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震悲5 12 (我們在一起)
定價:98.00元
作者:“我們在一起”活動組委會著
齣版社:福建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3931999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我們首先是人,其次纔是創意人”——2008年5月13日下午14點28分,“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的個24小時。視覺中國網站編輯部緊急推齣瞭抗震救災專題頁麵;技術部緊急開發的以“為災區人民祈福”的祈福牆上綫,短短幾個小時就留下瞭數韆條祝福——這是中國350萬創意人群時間發齣的支援四川災區的強大聲音。
2008年5月13日下午,我們在論壇裏麵發起瞭“我們在一起”大型公益設計活動,開始麵嚮設計師徵集公益海報、宣傳單.抗震知識漫畫之類的設計作品支援災區,網友們很快就在論壇裏發布瞭近百件公益設計作品。但是,來自四川災區的電視直播讓我們一天比一天揪心,視覺中國不少網友也開始置疑起我們的愛心和行動。
2008年5月15日,視覺中國網友韓中磊在論壇裏貼齣瞭這樣一個帖子:“視覺中國,我們該行動起來瞭,災區需要我們行動起來!彆在畫你的插畫瞭,我們的眼裏隻有災區的血紅;彆在想你的創意瞭,全中國的人的心都在因為災難而顫抖;彆在鼓搗你的藝術瞭。那些殘缺的肢體還無處找尋!為災區的人們做點什麼!為我們痛苦的祖國做點什麼!”
2008年5月16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的第四天上午,視覺中國網站召開瞭一個緊急會議。一場全球華人設計界眾誌成城的設計活動也開始全麵啓動。下午14點28分,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中華企業形象設計委員會、澳門設計師協會、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視覺中國網站、新浪網等近100傢機構、院校、設計公司、媒體等單位的聯閤下,我們嚮全球華人設計界緊急發齣瞭“2008‘我們在一起’——全球華人設計師抗震救災公益海報設計”徵集活動倡議書。
我們相信,這不是一個設計比賽,這裏沒有和第二,這是全球華人設計師的集體奉獻。它沒有截稿時間。它沒有參與限製。隻要我們還有愛,災區人民還需要我們,它就會一直持續下去,創意永遠不會枯竭!
2008年6月12日,“汶川大地震”月祭,“2008‘我們在一起’——全球華人設計師抗震救災公益海報設計展”預展在四川美術館隆重舉行。全球華人公益海報設計徵集的階段行動,得到瞭災區人民的感激,得到瞭眾多媒體的廣泛報道和認可。
2008年6月16日,“2008‘我們在一起’——全球華人設計師抗震救災公益海報設計”徵集活動啓動後的個月,我們收獲瞭全球華人設計師提交的近一萬件公益海報設計作品。在此基礎上,我們挑選瞭其中的一部分作品進行編輯齣版,以期在2008年7月12日,“汶川大地震”兩周月祭日的時候麵世。以此告慰長眠在四川大地的數萬遇難同胞。
本書收錄瞭來自中國大陸、港澳颱、美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地數百位設計師的數百件作品,其中有不少是被包括中央電視颱、四川電視颱、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讀者文摘等在內的眾多媒體廣泛播放刊載的作品。這些感人至深的公益海報作品,以其鮮明的社會主題.感人的視覺語言、強烈的生命關懷,將成為中國這個獨特曆史時間中不可磨滅的視覺記憶,在中國乃至全球公益海報史上書寫濃重的一筆。
目錄
許願牆
作品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震悲5 12 (我們在一起)》這本書,說實話,從書名一開始就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那個“震悲”二字,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感,又緊隨其後的“5 12”,瞬間就把我的思緒拉迴到那個令人心痛的日子。雖然我當時還很小,對很多事情都懵懵懂懂,但父母、長輩口中那些關於地震的描述,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悲傷,卻深深地烙印在瞭我的記憶裏。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幾乎沒有猶豫就拿起來瞭。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樣一段沉重的曆史,以一種能夠被理解、被感受的方式呈現齣來,尤其是“我們在一起”這個副標題,似乎預示著一種情感的聯結,一種在災難麵前不孤單的力量。我期待著,這本書不僅僅是對曆史的迴顧,更能觸動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讓我重新思考“在一起”的意義,以及在逆境中,我們如何纔能成為彼此的力量。我希望它能讓我有所感動,有所啓迪,甚至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麵對生活中可能齣現的睏難。
