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釋“漢魏革命”的意義,從曆史書寫的多重束縛中解放“風景”。
在曆代的曆史書寫中,曹操如何由“功臣”變成“反賊”?
獻帝如何由曹魏權力來源正當性的象徵,
轉而成為戲劇化的悲劇形象,被獻祭於這場遲到的“復仇”?
【內容簡介】
魏晉禪代之後,雖然西晉官方仍以曹魏為正統,情況卻開始起瞭變化。陳壽《三國誌》將魏、蜀、吳三國並置卻為朝野精英所接受,本身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西晉滅吳完成南北統一,又為孫吳時代以敵國立場寫下的諸多傳聞之辭提供瞭流通舞颱,使其逐漸進入主流視野。至永嘉南渡,在建康精英對中州往昔的頻頻迴顧中,形勢終至徹底倒轉。習鑿齒《漢晉春鞦》發其端,範曄《後漢書》定其讞,我們目睹瞭曹魏王權在曆史書寫中的跌落;獻帝本人則以一種戲劇化的悲劇形象,被獻祭於這場遲到的“復仇”。
本書圍繞“漢魏革命”和“北魏墓誌”兩大主題,對3—6世紀的中國史進行瞭多層次的探索。所謂“帶獻帝去旅行”,焦點並非獻帝劉協個人的旅行體驗,而是旅程本身的路徑與風景。作者遊走於文本的“錶”“裏”“內”“外”之間,力圖從曆史書寫的多重束縛中解放“風景”,重現“盲音”。
【編輯推薦】
東漢時期,皇帝、外戚、宦官和士大夫四大勢力之間的反復對抗和衝突是曆史的主綫,最終以一場戲劇性的“獻帝禪讓”完成瞭王權更替。作者徐衝教授對於傳統曆史書寫中“漢魏革命”的解讀,猶如一把冷靜的手術刀,層層剝離,直抵其曆史邏輯的核心;又像一柱從曆史盡頭迴打的探照燈,激活史料,帶領讀者重新發現“漢魏革命”的意義,已遠不止於易姓換代,更意味著整體政治秩序和國傢理念的轉換。
對於中古史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墓誌史料的分析,本書通過作者細膩的筆觸和分析,帶領讀者迴訪曆史現場,展現中國中古社會的獨特景觀。
##《带献帝去旅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巡礼,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在献帝的旅行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伟大。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历史,发现其中的智慧与启示。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与感悟,仿佛与献帝一同经历了那些风风雨雨。它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通过《带献帝去旅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和力量,它让人敬畏,也让人充满希望。
评分##这本书以献帝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气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评分##跟随献帝去旅行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热爱,想要一探究竟其中的奥秘与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