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閤錢锺書的生平、著作,以及作者與其多年交往論學的過程,嘗試解讀錢锺書的生活世界和學術世界。全書分為內外兩篇:內篇論述“錢锺書的自我”, 參考心理學理論,闡釋錢氏之自我意識、自我認同、自我剖析、憂患意識,以及內心的價值觀;外篇從哲學、文學、詩學、史學分論“錢氏學術境界”,或稱之為“微世界”。作者以史傢筆法,探究錢氏其人其學,深度與立體地揭示瞭一代學人錢锺書的精神世界與學術思想。
##比附心理人格分析云云故不足论,但内外两编,一论其人,一论其学,读来会发现钱锺书先生的文化观念是沟通学术与生活两面的,或者说他本就无所谓区分学术与生活。根本上,钱先生是视文化为本位,早熟、聪慧、洞察、深刻,自然涵养了学人冷眼一切的文化以外的逐名争利的现实闹剧。而也正因文化本位,使得他在生活中养成了极度自尊的个人主义,亦或谓对敏感于文化的人的绝对尊重。这些是他的立世原则,亦是俗世指摘的标靶。汪氏的语言或显啰嗦,但累年交往而生的特有的同情的理解,使得其发论常有通达的认识。第七章尤佳,想钱氏二十识见与博览,自省不觉发汗。钱氏讲理论,亦致力沟通中外古今,物物而不物于物,今之学人尤足当鉴。
评分##台湾学者汪荣祖先生关于钱钟书研究的一本新书,通过对于钱钟书生平和作品的梳理,并结合作者本人跟钱的交往经历,从自我与微世界这两个层面,展开对于钱钟书的论述分析。这两个层面中,前者主要基于心理学方法展开,探讨钱的自我认同、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后者主要基于文本分析和中西比较分析的方法展开,探讨钱的学术与精神文化世界。全书的论述,交融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又始终从一手材料出发,论从史出而非以论先行。无论是全新的研究视角,还是对于史料的诸多有新意的解读,都让人印象深刻。值得推荐。
评分##用现代心理学的方式探究「古人」是有益的尝试,不过用的多了就往往失于求之太深。除此之外,本书介绍的钱氏夫妇的生平概观与出处细节,确值一观。
评分##在这段日子里带给我很多慰藉。
评分##前半部分是钱钟书的心理史学分析,后半部分是运用史学理论对钱钟书思想的阐发
评分##方法尚可,与其写陈寅恪一样,重在学术评论,非人物杂传。
评分##一大半内容是介绍钱钟书作品中的内容,关于钱钟书生活的内容不多,且基本没新的材料
评分##前半部分是钱钟书的心理史学分析,后半部分是运用史学理论对钱钟书思想的阐发
评分##对熟悉钱先生其人其书的读者来说,此书无多惊喜,真不如影印书信并加注释来得好。前三个微世界,把钱说复述一番,亦步亦趋,特别乏味,史学本色当行,才有点自家研究心得。汪先生为钱先生做的辩护,大体可从。当年范旭仑的批评之处,好像都修改过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