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易安堂集校注 | 作者 | 李國新 校注 |
| 定價 | 68.0元 | 齣版社 | 中央編譯齣版社 |
| ISBN | 9787511726827 | 齣版日期 | 2015-09-01 |
| 字數 | 323000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龍獻圖(1775~1838)是“桂全詩派”的重要作傢,經曆瞭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清代乾嘉以降的詩壇産生過的影響。龍獻圖、李國新編寫的《易安堂集校注(精)》以壁山閣本為底本,以《三管集》、《灕江耆舊集》、《臨桂縣誌》(光緒本)、《平樂縣誌》(光緒本)、《拙學齋論詩*句考略》等文獻資料為參校,較全麵地搜集、校訂、注釋瞭龍獻圖的詩作。在前言中,以龍獻圖的生平及交遊為切入點,對其詩作從三個層麵進行瞭解析:一是從四個方麵分析龍獻圖詩歌的思想內容;二是以“平淡自然”、“抒寫性靈”、“自描技法”、“詩歌的組閤藝術”為四個支點來剖析龍獻圖詩歌的藝術特色;三是龍獻圖詩歌的得失及地位。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其“激活”瞭被塵封的經典。它不僅僅是搬運和復刻,更像是一種現代語境下的“再闡釋”,讓古老的智慧重新煥發齣與當代生活對話的可能性。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發現一些與當下社會現象或個人睏惑相呼應的觀點,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和共鳴。這種經典與現代的對話能力,恰恰是優秀整理本的核心魅力所在。它讓我不再覺得這些曆史文獻是遙不可及的故紙堆,而是鮮活的、可以隨時提供啓發和慰藉的精神資源。每一次翻開,都像是在進行一次與古人思想的跨時空交流,受益匪淺。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典與現代的完美融閤,初拿到手時,指尖觸及封麵的紋理,便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紙張的選擇也十分考究,墨色在上麵印得清晰又不失溫潤,翻閱起來是種享受。我特彆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字體排版的考究,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透著一股文人雅士的格調。裝幀的工藝,尤其是綫裝或精裝部分的製作,都顯得非常紮實耐用,讓人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這種對物理形態的重視,無疑提升瞭閱讀的儀式感,讓我在麵對這些經典文字時,能更快地沉浸到那個特定的曆史氛圍中去,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信息的接收層麵。這種細緻入微的打磨,體現瞭齣版方對這部作品應有的敬意。
评分初讀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嚴謹性。作者(或整理者)的考據功夫令人嘆服,大量的注釋和旁徵博引,如同為讀者鋪設瞭一條通往原著深層意蘊的階梯。很多晦澀難懂的典故和詞語,經過細緻的梳理和白話的闡釋,變得清晰易懂,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卻絲毫沒有損害原著的學術價值。我尤其欣賞那些對版本異同的細緻比對,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使得這部整理本的可靠性大大增強,對於嚴肅的研究者或希望深入探究文本源流的讀者來說,這簡直是福音。它不是簡單地“翻譯”或“解釋”,而是真正地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理解框架,讓讀者能帶著更廣闊的知識背景去欣賞原著的精妙之處。
评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對於我個人而言,帶來瞭一種久違的“慢讀”體驗。在這個信息爆炸、追求速成的時代,它強迫我放慢腳步,去品味每一個字斟句酌的力度。雖然主題可能涉及宏大敘事或精微哲思,但作者(或編者)的敘述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既有娓娓道來的從容,又不失邏輯的緊湊。讀到某些段落時,那種文采斐然、氣韻生動的筆觸,仿佛能透過文字將我帶到那個特定時空的場景之中,耳畔似乎都能聽到曆史的迴響。這種閱讀體驗,更接近於與一位智者進行深入的對話,需要投入心神去捕捉字裏行間流淌的情感和思想的暗流,而非走馬觀花式的瀏覽。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結構安排,顯示齣編纂者極高的智慧。清晰的分章、閤理的過渡,使得原本可能略顯龐雜的材料得以井然有序地呈現。特彆是對一些跨越時間或主題的論述,編者采用瞭巧妙的編排方式,使得原本鬆散的知識點能夠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結構上的優化,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連貫性和邏輯性。我發現自己可以很自然地在不同章節間進行跳轉和迴顧,而不會産生迷失感。這種精心的結構設計,無疑是為讀者構建瞭一個清晰的知識地圖,讓我在探索復雜文本時,總能找到可靠的參照點,極大地提高瞭學習和理解的效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