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建築學科的創始者、亞洲建築研究的先驅性人物伊東忠太的中國建築手繪筆記。
★四色印刷,900餘幅手繪圖片記錄中國古代建築以及風土人情,圖像細緻入微、精美豐富。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四川重慶、湖北湖南、貴州雲南,120年前的中國,你傢鄉的樣子。
本書是對伊東忠太1902年4月至次年6月在中國進行曆訪調查時所保存的5冊野外筆記原書進行瞭拍攝、整理、附加圖注以及解說等編纂而成。900餘幅手繪圖片,包含建築文物、風俗古跡,其中大部分為彩圖。其中所繪建築,因戰亂及自然災難,有的已損毀,有的已不復舊時模樣,伊東忠太的手繪筆記是中國建築文物難得的曆史記錄。
##我看了,我又仿佛没看过...虽然手帐画图蛮好看的,但是文字部分真的是为了让人看懂这本书的吗???
评分##《手绘天朝》——只有怀着中国的乡愁,才有这样的画,这样的壮行。百年以后,山川不改,改变的只是人的痕迹,有时想想,还是让人神往不已。之后作者又陆续来过中国多次,不知是否还有如此况味?没有将随行札记译出,确有偷懒的成分。
评分##而今携此书旅行应该会很有意思
评分##希望能把画中的注释翻译了
评分##《手绘天朝:遗失在日本的中国建筑史》是近代日本建筑学创始人、亚洲建筑研究先驱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野外考察手绘笔记。作者1902年4月至1903年6月在中国游历、探访、调查,行迹遍及中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实景手绘了900余幅彩色、黑白图片,呈现了120年前中国古代建筑和风土人情最真实的样子。同时,本书在作者原笔记的基础上,根据作者日记及相关著述等资料附注了手绘图片的相关说明,使其所呈现的价值不仅之于建筑史而且更有了社会学的意义。
评分##最好看的是封面,里面内容就是带图的日记,日记内容没有翻译,但加了简短注释。
评分##大差不差是对“清国”的大开本的缩印翻译了,印刷质量是不错的,每卷开头的解释也算得体。但是很奇怪的是只翻译了每页Note下面的补记,却没有对正文进行解释。我其实喜欢伊东在进入汉中以后一路到四川湖北等长江流域的经历。大概在华北的时候那些建筑史上的正典过于隆重(比如令他半癫狂的应县木塔以及对于他的法隆寺研究至关重要的云冈),令人感觉不到真实的“周边环境”之存在。另外日本到底是有多喜欢おやじの背中这种标题。好像每个父亲都没有正脸似的(不是)。根据注释,有点想看竹添进一郎的《栈云峡雨日记》。
评分##有感于学者的赤诚,但当时同路之人多为侵略搜集情报,文明盛景旋遭毁弃,叹息
评分##伊东忠太《中国纪行》的绘图版。建筑平面细部,佛像,当地居民,风景,知府笔谈,对联,乃至自画像都有。许多已经消失的人和物都能在图片里寻获,这算是作者对中国一个很大的贡献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