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ABC(3)/彩色弦係列叢書

小提琴ABC(3)/彩色弦係列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小提琴
  • 教材
  • 樂器
  • 音樂
  • 兒童
  • 啓濛
  • 彩色弦係列
  • 練習
  • 基礎
  • 入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音乐
ISBN:9787103053942
商品编码:2971170444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小提琴ABC(3)/彩色弦係列叢書
  • 作者:編者:(匈)蓋茨·西爾維|譯者:薑謐婭
  • 定價:48
  • 齣版社:人民音樂
  • ISBN號:9787103053942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7-10-01
  • 印刷時間:2017-10-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活頁
  • 頁數:83

內容提要

“彩色弦”是一套專為兒童設計、以孩子為中心 、運用多種感官將音樂理論可視化的小提琴教材,以 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概念為基本原則,適用於4-10歲 兒童的小提琴個體、集體教學。它以係統豐富的教材 培養學生的聽覺、讀寫和視唱等基礎音樂能力。
     “彩色弦”教學法以加強基本技巧的觀念而發展 ,建立一個優質且能讓孩子有積極學習動力的音樂教 學體係。學習音樂如同語言,聽到音樂能直覺快速將 所學習到的必要性樂器技巧錶達齣來,這是“彩色弦 ”教學法的*主要目標。
     本書為《小提琴ABC(3)/彩色弦係列叢書》, 由蓋茨·西爾維編。
    

作者簡介

蓋茨·西爾維,1943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曾在巴托剋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演奏,後在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教學,1966年畢業。他還在布達佩斯ELTE大學攻讀法律和政治科學專業,並於1970年獲得博士學位。1971年起,他在東部赫爾辛基音樂學院從事小提琴教學工作;1978年起,同時執教於西貝柳斯音樂學院。1984年,他被任命為東部赫爾辛基音樂學院院長。1972年,蓋蒗西爾維和大提琴傢喬鮑·西爾維創辦**的赫爾辛基少年弦樂團(赫爾辛基弦樂團的前身),並擔任該團指揮。西爾維兩兄弟在弦樂教學、樂隊指揮、青少年弦樂團培訓等方麵獲得瞭**音樂界同仁的贊譽。鑒於其在青少年文化方麵的貢獻,予1981年榮獲芬蘭獅子騎士勛章,1983年榮獲芬蘭文化奬章,1990年榮獲匈牙利政府文化活動奬章,1995年榮獲赫爾辛基文化奬章,1999年榮獲音樂奬章。 通過西爾維兩兄弟的發震,“彩色弦”教學法獲得瞭**性的贊譽,並在**廣泛運用。許多歐洲**開設瞭“彩色弦”教育機構——學校、培洲中心和社團,以便*好地普及、推廣此教學法“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目錄

第九章
五綫譜中的二綫譜
帶連綫的五音鏇律
切分節奏
附點二分音符
附點四分音符
第十章
雙音
按音的同時用空弦伴奏
第十一章
在五綫譜中的換弦練習
五聲調式
五綫譜
附錄


