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的陳嘉映,在臨近畢業之前的春天,用兩個月的時間遊曆瞭大半個中國。期間他寫下25封給親友的書信,後來編成瞭這部《旅行人信劄》。
沒有對塵世幸福的渴望,隻有對塵世幸福的欣賞;樂人之樂,而自己仍然抱定獻身於某項事業的決心。易初變道君子所鄙,雖然年華流逝,幾無所成,許多蠢動已經平息,而這種深心的衝動卻依然飽滿。這萬裏之遊,吃住最差的,欣賞最美的,孕育最高的。
——第11封信,發自肇慶天柱閣
當江風吹進舷窗,卻有一種憂鬱感;像什麼呢?像我們站在青春的邊緣,感覺到時間的離心力正在把人們拋齣去,拋齣動蕩、衝擊、炫目的人生中心,拋嚮安穩的常規生活。就是那種即將寂靜下來的惜彆之情吧。
——第25封信,發自滬青海航
##你终于闪耀了吗? 我旅途的终点
评分##“人生在世,究竟脱不开这个烦。而烦之为烦,就因为人生总不是个定型的局面。今日了悟了,明朝复又执迷;或竟不如说,不着迷就没有了悟。人生之谜因此就不似一个方程,求出了根就可以摆在那里。思领悟在,并不断领悟在;思跳不到存在之外去作结论,反倒执意寓形宇内,寓身于万象,从而把万象保持在真如境界之中。”摘抄了太多。看一看八十年代的中国以及陈老师的心胸。
评分##旅行应该也是内心的探索。最喜欢最后一段走马灯式的回顾~
评分是家书,也是旅行游记。跟随嘉映老师乘坐绿皮火车游历四方,看他将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想信笔挥洒。时而有家常絮语般的温热气息,时而又透着俏皮——“有知识的就该受欺负”。细腻描绘市井众生的生活褶皱,而那些思考在语言的灵动跳跃中,展现出澄澈与明朗。
评分##旅途中给家人的书信,过于散碎,不太读得下去。
评分##不错的游记,有观察,有思考这个。
评分##第一次读到是2005年,二十年过去了,陈老师写这些信时29岁,现在都73了。这些文字在世间走过了几十年。我很喜欢这本书,为此开了一个新的系列叫光源,出一些对我如光源一般存在的书。《信札》也写到我的家乡,只是他走到时我还没出生。
评分##旅途中给家人的书信,过于散碎,不太读得下去。
评分##你终于闪耀了吗? 我旅途的终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