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學生社交口纔實踐教程
定價:24.00元
作者:金常德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30115657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大學生社交口纔實踐教程》有針對性和選擇性地介紹瞭17個社交活動情境下運用口纔溝通的基本技巧,主要包括稱呼、寒暄、介紹、交談、緻謝、道歉、贊美、批評、說服、拒絕、提問、應答、拜訪、接待等,改變瞭以往演講與口纔類教材內容過於寬泛、介紹過於專業的情形。同時,以附錄的形式適當拓展介紹瞭主持會議、商務談判等活動中的口纔運用常識。對於目前絕大數教材普遍介紹的普通話基礎、演講、辯論等理論知識和能力訓練則予以省略。本教材由金常德擔任主編。
內容提要
本書適閤作為職業院校各專業公共基礎課或素質教育通識課教材,也可作為本科院校各專業相關課程教材,還可作為社會讀者學習和工作的參考用書。
目錄
實踐情境1 稱呼
實踐情境2 寒暄
實踐情境3 介紹
實踐情境4 交談
實踐情境5 緻謝
實踐情境6 道歉
實踐情境7 贊美
實踐情境8 批評
實踐情境9 說服
實踐情境10 拒絕
實踐情境11 提問
實踐情境12 應答
實踐情境13 拜訪
實踐情境14 接待
實踐情境15 電話交流
實踐情境16 即興演講
實踐情境17 求職麵試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讓我比較失望的是,這本書對於構建人際關係網的深度探討遠遠不夠。我買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學習如何在不同場閤下快速與陌生人建立聯係,或者在辯論中既能錶達觀點又不至於得罪人。然而,讀完前麵關於“清晰錶達”的章節後,我發現它更多的是在教你如何“把話說清楚”,而非“如何讓人聽進去並且願意與你深交”。社交口纔的精髓,我認為在於情商的運用和對聽眾心理的精準拿捏,這本書在這方麵似乎有些蜻蜓點水瞭。它更多的是在強調邏輯性和語言的規範性,卻忽略瞭大學生活中那些充滿不確定性和情緒波動的真實社交場景。比如,如何巧妙地化解冷場,如何在高壓力的麵試中展現自信而不自負,這些更貼近生活的“軟技巧”,在這本書裏似乎被簡化成瞭幾個僵硬的步驟。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眼球的,配色大膽又不失穩重,一開始拿到手上還挺期待的。我本來是衝著提升自己錶達能力的去的,畢竟在大學這個社交場裏,能言善辯確實是個大優勢。書拿到手後,我先快速翻閱瞭一下目錄,感覺內容覆蓋麵挺廣的,從基礎的傾聽技巧到臨場應變都有涉及,這讓我覺得它至少在結構上是比較全麵的。特彆是看到有些章節標題提到瞭“非語言溝通的藝術”,我立刻來瞭興趣,因為這方麵的內容在很多同類書籍裏經常被一帶而過,如果這本書能深入講解,那價值可就大瞭。不過,初步的印象隻是基於外觀和目錄的,實際閱讀體驗如何,還得深入內容纔能下定論。總的來說,第一印象是專業且有潛力的,希望能真正解決我平時在小組討論和社團活動中遇到的那些“說不齣口”的尷尬瞬間。
评分從整體上看,這本書的內容組織顯得有些零散,缺乏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綫來串聯各個技巧。它更像是一本技巧的閤集,每個章節都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點,讀者需要自己去努力拼湊齣一個完整的社交口纔體係。我發現,比如“幽默感培養”和“有效傾聽”這兩個章節,雖然各自的講解都很詳盡,但它們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銜接點,讓人感覺它們像是從不同作者那裏拼湊齣來的素材。一本優秀的教程,應該引導讀者從基礎點滴開始,逐步構建起一個堅實的口纔框架,讓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實踐。這本書的不足在於,它更像是一個工具箱,裏麵裝滿瞭各式各樣的工具,但沒有提供一份詳細的裝配說明書,需要學習者花費額外大量的精力去摸索如何將這些工具有效地組閤起來,以應對復雜的現實社交挑戰。
评分這本教材的排版和字體選擇,老實說,有點讓人提不起精神。那種標準的宋體和略顯刻闆的章節劃分,讓原本應該充滿活力的口纔訓練,顯得像在啃一本晦澀的理論著作。我試著讀瞭幾頁,發現它似乎更側重於理論的構建和學術性的闡述,對於我們這些急需實戰技巧的普通學生來說,門檻似乎設置得有點高瞭。比如,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有效溝通的心理學基礎”,雖然這很重要,但我更想知道如何在新生晚會上自然地進行自我介紹,而不是去深究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在演講中的應用。說白瞭,它更像是一本麵嚮專業播音主持或公共關係學生的參考書,而不是一本麵嚮大眾、操作性強的“速成手冊”。如果能多一些鮮活的案例和可以立刻模仿的句式模闆,閱讀體驗可能會大大改善。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過於學術化和書麵化瞭,這對於需要即時反饋和模仿練習的口纔學習來說,是個不小的障礙。我嘗試著跟著書中的建議進行自我練習,但讀起來總感覺像是在背誦一篇早就寫好的演講稿,缺乏那種自然流淌的即興感。例如,書中提到“構建多層次的話語結構以增強信息密度”,這個描述本身就非常拗口,試問一個剛接觸口纔訓練的人如何能理解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習慣?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能夠用更生活化、更口語化的語言來闡釋這些復雜的概念,最好能配上一些真實的對話腳本作為對比示範。如果作者能在講解完一個理論後,立刻提供三到五種不同情境下的實際應用範例,哪怕是幽默一點的,都會讓讀者感覺進步神速,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讀完一遍後,閤上書本依然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