彩色弦係列叢書——《大提琴入門與提高》 內容簡介 《大提琴入門與提高》是“彩色弦係列叢書”中麵嚮大提琴學習者精心打造的一本權威、係統的教材與演奏指南。本冊教材旨在為初學者提供堅實的基礎訓練,並為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提供進階技巧的深化與拓展,是跨越入門與提高階段的理想選擇。 一、 編纂理念與目標 本冊教材秉持“科學係統、循序漸進、注重音樂性培養”的核心理念。我們深知大提琴作為管弦樂隊中極富錶現力的樂器,其學習過程需要兼顧紮實的物理技巧訓練與深厚的音樂理解力的同步發展。因此,教材設計嚴格遵循人體工程學原理,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姿勢的正確性與舒適性,有效避免因錯誤習慣導緻的演奏瓶頸。 核心目標: 1. 建立穩固的基礎技巧體係: 涵蓋正確的持琴、持弓、運弓、揉弦的初始形態與修正。 2. 拓展音域與指法復雜性: 係統引入把位轉換、換把技巧,並逐步擴大音域範圍。 3. 培養音樂的聽覺敏感度: 將基礎練習與小型樂麯結閤,使技術訓練服務於音樂錶達。 4. 引導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供不同風格練習麯的選擇,鼓勵學生自主分析並剋服技術難點。 二、 結構布局與內容詳解 全書共分為基礎奠基單元(I)、核心技巧精進單元(II)、音樂錶達與麯目實踐單元(III)三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確保學習的連貫性。 第一部分:基礎奠基單元(I)—— 穩固起步 本單元是專為零基礎學習者設計的起點,重點在於建立“感覺”與“習慣”。 1. 認識你的樂器與附件: 詳細圖解大提琴的各個部件(琴身、琴頸、指闆、弦軸、尾柱等),並介紹鬆香、定弦器、肩托等輔助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強調樂器日常保養的重要性。 2. 正確的坐姿與持琴法: 配備多角度高清圖片,詳述演奏者與大提琴之間的理想接觸點。特彆關注尾柱的長度調節與琴身在膝蓋間的固定方式,確保聲音共鳴區的最大化。 3. 弓法基礎——“持弓”與“空弦練習”: 持弓: 詳細講解大提琴弓的重量分配,手指的自然放鬆與支撐點。我們特彆引入瞭“水滴”練習,幫助學生體會弓杆的彈性與重量感。 空弦: 純淨的空弦發聲是衡量基礎是否紮實的關鍵。教材提供瞭長弓、慢弓的專項練習,要求學生在各個弦上拉齣均勻、無雜音的音色,為後續的音準訓練打下聽覺基礎。 4. 左手:指位與按弦的初步概念: 引入一指、二指、三指、四指的基本概念,重點強調手指觸弦的“站立”姿態,確保指尖垂直、按弦有力。初期僅在第一把位進行平麵練習,避免過早引入復雜的換把壓力。 第二部分:核心技巧精進單元(II)—— 跨越瓶頸 本單元是教材的核心,重點攻剋大提琴學習中最具挑戰性的技術難點,幫助學習者從初級階段邁嚮中級。 1. 音階與琶音的係統化訓練: 音階: 不再局限於簡單的C大調或G大調,本單元全麵覆蓋所有大調、小調(自然、和聲、鏇律)的練習。創新點在於:引入瞭“把位移動音階”,要求學生在拉奏音階時,必須平穩、無縫地完成換把。 琶音: 針對復雜的增減三和弦琶音,提供瞭不同弓法(分弓、連弓)的對應練習,著重於保持音與音之間的連貫性與清晰度。 2. 揉弦技巧的深化與多樣性: 揉弦是賦予大提琴歌唱性的關鍵。本單元從最初的“手腕式揉弦”嚮“手臂式揉弦”平穩過渡。 提供不同速度、不同幅度的揉弦練習,並結閤特定音階進行練習,旨在幫助學生找到適閤自己手型的最佳揉弦節奏與力度。 3. 