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阮毓崧的《重訂莊子集注》,采用瞭王先謙、馬其昶式的集解方式,從前人注說中采集比較閤乎《莊子》原意的解釋,以及清人對於《莊子》字音字義的考證,在此基礎上附上自己的案語,以貫通《莊子》原文,理解《莊子》原書的本來意旨。阮氏重視唐代以前《莊子》的音義解釋和清乾嘉學派的對《莊子》的考證和疏解,宋、明人的解說基本上沒有采納。與前人不同的是,阮氏特彆注意《莊子》原書中的用韻情況,他根據宋代吳棫的《韻補》、清代顧炎武的《唐韻正》、江永的《古韻標準》,將《莊子》原文中的押韻之字挑選齣來,縷列於頁欄上方,自稱是從來未有之例,可謂此書的一大特色。阮氏這部《重訂莊子集注》,善於總結繼承陸德明以來的《莊子》集注集解集釋類著作,吸取諸傢對於《莊子》注釋的閤理與可信之處,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莊子》的整體文意加以融會貫通,而不是隻就字句進行孤立的考證,由此形成瞭對於《莊子》全書義旨的完整解釋。 阮毓崧 撰;劉韶軍 點校;上海古籍齣版社 叢書主編 劉韶軍,男,1954年生,山東掖縣人,華中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破格評為教授,2001-2003年任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院長,2004年至2008年任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曆史文獻學研究所所長,2002年獲湖北省有突齣貢獻中青年專傢稱號。學術成果有《太玄集注》(中華書局1996年版)、《太玄校注》、《太玄研究》、《日本現代老子研究》、《儒傢學習思想研究》等。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種知識補全的強迫癥。我對道傢思想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市麵上那些普及讀物大多隻停留在皮毛,講些養生、灑脫的皮相,真正觸及核心哲理的少之又少。《重訂莊子集注》恰恰填補瞭我的這個空白。它的價值在於其“集注”二字,匯集瞭曆代名傢的解讀精華,這種“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嚴謹態度,讓我在閱讀時充滿瞭信賴感。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不同版本校勘的細緻考證,你會發現,一些我們過去習以為常的斷句和理解,可能在不同的版本中有著細微的差異,而這本書的編者通過對比和論證,給齣瞭一個最接近原文精神的解讀。這過程就像是考古學傢在清理一件古董,每剝開一層泥土,都能看到更精妙的結構。讀纍瞭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時,我有時會跳過注釋,直接去品味原文,你會發現,即使沒有旁白,莊子的語言本身也帶著一種音樂般的韻律和節奏感,如同山澗清泉般流淌而過,洗滌心靈。這種將學術的嚴謹性與文學的美感完美結閤的範例,在當代學術著作中是極其罕見的。
评分自從上次讀完這本《重訂莊子集注》後,我的日常思維方式似乎發生瞭微妙的轉變。以前遇到問題,總習慣於非黑即白地去判斷,去看待事物的兩端;但讀瞭它之後,那種強烈的“無為”與“自然”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瞭我。我尤其對書中收錄的幾篇寓言故事的深度解讀印象深刻。比如“南郭先生濫竽充數”那段,過去隻覺得是諷刺庸碌之輩,但在集注的闡釋下,我看到瞭更深一層——那種對“真我”與“假象”之間界限模糊的探討,這比單純的道德說教要高明得多。這本書的排版也做得非常人性化,雖然內容深奧,但頁邊留白恰到好處,方便讀者隨時批注思考,這對於一個習慣做筆記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甚至開始嘗試將書中的某些概念,比如“乘物以遊心”,應用到我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係上,結果發現,許多原本看似無法調和的矛盾,在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態後,反而找到瞭一個更具彈性的處理方式。這是一本真正能讓人“用起來”的哲學書,而非束之高閣的古董。
评分對於那些追求文本原貌,並且對傳統學術規範有一定瞭解的讀者來說,《重訂莊子集注》簡直是久旱逢甘霖。它展現瞭一種近乎苛刻的治學態度。我特彆注意到在幾次關鍵的引文辨析中,作者不僅給齣瞭自己的判斷,還附上瞭詳盡的文獻來源,讓你清楚地知道,這些結論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建立在紮實的文獻基礎之上。這種透明度,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這本書的裝幀和用紙材質也顯得極為考究,即便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損壞,體現瞭製作者對內容長久流傳的重視。我有一位朋友,她對中國古典美學頗有研究,她看到這本書後,甚至稱贊其版式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對莊學精神的緻敬——疏朗有緻,不失氣度。讀完此書,我深感,我們今天所感受到的許多所謂的“創新”和“自由”,莊子早在兩韆多年前就已經探討過瞭,隻是當時是以更純粹、更具穿透力的方式呈現齣來。這本書,就是一把重鑄鑰匙,幫我們打開瞭那扇被塵封的智慧之門。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它“重訂”瞭什麼,而在於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座連接古代智慧與現代睏惑的橋梁。我原本以為,像莊子這樣探討存在、時間、意義的宏大主題,對於一個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普通人來說,門檻太高。然而,這本書的優秀之處在於,它用極其耐心的筆觸,將那些形而上的概念,落腳到瞭具體的、可感知的層麵。例如,對於“死”與“生”的辯證,書中引用瞭多個不同朝代的注傢觀點,對比他們對莊子“鼓盆而歌”的理解,讓人明白,死亡不是終結,而是另一種形式的“變化”,這極大地緩解瞭人們麵對未知時的焦慮感。我常常在通勤的地鐵上翻閱,那些嘈雜的環境仿佛被書中的文字隔絕開來,形成瞭一個安靜的精神場域。而且,這本書的索引和目錄做得極其詳盡,便於快速定位到自己感興趣的篇章,即便隻是偶爾翻閱,也能迅速找到精神的慰藉。這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是衡量一本實用性書籍的重要標準。
评分《重訂莊子集注》這本書,光是這名字,就讓人心頭一緊,一股子古樸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厚重感撲麵而來。我拿到書的時候,特意翻瞭翻扉頁,那種油墨的香氣,混閤著紙張本身的微澀感,一下子就把我拉進瞭那個遙遠的哲學世界裏。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其實非常講究,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現代風格,而是選擇瞭最經典的綫裝或仿古精裝,這本身就透露齣編者對於內容那種“不求時髦,但求精妙”的匠人精神。我剛開始讀的時候,還擔心會像很多古籍注釋那樣晦澀難懂,充滿拗口的文言和冷僻的字詞,但很快我就發現,裏麵的注釋和校勘工作做得極其到位,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解釋字麵意思,更是深入到瞭莊子思想的脈絡之中,將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譬喻和寓言,用一種非常清晰且富有邏輯性的方式串聯起來,讓現代讀者也能窺見“逍遙遊”背後的真正意涵。特彆是對於那些關鍵的哲學概念,比如“齊物論”中的相對性與絕對性,作者的闡發可謂是點睛之筆,讀完之後,感覺腦子裏那些糾纏不清的思緒,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條,讓人忍不住想放下書本,走到窗邊,靜靜地體會一下這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無疑是一部值得反復咀嚼的經典,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