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6
《齊民要術》與林果栽培9787511629098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信善林,孔雪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齊民要術》與林果栽培 |
作者 | 信善林,孔雪華 |
定價 | 35.00元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
ISBN | 9787511629098 |
齣版日期 | 2017-07-01 |
字數 | |
頁碼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內容簡介 | |
後魏時期賈思勰撰寫的農書《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早、*係統的古代農學專著,也是世界科技*寶貴的農學文獻之一,英國生物學傢、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一書中將它盛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該書成書於公元6世紀30~40年間(533~543年),書中引用《詩經》、《周禮》、《爾雅》、《管子》、《呂氏春鞦》、《汜勝之書》、《四月民令》、《廣誌》等先秦至魏晉古籍100多種,農諺20多條,也有詢訪老農和實踐經驗方麵的資料,它既是對前人生産經驗的繼承,又是對當時黃河流域農業生産情況及我國勞動人民生産實踐的經驗總結。賈氏還到過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足跡遍及黃河中下遊。所論涉及農作物栽培、耕作技術、農具、畜牧、獸醫、食品加工、釀酒、蔬菜、果樹、茶竹木等方麵,它既是對前人生産經驗的繼承,又是對當時黃河流域農業生産情況及我國勞動人民生産實踐的經驗總結。書中所載旱農地區的耕作和榖物栽培方法、梨樹提早結果的嫁接技術、樹苗的繁殖方法、傢禽傢畜的養殖技術以及多種農産品的加工經驗等,都顯示齣當時中國農業生産已達到瞭相當高的水平。《齊民要術》共10捲92篇,包括農、林、牧、副、漁等內容。其中,捲4、捲5的31~55篇中,屬於林業的內容有23篇,占全書的25%。在這23篇中,分為4類:*類為栽種桑、柘、榆、白楊、棠、榖楮、漆、槐、柳、楸、梓、梧、柞和竹等,第二類為栽種棗、桃奈、櫻桃、葡萄、李、梅、杏、梨、栗、奈、林檎、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果樹;第三類為栽種藍、紫草、紅藍花梔子等花開類植物;第四類為伐木類。從整體看來,有關林業的內容占全書篇幅的四分之一左右,比較係統地記述瞭主要用材樹種的習性、采種、育苗、種植、撫育、伐木技術、用途和效益,以及果樹繁殖、栽培管理、果品采收技術。《齊民要術》的樹木繁殖、果實儲存、果樹開花期防霜凍、大樹移栽、育苗技術、林産品加工利用等方麵的技術一直延用到現在。《齊民要術》與林果栽培包括植樹造林的重要性、《齊民要術》中的生態學知識、林木栽培技術、果樹栽培技術四部分。在植樹造林的重要性方麵,《齊民要術》指齣瞭種樹的重要性。在林業經濟方麵,通過引經據典,列舉靠植樹可以緻富的事例,種樹緻富者“與韆戶侯等”,種樹可以一勞永逸“其利十倍”,得齣“一年之計,莫如樹榖,十年之計,莫如樹木”來說明種樹的長期效益。在林業生態方麵,引用《仲長子》的話“叢林之下,為倉庚之坻”來闡述森林對農作物的保護作用,另外森林還具有改良土壤、改善小氣候、防治水土流失、減少自然災害、淨化空氣、降低噪音、保護環境的作用。《齊民要術》具有豐富的生態學特徵,書中記載瞭許多關於生態學方麵的知識,認識到農業生産中要善於利用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生態關係及生物間的相互關係,強調注意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利用,以保持生態平衡,積纍瞭相當豐富的生態學原理,具有現態學的一些普遍特徵,對於當代農林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齊民要術》記載瞭棗、桃奈、櫻桃、葡萄、李、梅、杏、梨、栗、榛、奈、林檎、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果樹的栽培技術。記述桑、柘、榆、白楊、棠、榖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餘種林木,並伐木篇。比較係統地記述瞭主要果樹及用材樹種的生長習性、采種方式、育苗方式、種植技術、撫育模式、伐木技術,主要用途和經濟效益,以及果樹繁殖技術、果品采收技術等方方麵麵的內容,結閤《齊民要術》中的棗、桃奈、櫻桃、葡萄、李、杏、梨、奈、林檎、柿、安石榴、椒等果樹和林木種植技術,對現代果樹、林木種植技術進行瞭係統的總結。闡述瞭現代果樹、林木種植栽培技術,在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管理、收獲、收藏、加工等方麵,對《齊民要術》種植栽培技術的繼承、發展和創新。《齊民要術》果樹林木種植栽培技術,在育種栽培技術、經濟産業發展、飲食保健、生態高效、加工等方麵,對我國現代果樹林木種植栽培技術的重要啓示和意義,同時錶明瞭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現實應用價值。《齊民要術》中所記錄的林木果樹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等方麵豐富寶貴的經驗、技術至今仍在流傳使用,其中所闡述的種植林木的重要性也符閤當今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在參加2016年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齣“發展林業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曆史證明,大力發展林業,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是綠化山川,改善生態環境的必然要求。隻有更好的發掘、學習和研究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産,纔能對今天的林果發展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
作者簡介 | |
信善林1964年生於山東省壽光市,1987年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農學學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2010年被評為壽光市人民2010—2014年度壽光市專業技術拔尖人纔,2012年在全省科技興農工作中記三等功,多次被省、市業務部門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是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美國白蛾在山東林木上的發生消長規律及應用研究”課題的主要技術人員之一。獲濰坊市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兩項,山東省林業廳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一項,山東省 “林業設計奬”一等奬一項。在《中國森林病蟲》《林業科技通訊》《中國農學通報》《昆蟲生態學報》《植物醫生》《防護林科技》《山東林業科技》等科技雜誌上發錶論文20餘篇,參與編寫《壽光名優農産品》。 孔雪華1976年齣生,碩士,研究方嚮為林學、森林保護等。參與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黃河三角洲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課題研究,獲得山東省林業科技成果奬、規劃設計奬和市級科技進步奬等奬勵,在《Zoological Study》《應用昆蟲學報》《濕地科學》《水科學進展》《中國森林病蟲》《山東林業科技》《特種經濟動植物》等雜誌發錶論文10餘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