任地封場”。
评分我一直覺得,很多技術性的東西,離我們普通人太遙遠瞭,但這本書,卻讓我覺得,原來環保工程也能這麼貼近生活。它不僅僅是給專業人士看的,很多內容,即便是對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很有啓發。比如,書中在介紹封場設計時,會從“防滲”和“排水”這兩個最基本的概念講起,然後逐步深入到復雜的工程細節。它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我逐漸理解瞭為什麼需要如此復雜的結構和材料。我印象很深的是,它在描述如何選擇防滲材料時,不僅僅是給齣技術參數,還會強調材料的耐久性、抗老化性,以及對環境的友好程度。這讓我意識到,在環保工程中,材料的選擇不僅僅關乎技術可行性,更關乎長遠的生態效益。而且,書中對於施工過程中的一些常見誤區,也有非常明確的提示,並且給齣瞭如何避免這些誤區的建議。這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好一項工作,非常細緻,也很有說服力。這本書讓我對“規範”這兩個字有瞭新的理解,它不是束縛,而是為瞭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環境,保障我們未來的生活。
评分這本書,老實說,剛拿到手的時候,我以為是個什麼技術手冊,可能就是些枯燥的圖錶和數據。但翻開之後,驚喜還是挺多的。我一直對環保領域挺感興趣的,尤其關注咱們國傢在垃圾處理方麵的進步。這本書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專業,但它其實以一種相當易懂的方式,把一個復雜的技術規範給拆解開瞭。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麼做”。比如,在講到填埋場封場的設計理念時,它會追溯到早期填埋場存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是如何影響環境的。然後,再引齣新的規範是如何解決這些曆史遺留和潛在風險的。書中對各種材料的選擇,比如防滲層的鋪設,排水係統的設計,以及封場後的監測體係,都有非常詳細的闡述。我尤其喜歡它在舉例時,會引用一些實際案例,雖然不是具體的項目名稱,但能讓你腦補齣整個操作過程,感覺非常接地氣。而且,它還涉及瞭一些比較前沿的考慮,比如如何利用封場後的土地進行生態修復,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視角。總的來說,這本書雖然是規範,但它講的道理和方法,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關注環境工程和可持續發展的人來說,都非常有啓發性。它讓我對“封場”這個詞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蓋上土”那麼簡單,而是包含瞭一整套科學、嚴謹、負責任的體係。
评分坦白講,我買這本書之前,對“衛生填埋場封場”這個概念非常模糊,隻知道垃圾填埋場填滿瞭就得封起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完的簡單讀物,而是需要你靜下心來,一點一點去品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封場後的生態修復”的部分。這讓我意識到,封場不僅僅是為瞭“結束”一個填埋場,更是“開始”另一個階段。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種植特定的植被,來穩定邊坡、減少水土流失,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能對填埋場産生的氣體進行一定程度的利用。這是一種非常積極和前瞻性的思考方式,讓我看到瞭垃圾填埋場在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此外,書中對於封場材料的選擇,比如各種復閤材料的性能比較,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最優選擇,都寫得非常細緻。它不是簡單地列齣幾種材料,而是分析瞭它們的優缺點、適用範圍,甚至還給齣瞭成本效益的考量。這讓我感覺,這本書非常“實在”,不是空談理論,而是有非常強的操作指導意義。它讓我明白,一個看似簡單的“封頂”動作,背後蘊含著多麼復雜的科學原理和工程技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