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
定價:58.00元
售價:35.4元,便宜22.6元,摺扣61
作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68238564
字數:
頁碼:33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收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教司共同主辦的麵嚮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是目前參賽人數多的大學生賽事,是麵嚮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於推動高等學校信息電子類學科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係改革,引導高等學校在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協作精神和理論聯係實際的學風,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強調對學生綜閤素質的培養,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促進高等學校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為人纔脫穎而齣創造條件。
目錄
本科組
A題 雙嚮DC—DC變換器
作品1 馮紅開魯哲彆祝熠凡華中科技大學
作品2 王浩正燕肇一賈麗偉電子科技大學
作品3 鬍銘覲姚宇詹惠瑜東南大學
作品4 張茜王海礁梁展超大連理工大學
作品5 應康王麒翔趙東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作品6 殷凱李健李文超青島大學
B題 風力擺控製係統
作品1 高元龍李超殷殷大連理工大學
作品2 林帥國旗王冠睿吉林大學
作品3 俞力王樹材郭智敏湖南工程學院(節選)
作品4 譚玉蓮陳奮裕葉毅麒華僑大學(節選)
作品5 陳曉濤俞毅陳濤東南大學(節選)
作品6 馮誠杜昂程誌堅武昌理工學院(節選)
作品7 陳浩李財張超西南科技大學(節選)
C題 多鏇翼自主飛行器
作品1 硃誠誠方龍宇王沁東南大學
作品2 範慶鶴張強王誌紅遼寜工業大學
作品3 孟凱濤羅際煒王福民武漢大學
作品4 常飛宇史昭陽孫豐傑上海交通大學
作品5 張宇生葉應龍廖偉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節選)
作品6 李浩蜜劉統耿孝謹重慶大學(節選)
D題 增益可控射頻放大器
作品1 鄭永平方淩王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作品2 王福來曹繼堯李雲揚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作品3 劉建奇硃傢弘王鍾遊重慶郵電大學
作品4 唐詩文彭皎硃森林電子科技大學(節選)
作品5 宋文亮林桂斌李橋嗚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節選)
作品6 張帥閆隆鑫袁璋詣東南大學(節選)
E題 80~100MHz頻譜分析儀
作品1 李天添陳英蘭王林翰電子科技大學
作品2 李紹波張永偉高子平雲南師範大學
作品3 李智華倪偉乾馮釗洪華南師範大學
作品4 黃鎮財馮代為張禹解放軍理工大學(節選)
作品5 張庭威鄭小龍張乃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節選)
F題 數字頻率計
作品1 陶亮王焱銳徐立軍電子科技大學
作品2 劉曉真林華斌劉利欣南京大學
作品3 王帥王雷曹建發武漢大學
作品4 李超峰呂倪祺葉鑫浙江工業大學
作品5 莫鎮瑋鍾培文崔文韜重慶大學
作品6 高貴虎張勇鵬吳建耀福州大學(節選)
G題 短距視頻信號無綫通信網絡
作品1 秦晨鍾趙振超瀋通橋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作品2 梁宗輝田智浩王澤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作品3 劉明高璿璿任東明東南大學
作品4 周奇劉新穎林靜華中師範大學
作品5 劉嘉琦亓曉雯王曉然山東大學(節選)
作品6 逯曉波孟世昌李楊中原工學院(節選)
M題 可見光信息傳輸實驗裝置
作品1 王攀董珍代柱新疆大學
高職高專組
H題 LED閃光燈電源
作品1 董春存李政軒梁誌毅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作品2 恒非非耿威王誌強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I題 風闆控製裝置
作品1劉友超池玲芝時昂昂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作品2 李勇董澤傑呂曉濤天津職業大學
作品3 陳曉宇劉磊宋策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作品4 占梁梁鬍文雷劉江婷上饒職業技術學院(節選)
作品5 林薑武徐海斌謝東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節選)
J題 小球滾動控製係統
作品1 陳吉星張濤李明傑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作品2 白雪柴浩元郭凱山西職業技術學院
作品3 周培政王文廣鬍津源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節選)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智慧的匯聚,未來的啓示 當指尖劃過《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的封麵,一種沉甸甸的期待感便油然而生。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競賽的書,更是一次通往中國頂尖大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的深度探索之旅。翻開扉頁,映入眼簾的是那些閃耀著智慧光芒的作品名稱,它們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星,點亮瞭電子設計領域的天空。 我沉浸其中,感受著每一件作品所傳遞齣的創新精神和嚴謹態度。那些精巧的設計,那些巧妙的電路,那些優化的代碼,無不展現齣當代大學生深厚的專業功底和非凡的創造力。我仿佛能看到他們是如何從一個模糊的概念齣發,經過反復的論證、設計、實現和調試,最終將一個個令人驚嘆的設想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這過程中的艱辛與喜悅,都凝聚在這本書的每一頁之中。 這本書最令我著迷的是,它不僅僅是展示成功,更是傳遞瞭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對作品的深入剖析,我學習到瞭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如何剋服技術難關,以及如何從用戶需求齣發進行産品設計。這種學習的價值,遠超任何單純的理論知識灌輸。它是一種實踐的引領,一種思維的啓迪,讓我對電子工程這門學科充滿瞭更加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動力。
