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王羲之墨跡集珍-1 |
| 定價 | 59.00 |
| ISBN | 9787548026402 |
| 齣版社 | 江西美術齣版社 |
| 作者 | 無 |
| 編號 | 1200904438 |
| 齣版日期 | 2014-03-01 |
| 印刷日期 | 2014-03-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122 |
| '曆代書法名跡傳真大觀一王羲之墨跡集珍'無目錄。 |
| 普通成人 |
| '王羲之墨跡集珍'遴xuan王羲之傳世墨跡經典作品 適度放大 傳真製版 原色精印。此外 從迴歸傳統的角度 深層次剖析和闡述碑帖固有的藝術底蘊;從提高讀者文化素質的角度 發掘碑帖文本的閱讀價值。讓讀者通過重讀書法經典 全麵增強自己的書法文化素質。 |
我一直認為,學習書法,如同武學練功,必須尋覓到頂尖的“內功心法”。王羲之的墨跡,無疑就是這門藝術的最高心法之一。這本《集珍》,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個精心搭建的“碑帖數字化博物館”。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字形,更是對“法度”與“意韻”的精妙詮釋。當我仔細比對著其中幾頁行書與小楷的對比時,我開始理解,為什麼古代文人會如此推崇這種“中和之美”。它既有磅礴的氣勢,又有內斂的剋製;既有率性的灑脫,又不失嚴謹的結構。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對自己的書寫習慣進行一次嚴格的“體檢”,及時發現並糾正那些不知不覺中養成的陋習。它教會我的,是如何在“形”與“神”之間找到那個最完美的平衡點。
评分說實話,我原本以為市麵上關於書聖的書籍已經夠多瞭,很難再有能讓我眼前一亮的作品。然而,這本畫冊的排版和選材角度,成功地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不隻是一個作品的匯編,更像是一部視覺化的研究報告。比如,它對幾幅關鍵作品的局部放大處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那些我們肉眼難以察覺的“飛白”是如何形成,或是某些筆畫起筆時的“側鋒”如何微妙地影響瞭整篇的氣韻,通過高清晰度的印刷得以完美再現。這對於我們這些癡迷於書法技法、希望在“二王”體係中尋求突破的習書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我甚至發現瞭一些過去在老舊影印本中完全無法辨識的細節,這讓我對那些流傳韆年的墨寶有瞭全新的認識。它強迫你慢下來,不僅僅是“看”,更是要用筆法思維去“讀”每一根綫條的生命軌跡。
评分從齣版方的角度來看,江西美術齣版社這次的齣品,無疑是展現瞭其在藝術類齣版領域的專業水準。裝幀的考究,特彆是對不同類型墨跡在光綫下反射效果的處理,體現瞭對原作材質的尊重。我注意到,他們似乎在色彩還原上做瞭大量的校色工作,即便是最淡的“渴筆”部分,也依然能區分齣墨色的層次感,這在以往的許多同類齣版物中是難以企及的成就。對於收藏者而言,這不僅是一本臨摹用書,更具備瞭較高的文獻和收藏價值。我把它放在書房最顯眼的位置,每當有朋友來訪,我都會忍不住打開它,嚮他們展示幾頁。那種由內而外散發齣的文化自信和藝術感染力,是任何語言都無法替代的,它安靜地在那裏,卻擁有著強大的氣場。
评分最近一段時間工作壓力較大,讀書似乎成瞭奢侈。但我發現,隻要翻開這本關於晉人風韻的畫冊,哪怕隻是看上十幾分鍾,那種喧囂浮躁的心態就能奇妙地沉澱下來。這可能就是傳統藝術的魅力所在吧。我個人對魏晉風度有著莫名的偏愛,而王羲之正是那個時代精神的完美載體。這本集子裏的作品,沒有刻意追求工整,卻處處透露著一種“天然去雕飾”的韻緻。它不像某些唐楷那樣規矩森然,反而充滿瞭靈動的生命力,仿佛作者信手拈來,卻是字字珠璣,篇篇精彩。我特彆喜歡其中幾件信劄類的小品,那種日常的、不經意的書寫,反而最能體現一個書法傢的真實功力與性情。這感覺就像是偷窺瞭一位曠世高手的私密日記,充滿瞭親切感和真實的感動。
评分這本裝幀精美的畫冊一入手,立刻就被那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所吸引。紙張的質地處理得極佳,既能清晰展現齣墨色的微妙變化,又透著一股典雅的書捲氣。我尤其欣賞的是,編排者在選取“集珍”的這個角度上所下的功夫。它並非簡單地羅列王羲之各個時期的代錶作,而是似乎精心設計瞭一條時間脈絡或者說是風格演變的路引,引導著讀者去細細品味這位“書聖”筆下從青澀到爐火純青的蛻變。那些看似隨性揮灑的綫條背後,蘊含著多麼深厚的學養和對漢字結構近乎癡迷的探索精神。每一次臨摹,哪怕隻是對著圖片揣摩一筆一畫的提按頓挫,都像是一次與古人精神層麵的對話,讓人不由得感慨,真正的藝術是超越時空的,它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僅憑這遒勁又靈動的墨痕,便足以震撼人心。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值得稱贊,簡約而不失大氣,完全襯托齣瞭內文的重量,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