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見證古代晚期地中海世界的滄桑巨變。
★古典文明何以分裂為迥異的信仰天主教的西歐、信仰東正教的拜占庭以及信仰伊斯蘭教的東方的。
★插圖華麗,全彩印刷,130幅圖片。
【媒體推薦】
彼得·布朗優雅而令人深思的文字得到瞭常常鮮為人知的插圖的支持……一本優雅與學術性兼備的著作。
——《泰晤士報文學增 刊》
他在錶達為什麼某些事會讓古代的男男女女如此著迷這一問題上擁有現在寫作的學者們難以匹敵的技巧……具有學術性、啓發性且圖文並茂。
——《今日曆史》
敏銳、令人深思、博學……充滿瞭生動的圖像和公正的熱情。
——《星期日泰晤士報》
這部詳細而優美的敘述中有大量知識和思考。
——《旁觀者》
極好的……我很久沒有如此喜歡一部曆史作品瞭。
——菲利普·湯因比,《觀察傢報》
【內容簡介】
《古代晚期的世界》是一部關於社會和文化變化的卓越研究,它解釋瞭從約公元3世紀到公元750年之間的古代晚期世界與“古典文明”有哪些不同,原因何在。正如作者所證明的那樣,這幾個世紀是根深蒂固的古代製度永遠消失的時期:476年,羅馬帝國從西歐消失瞭;655年,波斯帝國從近東消 失瞭。普林斯頓大學曆史學教授彼得·布朗研究瞭這一時期的劇變以及人們對這些變化的反應。在他的論述中,這一時期也是驚人的新開始,界定瞭基督教對歐洲和伊斯蘭教對近東的深遠影響。世界曆史上的一個關鍵問題的答案由此浮現:公元200年左右異常同質的地中海世界是如何分成瞭中世紀時天主教的西歐、東正教的拜占庭和伊斯蘭教的東方這三個相互疏遠的社會的。在這一點上,古代晚期發生的變化仍在影響著我們今天的世界。
##还可以
评分##还可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公元200年前后的古典社会有着稳定的边界。但这个社会却远远不是停滞不前的。在希腊世界,古典传统已经存续了700多年。希腊文化创造力在雅典的初次爆发,不应蒙蔽我们的眼光,让我们对自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以来,希腊文化如何安定下来以自己的节奏存续视而不见。这种节奏如素歌一般,既延绵持久又精致细微,还耐心重复。在公元2世纪已经发生过一场激动人心的文艺复兴。到了2世纪末、3世纪初,希腊文化也得到了集成,它构成了贯穿中世纪的古典传统的基石。百科全书,医学、自然科学与天文学手册,这些在此后1500年里所有的拉丁、拜占庭和阿拉伯有教养人士都将参考的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编篡的。在希腊世界中一直延续到中世纪结束的文学品味和政治态度,也首先形成于安敦尼时代:15世纪的拜占庭士绅仍然使用一种艰涩深奥的阿提卡希腊语
评分##公元200年前后的古典社会有着稳定的边界。但这个社会却远远不是停滞不前的。在希腊世界,古典传统已经存续了700多年。希腊文化创造力在雅典的初次爆发,不应蒙蔽我们的眼光,让我们对自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以来,希腊文化如何安定下来以自己的节奏存续视而不见。这种节奏如素歌一般,既延绵持久又精致细微,还耐心重复。在公元2世纪已经发生过一场激动人心的文艺复兴。到了2世纪末、3世纪初,希腊文化也得到了集成,它构成了贯穿中世纪的古典传统的基石。百科全书,医学、自然科学与天文学手册,这些在此后1500年里所有的拉丁、拜占庭和阿拉伯有教养人士都将参考的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编篡的。在希腊世界中一直延续到中世纪结束的文学品味和政治态度,也首先形成于安敦尼时代:15世纪的拜占庭士绅仍然使用一种艰涩深奥的阿提卡希腊语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