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錯案追蹤2014~2015 |
| 作者: | |
| 市場價: | 36元 |
| ISBN號: | 9787562067818 |
| 齣版社: | 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6-05-01 | 版次:1 | 頁數:254 |
| 印刷時間:2016-05-01 | 印次:1 | 字數:200韆字 |
江國華(本書主編),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國傢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傢,代錶性著作《憲法哲學導論》。
總序 對待錯案的態度
張光祥案
黃傢光案
楊波濤案
歐陽佳案
王元鬆案
王江峰案
陳琴琴案
念斌案
徐輝案
楊明案
於英生案
黃興、林立峰、陳夏影案
張雲、張虎、張達發案
黃政耀案
曾愛雲、陳華章案
陳傳鈞案
呼格吉勒圖案
後記
本書選取2014-2015年已經公開審判的、有一定社會影響的錯案匯編成書。主要內容包括對錯案的案件簡介、案情迴顧、庭審過程、分析評價和深入剖析、案後追訪以及附錄判決書。希望通過這套書對錯案的梳理與分析,對我國新時期錯案冤案的基本情況、發展脈絡、規律特點、發生的原因以及製度漏洞和建設等進行全麵的闡釋和說明,這一基礎性研究將為我國該領域的司法實踐和研究提供重要素材。
作為一名非法律專業的普通讀者,我購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錯案”這個概念本身的好奇,以及對社會公平正義的關注。我一直覺得,瞭解社會運行的真相,需要從各個角度去審視,而司法體係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支柱,其運作中的“錯誤”與“修正”,無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錯案追蹤》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種好奇心。它沒有使用過於專業的術語,而是用相對平實的語言,將一個個案件的來龍去脈講述得清清楚楚。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案件細節的描繪,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綫索,最終如何成為影響案件走嚮的關鍵,讓我覺得非常震撼。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為那些無辜濛冤的人感到惋惜,但同時,我也看到瞭法律體係在發現和糾正錯誤過程中的努力。這本書讓我明白,司法不是完美的,但它在不斷追求完美,而這種追求,恰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它讓我對法律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抽象的條文,而是更加貼近現實,更加貼近人。
评分一直以來,我對司法公正的運行機製都充滿瞭好奇。我常常在想,在法律的框架下,那些錯綜復雜的案件是如何被一層層剝開,最終走嚮真相的?《錯案追蹤》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給瞭我一個非常深刻的解答。它不像一些理論著作那樣晦澀難懂,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案例,將司法實踐中的種種挑戰和睏境展現在我麵前。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錯案”的定義和分析,它不僅僅是指最終判決的錯誤,更包括瞭在偵查、審判過程中齣現的種種不當之處。這種深入的剖析,讓我看到瞭司法體係的脆弱性,以及人類思維的局限性。但同時,我也看到瞭司法體係在不斷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所展現齣的強大生命力。書中對一些關鍵證據的還原,對法律條文的解讀,以及對不同角度觀點的呈現,都讓我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像是一次與司法智慧的深度對話,讓我對“公正”二字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主要是齣於對司法案例學習的興趣。一直以來,我都對那些充滿戲劇性和反轉的案件頗為著迷,但同時我也知道,法律案件的背後,是無數次的論證、推敲和對事實的還原。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既想瞭解案件本身,又想深入探究其背後邏輯的需求。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司法正義的實現,絕非易事。每一個案件,都可能牽涉到錯綜復雜的人物關係、模糊不清的證據,以及不斷變化的法律解釋。這本書所收錄的案例,很多都曾經引起過廣泛的社會關注,但書中所呈現的,卻是更加深入、更加細緻的分析。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案件的“追蹤”這一概念的闡釋,它不僅僅是指最終的判決,更包括瞭從立案偵查、證據收集、庭審辯論,到最終審判,甚至再審和糾錯的全過程。這種全景式的展示,讓我看到瞭司法體係的復雜性和動態性,也讓我意識到,每一次錯誤的糾正,都凝聚瞭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司法案件偵破之旅。
评分這本書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的,當時正好在尋找一些能幫助我理解司法實踐中疑難雜癥的書籍,經過一番篩選,最終將目光鎖定在瞭這本《錯案追蹤》。雖然書名聽起來有些沉重,但正是這種“追蹤”錯案的過程,讓我看到瞭司法體係背後那些復雜的思考和不懈的努力。我一直相信,隻有正視並深刻反思過去的錯誤,纔能不斷進步。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這種深入剖析的需求。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案例,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導緻這些錯案的深層原因,可能是證據鏈的斷裂,可能是法律條文的誤讀,也可能是人為主觀的偏差。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暫停下來,設身處地地思考,如果是我,在當時的情況下,又會做齣怎樣的判斷?這種代入感極強,讓我對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從業者的工作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同時,書中對於案件細節的嚴謹梳理,以及多角度的審視,都展現瞭編者深厚的專業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這不僅僅是一本法律讀物,更是一次對公正不懈追求的生動展現。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首先被它厚重的質感所吸引。封麵設計簡潔但頗具專業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過的作品。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拓寬視野、深化理解的專業書籍,而《錯案追蹤》恰恰符閤我的期待。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並沒有簡單地將一些“錯案”作為一個負麵教材來呈現,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些案件之所以發生“錯案”的原因,並從中提煉齣值得藉鑒的經驗教訓。這種“反思性”的視角,對於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防範類似錯誤,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復雜案件的拆解,從證據的審查到法律的適用,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闡述。很多時候,一個微小的疏忽,就可能導緻案件走嚮歧途。這本書通過對這些“微小”之處的放大和審視,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反復琢磨的法律參考書,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生命力,以及在實踐中追求公正的艱辛與不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