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瑜伽之光/完全修訂版
定價:88.00元
作者:艾揚格(B.K.S.lyengar)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8017096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1.680kg
編輯推薦
《瑜伽之光》——來自B.K.S.艾揚格本人的瑜伽指導簡潔清晰地闡述瑜伽哲學,以及達到瑜伽的正確途徑。親身示範200個瑜伽體式的完整技巧,大師本人詳盡講解每一個體式的要點及益處。對瑜伽呼吸控製法和清潔法獨特而富有啓發性的指導。大使親自設計的共300周的瑜伽周練習計劃,使初學者循序漸進達到高級階段。瑜伽治療,有助於各種疾患治療的瑜伽體式練習。600多幅艾揚格親自示範的老照片,拍攝於20世紀60年代,是彌足珍貴的曆史資料。推薦“享瘦”閱讀: 瑜伽之樹
內容提要
目錄
工具書>百科全書
作者介紹
艾揚格,(B.K.S.1yengar)艾揚格大師1918年生於印度,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的瑜伽導師,享有國際盛譽。艾揚格瑜伽也被看作是世界上為廣泛練習的一種瑜伽。美國的《瑜伽》雜誌在介紹艾揚格時寫道:“如果沒有艾揚格的****貢獻,尤其是他對每一個瑜伽體式細節而係統的要求,我們現在的瑜伽世界將難以想象。”牛津詞典將“Iyengar”作為辭條正式收錄。
文摘
序言
工具書>百科全書
這本《瑜伽之光/完全修訂版》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尤其是它對基礎體式(Asana)的講解,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細緻。我以前嘗試過好幾本瑜伽入門書,但很多要麼圖片過於概念化,要麼文字描述含糊不清,導緻我在做一些基礎體式時總是擔心姿勢是否正確,有沒有傷到自己。這本書不一樣,它詳細地拆解瞭每一個動作的關鍵點,比如腳趾應該如何著地,脊柱如何延展,腹部應該如何收緊。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做這個動作”,而是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這個動作對身體內部的經絡和器官有什麼影響。我尤其喜歡它對呼吸法(Pranayama)的講解,清晰地說明瞭吸氣、屏息、呼氣的節奏和深度對心緒的影響。讀完前幾章,我感覺自己對“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瞭更深的體會,練習時也更加專注和安全瞭。對於希望係統、紮實地建立瑜伽練習基礎的新手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指南,它提供的深度和廣度,遠超齣瞭市麵上那些膚淺的“快速入門”讀物。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設計也值得稱贊,這對我這種需要視覺輔助來學習復雜動作的人來說太重要瞭。很多技術書籍的圖文總是分離,或者圖片太小太模糊,導緻我必須不停地來迴翻閱,學習效率很低。這本書的插圖質量非常高,綫條清晰有力,而且關鍵的解剖學標記點標注得非常精確。更厲害的是,它在描述一些需要深度扭轉或伸展的復雜體式時,配上瞭不同階段的過渡圖,這讓我明白瞭如何循序漸進地達到最終體式,而不是一上來就強迫自己做到極緻。這種設計體現瞭對學習者耐心的尊重,避免瞭因強求而産生的挫敗感。每次練習時,我都能感受到設計者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某些關鍵步驟旁的小提示框,總能及時提醒我注意身體的細微調整,讓整個練習過程流暢而富有指導性。
评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身體修復和特定健康問題的應對策略這一部分。我個人一直受睏於一些長期的輕微背部不適,找瞭很多物理治療師和運動教練,效果都時好時壞。這本書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和審慎的建議,專門針對下背部、頸部和肩部的常見勞損。它不是那種一概而論地推薦幾個“萬能體式”,而是細緻地分析瞭造成疼痛的可能原因(比如核心力量不足、髖關節僵硬等),然後針對性地推薦瞭加強和拉伸的組閤。例如,它詳細解釋瞭如何通過溫和的腹部練習來穩定腰椎,而不是簡單地要求進行深度的捲腹。閱讀這些內容時,我感覺作者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他們不僅是瑜伽行傢,更像是結閤瞭運動生理學知識的專傢。這部分內容讓這本書從一本普通的瑜伽指南,升級成瞭一本具有實用醫療參考價值的健康工具書,極大地提升瞭它的可信度和應用價值。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完全修訂版”這幾個字有點抱持懷疑態度,總覺得是不是隻是換瞭個封麵又拿齣來賣。但讀進去之後纔發現,這次的修訂確實下瞭大功夫,尤其是在哲學思想和現代生活的結閤上,處理得非常巧妙。以前讀一些古老的瑜伽典籍,總覺得那種深奧的哲學離我的日常生活太遠,有點高高在上。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深諳此道,他們成功地將《瑜伽經》中的核心概念,比如“止”(Samadhi)或者“業力”(Karma),用現代人更容易理解的語言和案例進行闡釋。我最欣賞它在探討“八支分法”時,是如何將“持戒”(Yama)和“精進”(Niyama)與我們日常的職業道德、人際關係聯係起來。讀完這部分,我開始反思自己對待工作和社交的態度,感覺瑜伽的練習不再僅僅是地闆上的一個小時,而變成瞭一種貫穿全天的生活方式的指引。這種對內在世界的挖掘和對現實生活的連接,讓這本書的價值得到瞭極大的提升,不再是單純的體位指導手冊。
评分我是一位有著十多年經驗的瑜伽練習者,坦白說,市麵上鮮有能讓我感到“新鮮”和“有啓發”的書籍瞭。然而,這本書裏關於“流瑜伽序列設計”的那一章,給瞭我極大的觸動。很多高級練習者都會遇到瓶頸,不知道如何設計齣既有挑戰性又保持平衡的練習流程。這本書不僅提供瞭幾種不同側重(比如側重開髖、側重後彎)的序列範例,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序列中體式銜接的能量流動和節奏控製的原理。它像一個資深的導師在手把手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具創造力的老師,如何根據不同學員的需求和身體反饋來調整串聯。我嘗試按照書中的原則重新構建瞭自己的日常練習,發現身心的連接感顯著增強,練習效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對於資深愛好者或希望進階的瑜伽教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深度策略分析是無價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