评分拿到《震悲5 12 (我們在一起)》這本書,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它厚重的紙質和封麵傳達齣的那種故事感。我並不是那種會特彆去追尋曆史事件細節的讀者,但我相信好的故事,總能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觸動人心。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瞭那個改變瞭無數人命運的時刻,而“我們在一起”這四個字,又好像在寒冷中透齣一絲暖意,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文字,將那些遙遠而又深刻的經曆,轉化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段段動人的情節。我不太喜歡那種枯燥乏味的史料堆砌,我更喜歡能夠讓我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於故事發生的現場,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所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有引人入勝的情節,有觸動人心的情感描寫,讓我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與書中的人物一同經曆,一同成長,一同去體會那種在艱難時刻,人與人之間互相扶持、共同麵對的力量。
评分讀到《震悲5 12 (我們在一起)》這個書名,我的腦海裏immediately湧現齣很多畫麵。那種巨大的衝擊力,那種突如其來的悲傷,以及後來全國人民團結一緻的感人場景,都讓我心潮澎湃。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深刻反映時代變遷,又飽含人文關懷的作品情有獨鍾。這本書的書名,恰恰包含瞭這兩個重要的元素:曆史事件的印記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如此沉重的主題,用一種既真實又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這本書不會流於錶麵,而是能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去挖掘他們在災難麵前的掙紮、勇氣和希望。特彆是“我們在一起”這個副標題,我感覺它不僅僅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更是一種情感的呼喚,一種精神的傳承。我渴望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普通人的故事,看到他們在絕境中如何展現齣驚人的生命力,以及他們之間如何用愛和陪伴,共同度過那段艱難的歲月。
评分《震悲5 12 (我們在一起)》這本書,光看名字就讓人心頭一緊,然後又慢慢升起一股暖意。那個“震悲”二字,無疑是對一場巨大災難的直接映射,會瞬間勾起很多人心底深處對於那段沉痛過往的記憶,那種對生命的敬畏,對失去的傷感,是無法迴避的。但緊隨其後的“5 12”,又立刻將這份抽象的情緒具象化,指嚮瞭一個具體的、無法磨滅的日期。而最讓我動容的是“我們在一起”這幾個字,它們像是一句溫柔的安慰,又像是一種強大的宣言,在災難的背景下,傳遞齣一種堅韌不拔的力量和永不放棄的希望。我腦海裏已經開始想象,這本書會講述怎樣的故事?是那些感人肺腑的救援場景,還是在廢墟中不期而遇的溫情瞬間?是那些失去親人卻依然選擇堅強的生命,還是在睏難麵前,人們如何守望相助,共同重建傢園?我期待它能讓我看到,即使麵對再大的悲劇,人類的情感和聯結依然能迸發齣如此璀璨的光芒。
评分《震悲5 12 (我們在一起)》這個書名,真的非常有畫麵感。我第一眼看到就覺得,這絕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紀實作品。那個“震悲”二字,自帶一種低沉而壓抑的氛圍,仿佛已經預示瞭故事中隱藏的深沉情感和巨大的挑戰。然而,“5 12”又精準地定位瞭時間,勾起瞭我對那段曆史的集體記憶,雖然我並非親身經曆者,但通過各種渠道,我早已知道那一天對無數傢庭意味著什麼。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我們在一起”這幾個字,它們仿佛是一束光,穿透瞭“震悲”帶來的陰影,給人一種溫暖和希望。這讓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描繪宏大災難的同時,又細膩地捕捉到人與人之間那種超越生死的羈絆,那種在睏境中互相取暖、相互鼓勵的溫情。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它或許會讓我落淚,但更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