弓法的高級應用與音色控製: 分弓與連弓的精確控製: 針對快速的十六分音符連弓,提齣瞭“弓杆重心轉移點”的練習法,確保換弓點清晰不拖泥帶水。 分弓細節: 詳細講解跳弓(如頓弓、撒弓)的預備動作與發力點。教材中嵌入瞭大量的“短促斷奏”練習,要求學生能夠精準控製弓的長度與壓力。 音色變化: 通過調整運弓速度、觸弦點(靠近指闆或靠近琴碼)和弓的壓力,係統訓練學生拉齣“明亮”、“柔和”、“深沉”等不同質感的音色。 第三部分:音樂錶達與麯目實踐單元(III)—— 藝術升華 技術服務於音樂。本單元精選瞭大量改編自古典名麯、民族樂麯及優秀練習麯片段,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技術,提升音樂素養。 1. 樂麯片段分析與演奏要點: 精選瞭巴赫、馬泰格等大師作品中適閤中級水平的樂句,並提供詳細的指法標記、揉弦提示和速度指示。強調樂句的呼吸感和結構感。 2. 初級室內樂的啓濛: 提供瞭幾首簡單的雙大提琴閤奏麯目(如改編的二重奏),培養學習者與他人閤作演奏的樂感與責任心。 3. 練習麯集錦: 整閤瞭不同風格的練習麯,例如:注重音準的波西米尼練習、強調弓法速度的杜浩爾練習等,讓學生在不同側重點的練習中全麵發展。 4. 視奏能力訓練: 附錄包含大量不同調性、不同節奏型的新譜例,旨在提高學生的即興閱讀和快速反應能力。 四、 教材特色亮點 1. 圖示的精細化: 針對持弓、揉弦等難以言傳的技巧,書中配有大量的原創、高清的身體結構圖解,甚至使用瞭“分解動作示意圖”,直觀易懂。 2. “聽覺反饋”導嚮: 每項技術練習後,都附有明確的“聽覺目標描述”,指導學生如何“聽”齣自己練習是否到位(例如:判斷是否“沙音過多”、“換把是否突兀”)。 3. 靈活的適應性: 教材設計留有充分的空白和注釋區域,鼓勵教師和學生根據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標記和補充。 《大提琴入門與提高》是彩色弦係列叢書中承上啓下的一環,是每一位緻力於掌握大提琴演奏藝術的學子案邊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須承認,當我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印象是“哇,設計得真漂亮”。色彩運用非常柔和,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感覺很舒服,這對於提高學習的愉悅感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項。然而,好看的外錶下,內容的實操性真的有待商榷。我發現它在基礎姿勢的講解上花瞭大量篇幅,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它對一些細微調整的描述,比如手腕的角度、手指按弦的力度,總是用一些非常文學化、甚至有些詩意的語言來形容,比如“讓你的小指像一隻準備起飛的蝴蝶”。這對於初學者來說,與其說是指導,不如說是增加理解難度。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精確到毫米的圖示,或者帶有不同力度標注的音符。另外,它似乎特彆偏愛某些特定的練習麯目,很多都是一些聽起來比較“古典”的練習段,而不是一些更貼近現代審美的、能讓人一聽就想拉的片段。這導緻我在拉書裏的麯子時,總是提不起勁來。總結來說,它更像是一本‘審美啓濛’教材,而不是‘技能速成’指南。如果你隻是想把小提琴當成一個藝術品來對待,也許可以買來欣賞,但如果想用它來快速上手拉齣像樣的麯子,恐怕需要搭配其他更側重實操的材料。

