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東黃皮書:中東發展報告No 18(2015-2016)
定價:89.00元
作者:楊光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97989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一帶一路”建設與中東為研究專題,分析瞭“一帶一路”倡議對於世界以及中東和平與發展的重大意義,中國與中東國傢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勢和主要閤作領域、挑戰和對策建議。不僅對整個中東地區進行瞭全局性論述,也對土耳其、阿富汗、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剋、阿拉伯聯閤酋長國、卡塔爾、約旦、以色列等國進行瞭分析。
目錄
Ⅰ 主報告
1 在中東共建“一帶一路”的經濟與安全視角【楊 光】/001
Ⅱ 專題報告
2 深化中國與阿富汗在“一帶一路”上的閤作【王 鳳】/029
3 在伊朗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風險和對策【陸 瑾】/045
4 中國和土耳其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進展及對策【王林聰】/066
5 “一帶一路”對接“埃及夢”【楊 光】/081
6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經濟閤作【陳 沫】/095
7 阿聯酋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仝 菲】/106
8 “一帶一路”在卡塔爾的機遇、風險和對策【薑英梅】/119
9 中國與伊拉剋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風險與對策【劉 鼕】/136
10 約旦參與“一帶一路”的機遇與挑戰【唐誌超】/152
11 “一帶一路”助推中國與以色列科技創新閤作【餘國慶】/169
Ⅲ 地區形勢
12 2015年中東經濟發展——全球經濟放緩條件下的中東經濟【薑明新】/189
13 利比亞局勢新變化及其影響【王金岩】/216
14 外部軍事乾預以來的也門局勢及其走嚮【硃泉鋼】/230
15 敘利亞危機:逐步邁嚮政治解決階段【戴曉琦 王林聰】/246
16 土耳其“七·一五”未遂及其影響【王林聰 章 波】/260
Ⅳ 市場走嚮
17 2015年西亞國傢的外國直接投資【徐 強】/274
18 2015年西亞國傢的對外貿易【周 密】/291
19 2015年西亞國傢的工程承包【金 銳】/306
Ⅴ 資料文獻
20 2015年外中東研究新進展【魏 敏 王金岩 馬學清】/318
21 2015年中東地區大事記【成 紅】/337
Abstract/357
Contents/359
作者介紹
楊光,男,1955年齣生,白族,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西亞非洲研究係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灣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中東學會會長。主要研究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問題、中國與西亞非洲國傢關係問題。先後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校、法國巴黎政治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學曆。1978年起在西亞非洲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93年獲特殊津貼。1995年起任研究員。1998年起擔任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王林聰,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國際關係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灣研究中心副主任,阿拉伯世界與中陸嚮西開放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教授。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獲取信息,不如說是一場智力上的漫步。作者們那種平實而又極其審慎的敘事口吻,讓人感到一種學者對事實的敬畏之心。沒有誇張的預測,沒有情緒化的渲染,所有的論述都建立在紮實的調研和邏輯推演之上。我仿佛置身於一個高級研討會中,聽著幾位資深專傢冷靜地解剖一個復雜區域的肌理。特彆是當涉及到文化變遷和社會認同的議題時,那種細緻入微的描述,避免瞭將整個中東地區簡單化、同質化的陷阱。它像一麵棱鏡,摺射齣該地區內部豐富多彩的差異性和內部張力,讓我對不同國傢和族群之間的細微差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種知識的獲取是循序漸進的,需要投入時間和心力去消化的。
评分坦白講,我購買這本書是抱著嘗試的心態,因為這類年度報告常常麵臨信息更新速度和深度之間的權衡難題。然而,這本書成功地展現瞭其時效性和學術性的完美平衡。它不僅迴顧瞭前一階段的既有態勢,更重要的是,它對當年齣現的關鍵性轉摺點進行瞭前瞻性的解讀。這種“過去-現在-未來”的閉環敘事結構,讓讀者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框架。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評論,讀完即忘,而是提供瞭可以反復參照和印證的分析工具。每當我重新翻閱其中關於特定政策實施效果的章節時,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理解層次。對於任何需要基於可靠信息做齣決策或進行深度研究的人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沉甸甸的、值得信賴的基準文獻。
评分我最近對國際關係史的興趣越來越濃,特彆是關於地緣政治熱點地區的深度分析。市麵上很多關於中東的解讀,往往停留在新聞熱點和碎片化的敘事上,缺乏一個連貫、係統的宏觀視角。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填補瞭我對一個特定時期內該地區社會脈絡進行係統梳理的需求。我更看重的是它如何將那些錯綜復雜的內部矛盾、經濟轉型的陣痛以及外部乾預的長期影響,用一種近乎人類學的細緻和宏觀經濟學的嚴謹結閤起來進行闡釋。那種深入骨髓的剖析,讓我得以跳齣西方主流媒體的既有框架,去理解中東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所經曆的獨特挑戰與抉擇。每一次閱讀,都像是打開瞭一個新的研究課題,激發瞭無盡的思考,關於發展、穩定與變革之間的永恒張力,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紮實的參照係。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區域經濟發展的觀察者,我發現這本書在數據采集和分析方法的專業性上,遠超同類齣版物。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GDP增長或石油産量的數字,而是著眼於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比如人力資本的積纍、産業多元化的實際進展,以及社會保障體係在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時的適應性。報告的嚴謹性體現在其引用的大量一手資料和跨年度的對比分析上,這使得它的結論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不是流於錶麵的論斷。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社會指標的衡量,它關注到瞭教育公平性、城市化進程中不同階層的生活質量變化,這些“軟數據”往往是預測未來社會穩定性的關鍵。這種對“發展”概念的全麵性解讀,讓整個報告的深度一下子拔高瞭好幾個層次,體現瞭編寫團隊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對區域現實的深刻洞察。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種硬挺的封麵,帶著一種沉甸甸的曆史感,讓人在翻閱之前就對其中的內容肅然起敬。紙張的質地摸上去很舒服,印刷的清晰度也無可挑剔,特彆是那些圖錶和引用的數據部分,字跡銳利,色彩還原度很高,這對於需要仔細研讀專業報告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享受。我尤其欣賞封麵設計上那種內斂而又充滿力量感的排版,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卻能精準地傳達齣報告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它不像一般的暢銷書那樣追求視覺衝擊力,而是更注重專業書籍應有的穩重和質感,拿在手裏就知道這不是一本可以隨意對待的讀物。這種對細節的打磨,體現瞭齣版方對這份年度報告的尊重,也提升瞭作為讀者閱讀體驗的整體檔次。我感覺它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需要珍藏的資料匯編,即便是放於書架之上,也自成一道風景綫,散發著知識沉澱的獨特光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