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
998元
作者:[法]布列-布提
齣版社:北京美術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4-1
ISBN:9787805017259
字數:150000
頁碼:61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5KG
編輯
一座中古世界的防禦堡壘,如今成為西方世界的藝術重鎮,以橫跨各州的豐富展件享譽,匯聚各時代藝術大師的曠世巨作,館藏珍貴豐富令人目不暇接。這座人類遺産的神聖殿堂有著怎樣的曆史?其引人入勝的收藏又是如何建構起來?《盧浮宮》將帶領您悠遊世界偉大的博物館,一同見證盧浮宮八個世界的曆史沉浮,重塑這段不朽傳奇。
不再有哪一座宮殿,以800年的悲喜沉浮作背景,在晨曦中接受世界的朝見,夜夜擁數韆年的迴憶入眠。不再有哪一部著作,以細節再現西方藝術的豐碑,伴著風格與流派的戰火硝煙,輕聲唱誦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傳奇。
《盧浮宮》五大理由:
盧浮宮五任館長聯閤編輯,盧浮宮曆史研究部門全力協助,動員法國博物館專傢、藝術史學傢、研究員及各界學者等不計其數,以30萬字經典論述,從曆史演進角度切入,打造的盧浮宮傳奇。
世界博物館
法國曆史上悠久的博物館,名列世界七大博物館,以橫跨歐、亞、美、非各州的豐富展件聞名,共繪畫、雕塑、東方文物與埃及文物等八大部門,是觀光客公認為知名度、一生必看的世界藝術博物館。
藝術齣版
由盧浮宮齣版部閤作企劃,具代錶性的著作,深入實地的現場攝影、機器考究的精美印刷,看成本世紀不容錯過的典藏版本。中文版由法國盧浮宮授權。
西洋藝術史
盧浮宮匯集西洋藝術大師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卡拉瓦喬、魯本斯、林布蘭特、大衛、安格爾、德拉剋羅瓦等人的曠世傑作,展齣之傳世名畫3300幅、1500件珍品雕刻、4000件的希臘羅馬時期珍品,豐富的西洋藝術精華盡顯於此。
收藏
經曆長達八個世紀的搜羅,超過四十萬件收藏品,足以傲視藝術收藏名錄。《盧浮宮》帶您一窺世界藝術殿堂之首、每年近1000萬參觀人次的盧浮宮真麵貌。
內容提要
絲質布麵精裝 專金五色印刷
,由盧浮宮五任館長聯閤編輯,30萬字精闢論述
盧浮宮官方授權,具備代錶性的著作
全歐攝影師團隊曆時10年精心拍攝,590張精美圖片呈現
8開超巨幅呈現,170磅進口超淨度雪紡銅版紙精印,程度展現作品原貌
《盧浮宮》是一本全麵介紹盧浮宮曆史、文化、建築變革以及傳世藏品來曆的精美圖文書。《盧浮宮》全書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描述,涉及盧浮宮發展曆史中的豐富文化,配以大量館藏精品和建築的圖片,是同類彆圖文書中全麵、細膩和詳實的作品。
《盧浮宮》中收錄590幅精美圖片,攝影師受盧浮宮博物館之托,專為此項目拍攝。從宮殿建築、繪畫、雕塑、展室設計、花園和遺跡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盧浮宮的兩種身份:宮殿和博物館。其中不少細節和角度是即使身臨其境也難以捕捉和體會到的。其中包括300餘幅典藏繪畫作品,200餘座雕塑及手工藝作品,及其細部展示,可以亂真的高品質印刷,帶給讀者猶如駐足大師真跡前的震撼與。
其中包含的重量級作品有:《濛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岩間聖母》、《拿破侖一世皇帝的加冕禮》、《大宮女》《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梅杜莎之筏》、《自由領導人民》等。
盧浮宮這座人類遺産的神聖殿堂有著怎樣的曆史?其引人入勝的收藏又是如何建構起來?《盧浮宮》將帶領您悠遊世界偉大的博物館,一同見證盧浮宮八個世界的曆史沉浮,重塑這段不朽傳奇。
目錄
13中世紀堡壘
15菲利普·奧古斯特,一座首都的開始
2113世紀巴黎藝術
24查理五世,英明
32查理五世時期的巴黎藝術
36法國早期藝術傢,藝術史的二次發現
51文藝復興的宮殿
55皮埃爾·萊斯科的正立麵
68亨利二世扶梯
72舞廳或女像柱大廳
80國王套房天花闆和細木護壁闆裝飾
85盧浮宮之初,文藝復興時期的收藏
93瓦盧瓦傢族後的迴憶
105波旁傢族的“偉大計劃”
107從小畫廊到“花神大樓”:亨利四世的迴憶
118路易十三的盧浮宮:流産的計劃
127王太後:奧地利的安妮在盧浮宮
142偉大國王的榮耀:路易十四
202從攝政王權到啓濛運動
22417—18世紀法國繪畫作品收藏
249從國傢藝術博物館到拿破侖博物館
251的博物館
282杜伊勒裏的帝國宮殿和拿破侖博物館
310來自各地的收藏品
345博物館和君主製:一座新國王宮殿
348復闢時期:盧浮宮博物館的復蘇
398七月王朝
400博物館的新領域
448復闢時期的藝術
461一座新盧浮宮:夢想成為現實
462第二共和國時期的盧浮宮:“智者的麥加”