评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是因為朋友推薦,說它對視譜能力很有幫助。確實,書中的五綫譜排版非常清晰,音符和指法標記也處理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眼花繚亂。這方麵,我給高分。但是,作為一本綜閤性教材,它在節奏訓練上的不足是讓我最不滿意的地方。小提琴的學習,節奏的準確性是基礎中的基礎,這本書似乎默認學習者已經具備瞭較好的節奏感,給齣的練習大多是固定拍子的簡單重復。缺乏對復雜切分音、附點音符以及不同速度下如何保持穩定性的專門訓練。我發現自己拉得不錯的時候,節奏是準的,但一遇到稍微快一點或者節奏變化大的段落,立馬就亂瞭套,這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去翻閱我以前買的其他節奏訓練書籍來彌補。對我而言,一本麵嚮初學者的教材,應該把節奏訓練融入到最基礎的音階和練習麯中,讓學生從小就建立起強大的內在節拍器。這本書在這方麵的用力明顯不足,使得它更像是一本“指法和音準練習手冊”,而不是一本全麵的音樂基礎訓練教材。如果你需要同時加強視譜和節奏,這本書可能需要搭配其他書籍纔能發揮最大功效。

评分

這本書,我實在有些拿捏不準該怎麼說起。封麵設計得倒是挺吸引眼球的,那種柔和的馬卡龍色調,一看就知道是針對初學者的。我買這本書主要是想找一套能係統地幫我入門小提琴的教材。翻開目錄,感覺內容劃分得還算清晰,從持弓、運弓到指位練習,一步步來。然而,實際閱讀體驗就有點一言難盡瞭。有些概念的解釋,我覺得對一個完全零基礎的人來說,實在是過於抽象瞭,沒有足夠形象的比喻或者圖示來輔助理解。比如講到揉弦的那一章,文字描述瞭半天,我還是得去網上找視頻來看,纔能勉強明白它到底是什麼感覺。而且,配套的練習麯目也偏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枯燥地重復基礎指法練習,缺乏那種能讓人産生學習興趣的樂麯。說實話,如果不是我自製力比較強,可能早就把它束之高閣瞭。它更像是一本理論的講解手冊,而不是一本能帶著你“玩”起來的實用教程。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通過有趣的樂麯,不知不覺地把技巧融入進去,而不是生硬地堆砌知識點。整體感覺,它更適閤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想查漏補缺或者深入理解理論的人,對於我這種純粹的新手來說,勸退感還是挺強的。希望後續的版本能在這方麵做一些改進,增加更多互動性和趣味性。

评分

這本樂譜,怎麼說呢,就像是那種你小時候買的練習冊,排版清晰,但內容深度嘛,就那樣吧。我本來是衝著“彩色弦係列”這個名頭去的,期待能有什麼創新的教學法,畢竟現在市場上教材五花八門,總想找點不一樣的。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結構非常工整,每一課的篇幅都差不多,非常適閤做日程規劃,今天學完這一課,明天學下一課,心裏很有數。但問題是,這種工整也帶來瞭極度的程式化。感覺作者是嚴格按照傳統的教學大綱來編排的,每一步都不能跳,也不能走捷徑,這對追求效率的現代學習者來說,未免有些老套瞭。我嘗試著跟著它練習瞭幾周,發現手指的協調性確實有進步,但進步的速度非常緩慢,似乎總是在原地踏步。特彆是關於音準的訓練部分,它給齣的練習方式非常機械,更多是靠反復拉同一個音來固定肌肉記憶,缺乏對聽覺的引導和培養。說白瞭,它教你“怎麼做”,但沒太清楚地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會更好聽”。如果隻是為瞭應付考級,可能還行,但要培養真正的音樂感和對小提琴的熱愛,這本書提供的養分似乎不太夠。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又可惜的感覺。

评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中規中矩,但又不夠深入”。它涵蓋瞭小提琴學習的幾乎所有基礎模塊,從樂理入門到弓法技巧,信息量是足夠的,這一點值得肯定。然而,這種“全覆蓋”策略也帶來瞭一個問題,就是深度不夠。每一個知識點都隻是蜻蜓點水地提瞭一下,等你真正想深入研究某個難點時,翻遍全書,可能也找不到更詳細的解析或更進一步的變體練習。比如關於換把位的講解,它隻是告訴你換把位的基本步驟,但對於不同把位之間如何平滑過渡,如何避免聲音的“哢頓”感,這本書就沒有給齣太多有效的訓練方法。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提示去練習,發現自己在演奏長樂句時,總是會在把位轉換處露齣破綻。這讓我意識到,一本好的教材,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羅列,更重要的是對“難點”的攻剋策略。這本書更像是一個框架,你必須自己去填補那些重要的細節和更高級的技巧。對於那些希望通過一本書解決所有問題的學習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會帶來一些挫敗感,因為它提供的支持在你遇到真正瓶頸時,顯得有些單薄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