评分一場思維的盛宴——《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帶來的啓發 手捧《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科技遊樂場。這裏匯聚瞭最前沿的電子技術理念,最富有創意的設計思路,以及最腳踏實地的工程實踐。每翻開一頁,都像是在開啓一扇通往新領域的大門,讓我對電子設計的廣闊天地有瞭更深切的認識。 我驚嘆於參賽者們將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那道看似難以逾越的鴻溝,以如此自信和巧妙的方式跨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元器件,在他們的手中卻能組閤齣令人驚嘆的功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痛點,甚至引領科技的新潮流。這種化繁為簡、以巧勝拙的設計哲學,讓我對“創新”二字有瞭更具象化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革新。 我尤其欣賞書中那些作品在細節上的打磨。從用戶界麵的友好性,到硬件結構的緊湊性,再到軟件算法的效率,無不體現齣參賽者對每一個環節的精益求精。這種對完美的追求,是任何一項偉大工程的基石。這本書,不僅僅是獲奬作品的匯編,更是一部關於堅持、關於鑽研、關於如何將一個想法從萌芽狀態打磨成現實的生動教材。它激勵著我去思考,去實踐,去挑戰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评分探索智慧的結晶——《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的感悟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遠比我想象的要更為深刻。它不是簡單地羅列齣一些競賽的結果,而是將一群年輕人的智慧、創意和不懈努力,以一種集中的、可視化的方式呈現齣來。當我瀏覽那些琳琅滿目的獲奬作品時,我深刻地感受到,當代的大學生在電子設計領域已經達到瞭一個令人驚嘆的高度。他們不僅掌握瞭紮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將這些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並且常常能提齣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決方案。 書中每一個作品的背後,都蘊含著對技術細節的極緻追求和對用戶體驗的深刻理解。我尤其對那些能夠將復雜的技術概念,通過巧妙的設計轉化為簡潔、易用、且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産品感到由衷的欽佩。這不僅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智慧的博弈,是對創新精神的最好詮釋。我能夠想象到,在這些作品誕生之前,一定經曆瞭無數次的迭代、優化和實驗,纔最終呈現齣如此令人稱道的成果。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接觸到中國最前沿的大學生電子設計成果。它不僅能激發我們對電子工程的興趣,更能讓我們看到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年輕一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為一名旁觀者,我感到十分欣慰,因為我知道,未來的科技發展,正掌握在一群如此有纔華、有激情、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手中。這本書,就是他們閃耀的證明。
评分《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開啓視野,點燃靈感 這本書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瞬間激起瞭我內心層層疊疊的漣漪。初次翻閱,就被那一個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的作品名稱所吸引,它們仿佛是對未來科技的一次次預演,讓我充滿瞭好奇與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探尋那些隱藏在奬項背後,蘊藏著無數個日夜辛勤耕耘的智慧結晶。 閱讀過程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思維的解放和視野的拓展。那些獲奬作品,無論是從理論的深度、技術的復雜度,還是從創新的角度,都給瞭我極大的震撼。它們不僅僅是技術解決方案的呈現,更是對如何理解和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深刻洞察。我從中看到瞭電子技術與社會需求相結閤的無限可能,也看到瞭年輕一代對於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堅定決心。 書中每一個作品的介紹,都像是一堂生動而精彩的課程。它們不僅展示瞭最終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設計思路、關鍵技術和實現難點的闡述,讓我得以窺見整個設計過程的精髓。這種“授人以漁”式的呈現方式,對於我這樣渴望學習和進步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它點燃瞭我探索未知領域的靈感,也為我今後的學習和實踐提供瞭明確的方嚮。
评分《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 一扇通往創新未來的窗口 當手中的這本厚重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奬作品選編》展現在眼前時,我內心湧起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敬畏。這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榮譽的冊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凝聚瞭無數個日夜思考、實驗、調試和最終成功的青春答捲。翻開扉頁,那些閃耀著智慧光芒的作品名稱,仿佛預示著一場場彆開生麵的電子科技盛宴即將拉開帷幕。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探尋那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並最終贏得評委青睞的精妙設計。 每一頁都承載著參賽者的奇思妙想和堅韌不拔。那些圖紙、那些代碼、那些詳盡的說明,無不展現齣他們對電子工程領域的熱愛與執著。我仿佛能看到他們在實驗室裏伏案疾書的身影,聽到他們為瞭解決一個技術難題而激烈的討論,感受到他們在調試過程中經曆的無數次失敗與驚喜。這本書不僅僅羅列瞭作品,它更像是將一段段生動的故事、一個個突破性的瞬間定格下來,讓我們得以窺見中國未來電子科技發展的希望所在。 作為一名對電子工程充滿好奇的讀者,我深信這本書將是指導我學習和實踐的寶貴財富。它不僅僅是展示成功的案例,更是提供瞭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我相信,通過學習這些優秀作品的設計理念和實現技術,我能夠極大地開闊我的視野,提升我的創新能力,並為我未來的學術研究或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一種由榜樣力量激發的內在動力,讓我對電子世界的探索充滿無限的嚮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