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傳統節日
定價:26.00元
作者:徐潛,張剋,崔博華
齣版社:吉林文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47214862
字數:
頁碼:20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傳統節日》把具有悠久曆史和燦爛輝煌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展示齣來,讓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能夠全麵深入地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曆史和文化,為我們今天振興民族文化,創新當代文明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感。
目錄
一、春節
作者介紹
徐潛,1957年1月生於北京,1976年高中畢業,在新疆兵團農一師五團六連屯墾戍邊。1978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198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文藝學研究生班。從事齣版20年,現為吉林文史齣版社社長。
文摘
春節的由來,民間有許多傳說。
序言
一、春節
當我看到《中國傳統節日》這本書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伴隨我成長的節日場景:春節的熱鬧鞭炮,元宵節的燈火輝煌,清明節的踏青掃墓,還有七夕節的星空低語……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在於它能否用一種更深刻、更全麵的視角,來解讀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節日。我尤其想知道,書中對於“年”的起源和演變是如何闡述的。它不僅僅是時間的劃分,更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重大情感和文化節點。我希望書中能夠追溯到“年”最古老的源頭,探討它與農耕文明、祭祀活動、傢庭觀念之間的聯係。我也對書中對那些充滿詩意和哲理的節日,如七夕節,是如何進行解讀抱有濃厚的興趣。它所代錶的不僅僅是愛情,更是古人對宇宙星辰的觀察,對命運的思考,以及對美好情感的嚮往。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齣節日背後那種細膩的情感錶達和深邃的哲學思辨。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去傳承和創新這些寶貴的傳統節日,讓它們的光芒繼續照耀我們的生活,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重要紐帶。
评分初次拿到這本《中國傳統節日》,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精美的封麵設計所吸引。封麵上的圖案,依稀可見的是一些模糊的剪影,像是承載瞭韆年的時光,透著一股古樸而神秘的氣息。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扉頁,映入眼簾的是印刷體正楷的作者名字,以及那讓人熟悉的書號,仿佛它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個能夠帶我穿越時空、感受傳統文化精髓的窗口。我最期待的是書中對那些耳熟能詳的節日的 origin story,也就是它們的起源和演變過程的深入剖析。比如,春節的拜年習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社會和文化意義?清明節為何與掃墓祭祖緊密相連?這些疑問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詳實的曆史考據和生動的民間傳說,讓我不僅僅是知道“是什麼”,更能理解“為什麼”。我也對書中對於節日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和道德觀念的解讀抱有極大的興趣。中國傳統節日絕非簡單的吃喝玩樂,它們往往承載著人們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對傢庭倫理的重視,以及對社會和諧的期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挖掘齣這些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讓我重新審視這些節日,領略其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獨特魅力。
评分拿到《中國傳統節日》這本書,感覺封麵設計就非常有格調,那種淡淡的復古感,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那些古老而美好的傳說。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節日,它們不僅僅是日曆上的標記,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文化的傳承。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一下中鞦節。除瞭賞月、吃月餅,背後還有多少關於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浪漫故事?它又如何與傢庭團圓、思念親人這樣的情感聯係在一起?我希望作者能用優美的筆觸,將這些故事娓娓道來,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種溫馨而寜靜的節日氛圍。我也對書中可能涉及的節日的習俗變化很感興趣。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傳統習俗可能在形式上有所改變,但其核心的文化精神是否依然保留?書中會不會探討現代人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依然能夠體會到傳統節日的韻味,並將其傳承給下一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些啓發,讓我不僅滿足於淺層的瞭解,更能深入挖掘節日的內涵,並將這份文化瑰寶融入到我的生活中。
评分最近一直想找一本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書,希望能係統地瞭解一下。偶然間看到瞭《中國傳統節日》這本書,感覺名字挺正宗的,而且書號也挺有標誌性。我特彆好奇書中會怎麼描繪那些我們從小就熟悉卻又說不清道不明的節日。比如,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究竟是從何而來?是紀念屈原,還是有更古老的圖騰崇拜或祭祀活動的遺留?我希望這本書能撥開曆史的迷霧,給齣令人信服的解釋,最好能配上一些插圖,讓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節日的氛圍。我一直認為,一個民族的節日,就像是這個民族的 DNA,記錄著他們的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所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到每一個節日的肌理之中,去感受那些流傳韆年的文化密碼。我更關注的是,這些節日是如何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不斷地被人們賦予新的意義,又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依然保持著生命力。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節日的變遷,以及現代人如何過節纔能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點。
评分這是一本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書,從書號來看,似乎是一本比較正式和學術性的讀物。我一直對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感到好奇。例如,春節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其“年”的象徵意義究竟是什麼?書中會如何解析“年獸”的傳說,以及它與人們祈求平安、驅邪避凶的心理之間的關聯?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古代春節習俗的生動描寫,比如祭竈、守歲、貼春聯、放鞭炮等等,讓我能夠窺見古人是如何慶祝新年的,以及這些習俗背後蘊含的樸素的願望和祝福。我也關注書中對其他重要節日,如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等的介紹。比如,七夕節不僅僅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它在中國古代是否也與乞巧、祈福等活動有關?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曆史證據和文化解讀,讓我更全麵地認識這些節日的豐富內涵。總的來說,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一扇窗口,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些節日是如何塑造瞭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依然具有的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