478拿破侖三世的“新盧浮宮”官邸
511拿破侖三世博物館
520新藏品:伊特魯裏亞和文藝復興前的藝術品收藏
531大盧浮宮及其未來
532博物館的勝利
552大盧浮宮計劃
593大盧浮宮計劃之後
602盧浮宮和當代藝術
608牆外的盧浮宮
614參考書目精選
作者介紹
熱那維·布列-布提(GenevièveBresc-Bautier):畢業於巴黎文獻學院,藝術史學傢、法國文物保管主任官員、盧浮宮雕塑部主任。作為盧浮宮曆史研究部門的創始人,她撰寫過多部相關著作,包括《盧浮宮的迴憶》(1989年)、《盧浮宮,一座宮殿的故事》(2008年),並參與瞭《盧浮宮曆史》(2014年)的編寫工作。
攝影:熱拉多·隆多(GérardRondeau):特立獨行的攝影師,作品涉及旅行、戰爭遺跡、法國及歐洲遺産、當代畫傢等主題。
------------------------以下來自本書實拍------------------------
這本書我一直想找,但總覺得它隻是堆砌瞭些圖片,關於盧浮宮的曆史,我總覺得它是個模糊的概念,隻知道是法國的皇宮,後來變成瞭博物館。但這本書,從它的標題開始,就透著一股不一樣勁兒。“盧浮宮 曆史 文化 變革 藝術書 宮殿建築”,這幾個詞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這個世界級藝術寶庫的求知欲。我一直好奇,一個曾經的王宮,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今天這個匯聚瞭全球頂尖藝術品的殿堂?它的牆壁,它的庭院,它的每一個角落,都承載瞭多少故事?書裏的“曆史”部分,我期待它能像一部宏大的史詩,從最初的堡壘,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再到法國大革命的洗禮,盧浮宮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見證著王朝的更迭,社會的變遷。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枯燥的年代記,而是能通過生動的敘事,將那些鮮活的人物,那些重要的事件,那些改變曆史的瞬間,都娓娓道來。比如,我想知道,凱瑟琳·德·美第奇在盧浮宮的修建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路易十四對這座宮殿的改造又留下瞭哪些不可磨滅的印記?還有,法國大革命時期,那些被革命者視為“暴君象徵”的藝術品,是如何從宮廷被轉移到公眾視野的?這些曆史的細節,纔是真正讓我著迷的地方。我總覺得,瞭解一座建築的曆史,就是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脈絡。所以,這本書裏的“文化”部分,我同樣充滿期待。我希望它能深入淺齣地解讀盧浮宮所蘊含的法國文化,甚至是歐洲文化的精髓。
评分對於盧浮宮,我一直認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博物館,更是一個活著的曆史。這本書的書名《盧浮宮 曆史 文化 變革 藝術書 宮殿建築》,精準地概括瞭我想要瞭解的一切。我渴望通過這本書,深入理解盧浮宮在曆史長河中經曆的“變革”。從曾經的王室居所,到如今成為世界級的藝術殿堂,這個轉變的過程一定充滿瞭故事。我尤其想瞭解,法國大革命是如何深刻地影響瞭盧浮宮的命運,它又是如何從一個象徵著王權的地方,轉變為一個屬於人民的藝術寶庫的。這種文化上的巨大轉變,其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社會動因。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這些變革,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事實。我想知道,在這些變革中,藝術品是如何被重新認識和對待的,公眾對藝術的態度是如何被塑造的。
评分我對曆史,尤其是歐洲曆史,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而盧浮宮無疑是連接古今、串聯不同文明的重要節點。這本書的書名《盧浮宮 曆史 文化 變革 藝術書 宮殿建築》,仿佛描繪瞭一幅宏大的畫捲,讓我對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最想知道的是,這座建築本身是如何一步步從軍事堡壘演變成藝術殿堂的。我想瞭解,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盧浮宮的每一次大規模的修建和改造,都伴隨著怎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例如,在法國王室統治時期,它作為權力中心,其建築風格和內部裝飾,必然會摺射齣當時統治者的審美偏好和權力象徵。而到瞭革命時期,它的功能又發生瞭顛覆性的轉變。這種“變革”是這本書的核心看點之一,我希望書中能夠通過生動的筆觸,描繪齣這些曆史的轉摺點,以及它們對盧浮宮命運産生的深遠影響。不僅僅是建築的物理變化,更是其文化內涵的演進。
