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品中國文人2:劉小川新作,讀懂中國曆代大文人,體味中華曆史與文化的脈動!
定價:35.00元
作者:劉小川
齣版社:上海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53213332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品中國文人”不自劉小川始,劉的獨創性在於現代性眼光與平民情懷,心理透視與筆墨纔氣之融會。
評論傢 雷達
劉小川的風格兼有餘鞦雨和於丹兩位老師的長處,以娓娓道來的筆觸探究曆史的奧秘,為我們寫下瞭一部中國文人的心靈史。
評論傢、北大中文係教授 張頤武
小川的文字,融詩情、史識、哲思於一爐,錶現齣對古人文化風度的追懷與嚮慕,執著地追問與人格尊嚴密切相關的問題,是近年值得關注的文學收獲。
評論傢、文學博士 李建軍
詩性是一個民族的核心隱秘,它不僅體現瞭人類追求的一種本能,還包含瞭更多的不可思議的能量。
劉小川從古人身上看到的是時間之奧秘,是逼人的生命光輝,是無法言說的天地奇跡。且看作者議論和記敘的竟是這樣一些人物:曠達篤定的嵇康、舉目悠遠的陶淵明、豪氣浪蕩的李白、憂思純美的杜甫、豐贍細膩的白居易、柔腸旖旎的李煜……他們在天幕上永遠閃爍,可是伸手指點這清澈這暉光的,卻要是有心誌有情懷的人。
作傢 張煒
內容提要
中國曆史漫長而豐富。中國很早就有記載自己民族曆史的傳統。
本書嘗試著從中國曆代大文人的角度來勾畫曆史與文化的脈動,以這些與中國曆史和文化相關聯的單個生命的演進,還原曆史與文化發展的真況。所有文章融文史哲於一爐,同時也注入瞭作者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文化人的見解和情感。
本書的作者原為小說傢,在對這些文人和曆史的講述中也融入瞭文學的筆法,展現齣作傢雄厚的筆力、豐富的藝術再現力和廣博的人生閱曆。
目錄
蘇東坡(北宋1036-1101)
柳永(北宋987?-1053?)
歐陽修(北宋1007-1072)
五安石(北宋1021-1086)
陸遊(南宋1125-1210)
辛棄疾(南宋1140-1207)
李清照(南宋1084-1151)
曹雪芹(清代1724?-1764)
魯迅(1881-1936)
我為什麼要品中國文人(代後記)
附錄: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劉小川,1960年齣生於四川省眉山縣。供職於四川省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蘇曼殊》、《漢劉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論著:《蘇軾:敘述一種》、《來到漢語中的德國大師》。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實在是太吸引人瞭,我幾乎一眼就被它抓住瞭。 “正版新書--品中國文人2:劉小川新作”這幾個字就告訴我,這不僅是一本新書,而且是“品中國文人”係列的第二部,這讓我對前作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期待著劉小川先生在新書裏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 “讀懂中國曆代大文人”這句話更是直擊我心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嚮往,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中國,就必須深入瞭解那些塑造瞭我們思想和藝術的偉大靈魂。從詩經的樸素到唐詩的輝煌,從宋詞的婉約到明清小說的繁盛,曆代文人就像一條條璀璨的星河,指引著中華文明前進的方嚮。我渴望能夠通過這本書,撥開曆史的迷霧,近距離地感受這些偉大的靈魂,聽他們訴說那個時代的悲歡離閤,感悟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藝術的獨特見解。而“體味中華曆史與文化的脈動”則將這種期待推嚮瞭極緻,我希望通過閱讀這些文人的故事,不僅僅是瞭解他們的生平,更能觸摸到中華民族那奔騰不息的文化血脈,感受它在曆史長河中激蕩起伏的壯麗景象。這本書的名字,仿佛就是一把鑰匙,預示著它將帶領我開啓一段深刻的文化探索之旅,讓我得以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審視和理解這片土地上源遠流長的文明。
评分拿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翻開細讀,光是封麵設計就讓我眼前一亮。那是一種沉靜而富有質感的風格,既有古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簡約。我猜想,作者劉小川先生在選擇封麵設計上,也一定花瞭不少心思,力求與書中所要傳達的文化氣息相契閤。我特彆欣賞那種能夠將內容與形式完美結閤的齣版物,它本身就如同第一件藝術品,足以勾起讀者的閱讀欲望。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觸及靈魂的讀物,那些能夠讓我暫時忘卻塵世的喧囂,沉浸在曆史的洪流中,與古人的智慧進行對話的書。這本書的名字,特彆是“品中國文人”這個詞,讓我覺得它並非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一種充滿個人情感和審美體驗的解讀,就像是品一杯陳年的好茶,需要細細品味,纔能咂摸齣其中豐富的層次和韻味。我期待作者能以一種獨特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為我們呈現中國文人的群像,不隻是他們的文學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態度、精神追求,以及他們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留下瞭屬於自己的印記。這種期待,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和嚮往,仿佛已經聞到瞭字裏行間散發齣的墨香和智慧的氣息。
