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 1
第2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7
第3章 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43
第4章 感覺 72
第5章 知覺 101
第6章 心理、意識和其他狀態 134
第7章 學習與行為分析 159
第8章 記憶 191
第9章 認知過程 224
第10章 智力與智力測驗 259
第11章 人的畢生發展 284
第12章 動機 323
第13章 情緒、壓力和健康 350
第14章 理解人類人格 384
第15章 心理障礙 416
第16章 心理治療 448
第17章 社會過程與關係 479
第18章 社會心理學、社會和文化 508
專業術語錶 538
參考文獻 563
人名和主題索引 609
《心理學與生活》是一部心理學經典教科書,心理學導論類教材的典範之作,在美國及許多國傢的心理學界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美國ETS將《心理學與生活》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書。開創這本書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傢,曾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而聞名世界,更因撰寫《心理學與生活》和主持電視係列片《探索心理學》而被譽為“當代心理學的聲音和麵孔”。
我國心理學界有不少教師多年來一直在用本書英文版作為教學用書。懷著對我國心理學基礎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學心理學係18位教授通力閤作,每人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和興趣各選取一部分,精心翻譯。正如王壘教授所言:“這部教材的翻譯是北大心理學係教授們集體智慧和團隊凝聚力的結晶。”《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中譯本在國內齣版的十餘年來,纍計發行70餘萬冊,贏得瞭廣大心理學師生及普通讀者的喜愛和認可。她不僅伴隨著很多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走上瞭心理學的學習和職業發展之路,而且也幫助眾多普通讀者獲得瞭寶貴的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與生活》首版於20世紀30年代,半個多世紀以來,不斷與時俱進,力圖反映心理學新近的研究進展,同時保持其一貫的宗旨,即“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同時關注這門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可謂曆久彌堅,曆久彌新。作為一本包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和獨特教學方法的成熟教材,《心理學與生活》原書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餘條詞匯及解釋組成的“專業術語錶”,極具價值的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的“人名和主題索引”等等,對於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是十分寶貴的,因此,在中譯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譯和保留瞭下來。另外,與心理學與生活教學配套使用的還有一係列豐富、獨特的教學輔助資料和工具,人民郵電齣版社新麯綫公司和培生教育齣版公司閤作,為使用本教材的教師免費提供主要課件。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本書貼近生活、深入實踐的獨特風格,使其一直是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麵提升自身素質的推薦讀物。
作者形象地將學習《心理學與生活》的過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選擇她,相信你一定不虛此行。祝您好運!
在選擇一本心理學入門讀物時,我非常看重它的權威性和係統性,而這本書的齣現正好滿足瞭我的這些需求。格裏格和津巴多這兩個名字,在心理學界可以說是響當當的招牌,他們的著作往往代錶著對學科的深刻理解和前沿的把握。當我看到“經典教材叢書”這個標簽時,我就知道這是一本經過時間檢驗、被廣泛認可的作品。我希望通過閱讀它,能夠建立起一個紮實的心理學知識體係,對諸如認知、情感、動機、人格、社會行為等核心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尤其期待的是,它能夠將抽象的理論與生動的案例結閤起來,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那些復雜的心理學原理。有時候,理論知識的學習會顯得有些枯燥,但如果能通過有趣的故事和實際的例子來呈現,學習的過程就會變得更加吸引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豐富的案例,讓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對現實世界的分析中,從而提升我的思維能力和洞察力。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心理學入門讀物實屬不易。這本書的作者陣容和齣版社的品牌效應,讓我對其品質有瞭初步的信心。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人,在學習新知識時,往往會深入探究其背後的邏輯和科學依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嚴謹的學術論證,同時又不乏引人入勝的敘述風格,讓我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能夠獲得紮實的專業知識。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對於心理學研究方法和理論演進的介紹,這能幫助我理解心理學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以及目前學科的前沿動態。此外,對於一些有爭議的心理學理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中立和客觀的分析,幫助我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是一本能夠激發我的求知欲,並為我打開心理學世界大門的精彩之作。
评分我對心理學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對自我成長和情緒管理的追求。我經常會遇到一些情緒上的睏擾,比如焦慮、壓力過大,或者在人際交往中感到不自在,總覺得自己的行為模式有些僵化,需要突破。這本書的名字“心理學與生活”直接點明瞭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緊密聯係,這讓我覺得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而是能夠切實幫助我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指南。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和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甚至去理解和剋服一些童年經曆帶來的影響。我特彆期待的是,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積極心理學的內容,比如如何培養幸福感,如何提升個人韌性,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非常渴望獲得指引的方麵。我相信,通過學習書中介紹的心理學原理和實踐方法,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實現更深層次的自我成長。
评分我對心理學的興趣,更多的是源於對社會現象的好奇以及對群體行為的觀察。為什麼人們在群體中會錶現齣與個體不同的行為?是什麼因素影響著社會潮流和集體決策?這些問題一直睏擾著我。這本書的“心理學與生活”這個副標題,以及它被定位為“心理學入門讀物”,讓我覺得它很可能涵蓋瞭社會心理學的相關內容,能夠解答我在這些方麵的疑惑。我希望它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社會認同、從眾效應、群體動力、偏見與歧視等社會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並輔以大量的現實案例,例如一些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實驗,來幫助我理解這些抽象的理論。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好地理解社會運行的規律,認識到個體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影響,並能夠用更理性的視角去分析社會事件。我相信,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提升我的社會洞察力,讓我成為一個更具思辨精神的公民。
评分我一直對人類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充滿好奇,總想深入瞭解是什麼驅動著我們做齣各種選擇。這本書的封麵和標題就深深吸引瞭我,那是一種既理性又感性的召喚。拿到手裏,它的厚重感和紙張的觸感就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著作。翻開扉頁,看到兩位大師的名字,心裏更加踏實瞭,這仿佛是通往心理學殿堂的一把金鑰匙。我期待著它能為我揭示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背後的心理機製,解答我心中那些關於“為什麼”的疑問。從小的生活經曆到社會現象,我總是喜歡去觀察和思考,但很多時候感覺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缺乏係統的理論框架去支撐我的理解。我相信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這樣的啓發,讓我能夠用更專業、更科學的視角去審視自己和他人,去理解那些看似難以捉摸的情感和行為。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能成為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良師益友,幫助我更好地與自己相處,也更好地與他人建立連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