评分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對曆史抱著好奇心的讀者,尤其對那些曾經輝煌的宮殿建築充滿瞭嚮往。當我看到《盧浮宮 曆史 文化 變革 藝術書 宮殿建築》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所涵蓋的內容所吸引。我一直認為,一座宏偉的建築,不僅僅是石頭和木材的堆砌,它更是曆史的載體,文化的見證。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看到瞭它不僅僅是在展示盧浮宮的藝術品,更深入地挖掘瞭這座建築背後的曆史深度。我期待在書中看到,盧浮宮從最初的軍事堡壘,到作為國王的宮殿,再到如今成為享譽世界的博物館,這一路走來的“曆史”變遷。我好奇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它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承載瞭怎樣的故事。尤其是“變革”這一部分,我希望能讀到關於它如何從一個封閉的皇宮轉變為一個開放的藝術殿堂的詳細敘述,這其中一定充滿瞭麯摺和戲劇性。
评分我對藝術的理解,往往停留在錶麵的欣賞,但我渴望能更深入地理解藝術品背後的文化根源。“藝術書”這個標簽讓我對這本書抱有很大的期望。我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將盧浮宮的藏品,不僅僅作為孤立的藝術品來介紹,而是將它們置於具體的曆史和文化背景中進行解讀。例如,古埃及的雕塑,它們不僅是精美的藝術品,更是瞭解古埃及文明的窗口。希臘的雕塑,它們反映瞭古希臘人對人體美和和諧的追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這些藝術品是如何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的,它們又對後世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我想知道,盧浮宮的收藏,是如何反映齣法國乃至歐洲幾韆年的文化發展脈絡的。這本書的“文化”部分,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更深層次藝術理解的大門。
评分從小時候起,我對那些古老的宮殿建築就有著莫名的喜愛,總覺得它們蘊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盧浮宮 曆史 文化 變革 藝術書 宮殿建築》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瞭解盧浮宮的絕佳機會。我最感興趣的部分,無疑是關於“宮殿建築”的介紹。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地展現盧浮宮在不同曆史時期,從一個軍事堡壘到皇傢宮殿,再到如今的博物館,其建築風格是如何演變的。我想瞭解,每一位統治者在修建和改造這座宮殿時,都留下瞭怎樣的印記。例如,我想知道,在文藝復興時期,盧浮宮的哪些部分體現瞭當時的建築思潮?在路易十四時期,它又呈現齣怎樣的巴洛剋風格的華麗?除瞭宏觀的建築結構,我也期待書中能深入描繪宮殿內部的裝飾細節,比如壁畫、雕塑、傢具等,它們是如何共同營造齣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的。
评分我對藝術的理解,總是在不斷探索和學習中深化,而盧浮宮無疑是藝術的寶庫。“藝術書”這個標簽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希望書中能夠不僅僅展示那些令人驚嘆的藝術品,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揭示這些藝術品背後的“文化”意義。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理解每一件藏品是如何在其誕生的時代背景下,反映瞭當時人們的思想、信仰、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結構。比如,古希臘的雕塑,它們不僅僅是對人體美的極緻追求,更蘊含著古希臘哲學中對和諧、理性的思考。我想知道,這些來自不同文明、不同時期的藝術品,是如何匯聚在盧浮宮,共同講述著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這本書的“文化”部分,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種深入的解讀,讓我不僅僅是“看”藝術,而是能“理解”藝術。
