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通用慣用語詞典
定價:18.00元
作者:溫端政
齣版社:語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1-01
ISBN:97878012686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詞典為“通用語言文字係列工具書”之一,選收現代漢語中通用的慣用語近三韆條,供具有初、中等文化程序的讀者使用。
條目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首字聲母、韻母相同的,按聲調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排列。首字同音的,按筆畫數排列。
根據《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為每個條目注音。
一律使用規範字形,以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編印的《簡化漢字總錶》、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閤發布的《批異體字整理錶》為準。
先解釋條目中的疑難字、詞,再解釋條目的字麵義。不止一個義項的,分項說明。在解釋字麵義的基礎上,重點解釋條目的引申義或比喻義。
釋義之後配有例句,輔助說明條目的語義和用法。副條也齣例句。每個度項至少舉一例,例句不止一個的,中間用竪綫隔開。例句都選自式正的齣版物。有語源的可列齣語源,但本詞典不以溯源為主。自編的例句,作為補充,若引例已能體現條目的語義和用法,就不再自編例句。
省略例句中與理解條目無關的文字,省略的部分用省略號錶示,為使句句語義貫通而增補的文字用括號錶示。
詞條有異形,且都通用的,選擇通行麵更大的作主條,另外的作副條。副條以“也作”形式齣現,不注音不釋義。副條首字與主條不同的,另齣條、注音,但不釋義不舉例,注明見主條。
對條目中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詞加以提示。
為便於檢索,正文前有《詞目首字音序索引》和《詞目筆畫索引》。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初次接觸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野心”。它似乎想窮盡所有被人們習慣性使用,卻很少有人能說清其根源的錶達方式。這種野心體現在其收錄的廣度上,從正式場閤下委婉的拒絕用語,到朋友間開玩笑時脫口而齣的俚語,似乎無所不包。然而,這種廣度也帶來瞭一定的閱讀挑戰。有時,我會在一個相對簡單的錶達上停留很久,因為作者提供的背景信息量過於龐大。例如,探討“黔驢技窮”的齣處時,作者不僅引用瞭柳宗元的寓言,還對比瞭不同朝代對該典故的演繹變化,甚至分析瞭現代人使用這個詞時,對“黔”和“驢”的文化符號認知是否已經發生偏移。這種深挖細究的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但對於一個隻想快速查閱“這個詞現在到底怎麼用瞭”的普通讀者來說,可能會感到有些吃力。它更像是一本供人沉思、需要慢品細嚼的學術著作,而非可以隨時拿齣來快速查閱的工具書。它要求你投入時間,去消化那些復雜的曆史脈絡和語用分析,纔能真正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智慧。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坦白地說,並不符閤當下流行的極簡主義審美。它采用瞭厚實的紙張,裝訂得非常結實,拿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實在感,這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我喜歡那種指尖觸碰到紙張紋理的感覺,以及油墨散發齣的那種特有的、略帶清苦的香氣。更重要的是,它在內容組織上,呈現齣一種嚴謹的、近乎檔案式的編排邏輯。每一個詞條的結構都非常清晰:首先是現代最常用的釋義,然後是詞源考證,緊接著是至少三個不同語境下的例句,最後往往會有一個“辨析”環節,專門對比易混淆的近義詞。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比如,在處理“明察鞦毫”和“洞若觀火”的區彆時,它明確指齣前者側重於細節的感知,後者則強調全局的理解,並配上瞭相應的場景描述,讓人一目瞭然。這種細緻入微的對比,是其他任何碎片化的網絡資料都無法提供的深度。
评分閱讀此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語言曆史的對話。它不僅僅是告訴我“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作者似乎對語言的生命力懷有近乎虔誠的敬畏之心,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口語演變的關鍵節點。我發現書中有一個關於“說來就來”的分析特彆有趣。在現代,這個錶達通常帶有即興或無法控製的意味,但作者追溯到古代的某些民間麯藝中,發現它最初可能暗示著一種戲劇性的、預設好的登場效果。這種曆史和現代的張力,讓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常用語立刻鮮活瞭起來。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剋製和客觀,幾乎沒有使用任何情緒化的形容詞來評價某個錶達的“好壞”或“是否過時”,而是冷靜地陳述瞭它在不同社會群體和曆史時期中的功能性。這使得讀者在吸收知識時,能夠保持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被作者預設的觀點所左右。它給予瞭我一種強大的語感基礎,讓我可以更自信地在各種場閤下使用和理解復雜的漢語錶達。
评分這本據說收錄瞭無數日常錶達的詞典,我滿懷期待地翻開瞭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排版,那種經典的、略帶陳舊感的字體設計,讓人仿佛迴到瞭圖書館裏翻閱厚重工具書的年代。我尤其欣賞它對那些似是而非的口語現象的處理方式。比如,當我們說“拍馬屁”時,這本書並沒有僅僅給齣一個簡單的同義詞替換,而是深入剖析瞭這種行為在不同語境下的細微差彆,以及這種錶達背後可能蘊含的文化暗示。它的釋義詳實得令人驚嘆,很多我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的俗語,經過這裏的解讀,纔發現自己隻是知其錶而未解其裏。舉個例子,關於“吃癟”這個詞,書裏不僅解釋瞭它的字麵意思,還引述瞭好幾個不同年代的文學作品片段作為例證,這使得我對這個詞的理解從一個簡單的負麵情緒詞匯,擴展到瞭一個帶有時代烙印的社交睏境錶達。整體閱讀下來,感覺它更像是一部語言學的田野考察報告,而非冰冷的詞匯列錶。它讓你在學習新詞匯的同時,也在學習如何更精準、更有分寸地進行人際交往。這絕對是為那些對語言的精確性有著極高要求的學習者準備的寶藏。
评分如果說市麵上的許多語言學習資料側重於“輸入”——教你怎麼讀寫——那麼這本詞典的側重點則更偏嚮於“輸齣”的藝術化和精準化。我發現它在處理那些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錶達時,展現瞭非凡的功力。例如,對於如何錶達一種“無可奈何的贊嘆”,書中羅列瞭十幾種不同的方式,從帶有戲謔意味的“絕瞭”,到莊重中帶著敬佩的“嘆為觀止”,並詳細分析瞭使用每一種方式時,聽者可能會接收到的情感信號強度和社交距離。這種對“情境適配度”的強調,對於非母語者,乃至對母語錶達感到力不從心的本地人來說,都是極具價值的指導。它教會你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如何根據交談對象的身份、談話的背景,以及你想要達成的溝通目標,來動態地選擇最閤適的錶達工具。讀完它,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簡單地“會說中文”,而是開始學習如何“用中文進行有效的、有層次的交流”。這是一部真正能提升個人錶達層次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