评分我個人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文人生活頗感興趣,總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獨特的風骨和氣質,是現代社會所難以尋覓的。無論是風流倜儻的李白,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亦或是隱居山林的陶淵明,他們身上都承載著那個時代獨特的精神烙印。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經曆,纔能塑造齣如此鮮活而又深刻的靈魂?而這本書的名字,恰恰點齣瞭我心底的這份好奇。“讀懂中國曆代大文人”這句話,讓我覺得作者並非僅僅停留在錶麵的介紹,而是試圖深入到文人的內心世界,去探究他們的思想脈絡,理解他們的價值取嚮,甚至是他們的矛盾與掙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跳齣教科書式的刻闆印象,看到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文人群體。更讓我驚喜的是“體味中華曆史與文化的脈動”這個副標題,它暗示瞭這本書的視野將更加開闊,不僅僅局限於個體的人物故事,更能將這些文人的命運與整個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文化變遷聯係起來。我期待著,能夠通過閱讀這本書,獲得一種對中華文明的整體認知,感受到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其中蘊含的智慧和魅力。
评分關於這本書的介紹,最讓我心動的是“劉小川新作”這幾個字。我雖然還沒有機會閱讀過劉小川先生的其他作品,但“新作”這個詞本身就代錶著一種新生的力量和新的思考。我喜歡閱讀那些有獨立見解、能夠帶來啓發性思考的作者的作品,尤其是在文化領域,我更看重作者能否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能夠用當代的視角去解讀經典的過去。而“品中國文人”這個方嚮,也正是我一直以來都非常感興趣的領域。我總覺得,每個時代的大文人,都是那個時代最敏銳的觀察者和最深刻的記錄者。他們的文字,不僅是文學作品,更是曆史的見證,是思想的火花,是情感的流露。能夠“讀懂”他們,意味著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與他們進行靈魂的交流,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們內心深處的波瀾。而“體味中華曆史與文化的脈動”,更是將這種閱讀的意義提升到瞭一個更高的層麵,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文學之旅,更是一次對中華文明深邃肌理的探索。我期待著,劉小川先生能夠憑藉他的學識和纔情,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往中國文人世界的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那份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精神光輝。
评分“正版新書--品中國文人2:劉小川新作”這個書名,光是讀起來就有一種儀式感,仿佛預示著即將開啓一段嚴肅而又充滿魅力的閱讀體驗。我一直認為,中國文人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藝術、他們的人生,都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啓迪。從屈原的愛國情懷,到蘇軾的曠達人生,再到曹雪芹的悲憫情懷,每一個文人都如同一個獨特的符號,承載著時代的精神,也摺射齣人性的光輝。我渴望能夠通過閱讀,更深入地理解這些偉大的靈魂,不僅僅是記住他們的名字和作品,更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領悟他們的哲學思考。而“讀懂中國曆代大文人”這句話,讓我覺得作者劉小川先生定然具備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帶領我們撥開曆史的重重迷霧,看到文人真實的一麵。更吸引我的是“體味中華曆史與文化的脈動”這個副標題,它意味著這本書的格局是宏大的,不僅僅是人物的傳記,更能將文人的個體命運與中華民族的整體發展緊密相連,讓我們從更廣闊的視野去理解中國的過去和現在。這種深度和廣度的結閤,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相信它定能帶給我一次深刻而難忘的文化洗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