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八月

漫長的八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迪利普·希羅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引 言
第一章 当时髦先生遇上圣雄甘地
第二章 甘地的原罪:将宗教注入政治
第三章 “两个民族”理论:分治前奏
第四章 不断高涨的暴力浪潮
第五章 浴血而生
第六章 战争中的双胞胎
第七章 渐行渐远
第八章 尼赫鲁的“前进政策”:走得太远了
第九章 夏斯特里的最高命令:巴基斯坦噩梦成真
第十章 英迪拉·甘地扼杀两个民族理论
第十一章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西巴基斯坦的救星
第十二章 伊斯兰分子、发展原子弹的齐亚·哈克
第十三章 拉吉夫—贝娜齐尔的友好关系结束
第十四章 核俱乐部大门轰然倒塌
第十五章 穆沙拉夫在美国的压力下低头
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的核武双胞胎
第十七章 曼莫汉·辛格变化多端的对话者
第十八章 争夺喀布尔
第十九章 共享文化,商业兴起
第二十章 概述与结论
结语
特别推荐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漫長的八月》是第一部關於印巴之爭這個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最棘手的衝突之一的權威曆史著作。

1947年8月,英屬印度分裂為獨立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時,正值集體大屠殺,一方是印度教教徒和锡剋教徒,另一方是穆斯林,超過75萬人被屠殺,1200萬人逃離傢園越過新邊境尋求庇護。然而,那個8月似乎至今仍未結束。

在《漫長的八月》中,著名曆史學傢迪利普•希羅對印巴關係進行瞭引人入勝的描述,追溯瞭導緻次大陸分裂的裏程碑式事件,以及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間有爭議關係的演變。而且時至今日,爭端仍難以得到閤理的解決,剋什米爾控製綫仍是世界上防禦最嚴的邊境。

自分治以來,印巴之間發生瞭幾次嚴重的危機,包括1971年東巴基斯坦宣布獨立,成立孟加拉國;以及印巴雙方獲得核武器,導緻1999年和2002年幾乎不可避免的對抗。希羅不僅記錄瞭印巴兩國與美國及蘇聯的關係,還記錄瞭他們與中國、以色列和阿富汗的關係,充分證明瞭印巴衝突的地緣政治重要性。

這些綫索,在希羅的筆下編織成瞭清晰的敘事,充滿瞭豐富多彩的領導人傳記,對戰爭、聳人聽聞的暗殺、侵犯人權之舉的生動描述,也穿插著像闆球比賽、電影、電視劇這樣的文化符號,是將印巴之間關係第一次放大觀察的勇敢嘗試。

“本書對於分治的曆史及其影響敘述得清晰明瞭……一段復雜的曆史就這樣在希羅先生筆下娓娓道來,可讀性很強……按時間脈絡冷靜地展開,極好地呈現瞭這個存在激烈爭論的話題的來龍去脈。”

——《經濟學人》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评分

不太确定中间涉及六十年代“藏”部分以及“中”的角色的内容是否有所顺应改动,但整体仍用概览式的视角回望了这个区域曾经存在、持续进行、未来潜在的问题。有许多已知的事实,让人熟悉的事件和对抗;也同样有许多之前不太了解的信息,比如对各种看似无关事件的串联以及“不止是双方”之外的各种角力。“一有缓和迹象,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违规行为有所增加”;作者的梳理阐释了这种“无解”循环的根源;而尽可能在叙述上保持平衡和客观,对于这个主题也拥有很大的挑战。完成得比想象中顺利,大概也就符合了对本书最浅显的期待。【2023 #135】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