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文字為業

我以文字為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厄休拉·勒古恩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 言001
????演讲、杂谈与随笔
操作说明013
那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020
类型:一个只有法国人会爱的词023
“实际上不存在之物”:论幻想文学,
并致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034
一则回复,来自天仓五,通过安塞波传送042
书中的野兽051
发明语言066
如何读一首诗:《灰母鹅与灰公鹅》076
为大卫·亨赛尔送给皇家艺术学院的展品而作081
论严肃文学083
引我超越思想086
住在一件艺术品中093
保持清醒116
伟大自然的丰盛主菜131
女人所知道的141
消失的祖母152
向弗吉尼亚·伍尔夫学习科幻写作164
书之死166
勒古恩的假设178
编故事182
自由192
????书籍导读与作者评论
一部非常好的美国小说:H. L.戴维斯的
《蜂蜜之角》199
菲利浦·K.迪克:《高堡奇人》206
赫胥黎的苦旅217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索拉里斯星》225
乔治·麦克唐纳:《公主与哥布林》232
可能性的狂风:冯达·麦金泰尔的《梦蛇》235
写对了:查尔斯·L.麦克尼科尔斯的《疯狂天气》241
评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250
尊严的榜样:对若泽·萨拉马戈作品的思考253
阿卡迪·斯特鲁伽茨基与鲍里斯·斯特鲁伽茨基:
《路边野餐》277
杰克·万斯:《帕奥诸语言》283
H. G.威尔斯:《月球上的第一批人》289
H. G.威尔斯:《时间机器》299
威尔斯的大千世界308
????书 评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道德困境》32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洪水之年》33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石床垫》338
J. G.巴拉德:《天国来临》343
罗伯托·波拉尼奥:《佩恩先生》348
T. C.博伊尔:《当杀戮完成》352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书之人》356
伊塔洛·卡尔维诺:《宇宙奇趣全集》361
玛格丽特·贾布尔:《海女郎》368
卡罗尔·艾姆什维勒:《莱多伊特》373
艾伦·加纳:《骨地》382
肯特·哈鲁夫:《祝福》387
肯特·哈鲁夫:《晚风如诉》392
托芙·扬松:《真诚的骗子》397
芭芭拉·金索沃:《迁徙路线》401
李昌来:《在这样辽阔的大海上》407
多丽丝·莱辛:《裂缝》411
唐娜·莱昂:《受苦的小孩》416
扬·马特尔:《葡萄牙的高山》420
柴纳·米耶维:《大使镇》424
柴纳·米耶维:《一次爆炸的三个瞬间》 429
大卫·米切尔:《骨钟》434
简·莫里斯:《哈弗》 440
大塚朱丽:《阁楼里的佛》 447
萨曼·鲁西迪:《佛罗伦萨的神女》452
萨曼·鲁西迪:《两年八个月又二十八夜》 459
若泽·萨拉马戈:《从地上站起来》 466
若泽·萨拉马戈:《天窗》 472
西尔维亚·汤森·华纳:《多塞特故事集》 477
舟·沃顿:《我不属于他们》482
珍妮特·温森特:《石神》 487
斯蒂芬·茨威格:《幻梦迷离》 491
????作家周记
看见兔子的希望 499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厄休拉·勒古恩是當代美國文壇的傳奇人物,也是人文精神當仁不讓的守門人,《我以文字為業》是勒古恩的非虛構選集,收錄瞭她從2000年到2016年一係列關於人生和文學的文章,共67篇短文加1篇手記,主要分為演講、散文與評論文章。

誠如勒古恩所說,“我以文字為業”,在本書中,她暢談自己的文學觀念,深度關切文學在當今世界的位置,以及我們時代的閱讀狀況,具體剖析阿特伍德、波拉尼奧、卡爾維諾、薩拉馬戈等前輩作傢及當代大傢的代錶作品,展現當代小說的深度與廣度,將自己的閱讀與經驗、寫作與思考和盤托齣,呈現瞭一幅極為珍貴的思想畫像與文學自傳,同時一部無與倫比的私人科幻文學史與女性文學史。與此同時,她也通過文學的鏡頭,為我們提供瞭一種探索周圍世界的可能視角。

編輯推薦

幻想小說傢厄休拉·勒古恩難得一見的非虛構閤集——作為“科幻新浪潮”時期當之無愧的頂流,勒古恩以“地海傳奇”“海恩宇宙”係列聞名於世;但少有人知的是,她還幾十年如一日地進行書評創作與公開演講,縱談文學現狀,教導我們如何閱讀、如何思考,以一位公共知識分子的姿態進行言說和創作:

“我們都需要學習如何發明我們的生活、如何虛構、如何想象。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被彆人所發明和虛構。”

“艱難的時代要來瞭,在那樣的時代裏,我們將會需要另一些作傢的聲音,他們能夠看到與我們當下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夠穿過我們飽受恐懼之苦的社會,穿過其對技術的癡迷,去看到其他生存道路,甚至能夠想象希望的真正土壤。我們將會需要能夠記住自由的作傢——詩人,富有遠見的人——能夠把握一種更大現實的現實主義者。”

閱讀 寫作 批評 行動 一部勒古恩“思想自傳”—— 在六十八篇文章中,勒古恩以極大的篇幅迴顧瞭那些曾給她啓發的作者,其中不乏通常被認為是嚴肅文學代錶的伍爾夫與博爾赫斯,也包括在世時從未得到公正對待的同代人菲利普·迪剋;既可追溯到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也有關注並不肯以科幻作傢自居的當代巨匠阿特伍德和她的《洪水之年》。

以及,她從小成長的房子:

“我不知道我們所住的梅貝剋房子可以跟什麼樣的小說相比較,但那部小說應該有黑暗和耀眼的光,它的美應該來自其真誠、大膽、彆齣心裁的結構,來自其靈魂與心智的親切與慷慨,並且應該同樣擁有幻想和奇異的元素。……或許我關於小說應該是什麼樣的理解,歸根結底,很多都是從住在那樣一座房子中裏學到的。如果的確如此,那麼或許我一生都在努力用文字在自己周遭重建那座房子。”

“科幻”作為一種類型:一部私人科幻文學史—— 在並不遙遠的二十世紀,“科幻”仍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小報文學,勒古恩為“類型”正名,雄辯地指齣:

“文學是指全部現存的書寫藝術。所有的小說都屬於文學。”

在她的書單中,既有《時間機器》《高堡奇人》《索拉裏斯星》這樣的科幻經典,也有《阿弗小傳》《日瓦戈醫生》《佛羅倫薩的神女》這樣的嚴肅文學,更重新挖掘瞭《夢蛇》這類險些被不公正地遺忘的、真正的先驅之作。通過這份書單和勒古恩的精彩導讀,我們不僅可以一窺科幻小說堂奧,更可獲得一種更加深邃、厚重的曆史視野。

“科幻教母”的女性主義教科書——女人知道什麼?那時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是誰盜用瞭祖母的名義與人生?

“我們在黑暗中住得夠久瞭。我們有同樣的權利要求陽光,要求學習和教授理性、科學、藝術,以及所有一切。女人們,讓我們走齣地下室,走齣廚房和育兒室,整座房子都是我們的房子。男人們,輪到你們學習如何住在你們看上去如此害怕的黑暗地下室中,住在廚房和育兒室中瞭。當你住進去之後,來吧,讓我們談一談,所有人一起圍坐爐邊,在起居室裏,在我們共同的房子裏。我們有太多東西要告訴彼此,有太多東西要互相學習。”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