评分提到盧浮宮,腦海中自然會浮現齣那些舉世聞名的藝術品。《濛娜麗莎》的神秘微笑,《米洛的維納斯》的殘缺之美,《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的淩空飛舞……但這本書的價值,我更期待它能超越簡單的畫冊功能,深入挖掘這些藝術品背後的“文化”內涵。我希望書中能夠將每一件重要的藝術品置於其産生的曆史文化背景中進行解讀。比如,濛娜麗莎這幅畫,不僅僅是達芬奇的傑作,它所代錶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潮,以及當時繪畫技法的突破,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再比如,古埃及的文物,它們如何體現瞭古埃及文明獨特的宗教信仰、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希臘雕塑,它們不僅展現瞭古希臘人對人體美的極緻追求,更反映瞭他們對哲學、民主的思考。這本書的“藝術書”性質,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讀者不僅僅是“看”藝術品,而是能“讀懂”藝術品,理解它們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
评分“變革”這個詞,在盧浮宮的曆史中,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個曾經屬於皇室的私密空間,如何轉變為一個嚮公眾開放的藝術殿堂,這其中的過程必然充滿瞭戲劇性和深刻的社會意義。我渴望在這本書中看到,盧浮宮從皇傢宮殿到國傢博物館的轉型,究竟經曆瞭哪些關鍵的轉摺點。法國大革命是毋庸置疑的催化劑,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盡地描述革命時期,藝術品如何從皇宮被“解放”齣來,以及公眾對藝術品的態度是如何從陌生、敬畏到逐漸熟悉、欣賞。這種文化上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深遠。我還想瞭解,在拿破侖時期,盧浮宮是如何因為戰利品而迅速擴充其館藏的?那些從徵服之地掠奪來的藝術品,在當時又引發瞭怎樣的爭議和討論?這些曆史事件,無疑塑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盧浮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盧浮宮的職能和定位也在不斷調整。從最初的展示皇傢收藏,到如今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藝術研究和教育機構之一,這種持續的“變革”纔讓盧浮宮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這種動態發展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羅列曆史事實。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宏偉的建築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承載著厚重曆史的宮殿。盧浮宮,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神秘感和藝術氣息。拿到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關於“宮殿建築”的篇章。我好奇的不僅僅是它如今作為博物館的輝煌,更想瞭解它最初作為皇傢宮殿時的模樣。從最初的中世紀堡壘,到後來曆代君王不斷擴建、改建,盧浮宮的建築風格肯定經曆瞭巨大的演變。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不同時期建築風格的特點,比如哥特式的厚重,文藝復興的優雅,以及巴洛剋式的華麗。書中應該會有精美的建築插圖,能夠清晰地展示齣每一個重要部分的設計理念和藝術特色。例如,我特彆想知道,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這個現代建築的傑作,是如何與古老的宮殿建築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的?它打破瞭人們對傳統宮殿的認知,卻又成為瞭盧浮宮標誌性的象徵。我想瞭解,伊曼·曼·佩伊在設計時是如何平衡新舊元素的,這背後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和挑戰?另外,書中對於宮殿內部空間的描繪也至關重要。那些宏偉的大廳,精美的裝飾,華麗的房間,每一個細節都可能隱藏著建築師的巧思和主人的品味。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個時代的奢華與藝術氛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