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著名漢學傢芮樂偉·韓森名作《絲綢之路新史》的全新增補版本,新附原書所涉簡帛文獻原文,另增與元朝中外交通史相關的章節。引入草原絲綢之路的概念,豐富瞭絲綢之路的內涵;在時間維度上,將對絲綢之路的討論下溯至14世紀;在地域範圍上,將絲綢之路的起點嚮東拓展至北京。
◎絲綢之路不僅是連接歐亞大陸的貿易通道,也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翻閱絲綢之路的曆史,便如同踏上瞭一段充滿冒險與發現的旅程。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以近年來豐富的齣土史料為落腳點,一起見證茫茫沙海中的輝煌與變遷,感受那些被時間遺忘的角落所蘊藏的無限魅力。《從敦煌到撒馬爾罕》,願這段旅程能帶你重新認識絲綢之路。
【內容簡介】
在世界曆史上,絲綢之路是一個著名符號。那它實際上是什麼樣子的?人們對它的想象一般是這樣一幅朦朧景象: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穿行於塵土飛揚的沙漠中,在中國與羅馬之間絡繹不絕。但本書將要為你揭曉:現實的情況與此大相徑庭,而且比這幅景象有趣得多。
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發現,綜閤中、英、法、德、日、俄六種語言的前沿研究成果,並在上一版的基礎上增加瞭數十種第一手文獻材料。這些文獻材料涉及多種古代語言,有古代中國僧人和現代探險傢的迴憶錄、古代女性寫的信件、法律契約、宗教贊美詩等。《從敦煌到撒馬爾罕》有更高的學術價值、更膾炙人口的故事,也讓讀者更貼近古代絲路的方方麵麵,親身感知絲綢之路的真實麵貌。
【重磅推薦】
絲綢之路是一條傳說中在中古時期橫穿歐亞大陸中心的商路,韓森的這部著作是對這個話題兼具可讀性與可靠性的曆史描述。作者在原始文獻和優秀學術成果的基礎上,使用大量一手田野調查資料,並對館藏文物展開廣泛研究,豐富瞭她的敘述。本書插圖精美,前所未有地生動展現瞭在亞洲大陸綠洲間行走的商人與馱獸,他們運載著商品、思想、藝術、音樂和宗教。
──梅維恒(Victor H. Mair)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係教授、敦煌學專傢
這本書語言生動易讀,同時內容非常豐富、前沿。從各方麵來說都非常成功。
──魏義天(Etienne de la Vaissière)
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學院中亞中古社會史教授
人們傳統上對絲綢之路的印象是“筆直而通暢”,韓森顛覆瞭這個印象,也顛覆瞭絲綢是絲路上最重要物品的觀念。相反,她詳細展現瞭多個綠洲城鎮的生活、曆史與文化,讓我們瞭解使用中文、俄語、日語及其他語種寫作的學者的研究成果。她完成瞭一項盛舉。
──吳芳思(Frances Wood)
大英圖書館中文典藏部前主任、國際敦煌項目指導委員會成員
在2013年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ICAS)上,本作被公認為亞洲人文教育領域的最佳新書。這真是一個不小的贊譽,我十分贊同。事實上,對於任何教授絲綢之路(或亞洲曆史、世界曆史)的人來說,這個包含大量珍貴原始資料的新版本絕對是一大福音。不僅因為這本書文筆優美,令人信服地概述瞭亞洲內部的曆史,更重要的是,它將人文學科中激動人心的核心發現也融入敘述中瞭。
──艾宏展(Johan Elverskog)
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宗教研究係教授兼係主任
##一部丝绸之路之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也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值得阅读
评分##汗青堂002恢复出版打卡,还买了三本该系列,但读完后不准备再买了。书中有一些惯性的西方视角偏见但不多。虽然章节是按照每一个古国的遗存来划分的,但是观点极为分散,一切都显得堆砌,条理性不足。可贵之处在于书中存在大量的地图供读者观看,同时在书中留存了大量原始史料,似乎是西方注史的好习惯。最厌恶的一点是书中掺杂了如此多的臆断。现在国内一些学院派新人作者毕业后会写一些通俗历史读物,他们中有人也采纳了这种方法,的确是不错的现象。
评分18年就翻译好了,终于要出了
评分##本书以玄奘西行取经为隐线,讲述了从敦煌到撒马尔罕的风土人情、商贸往来等。这条广阔无垠、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曾在语言、文化和宗教的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书中的内容是对丝绸之路兼具可读性和可靠性的历史描述。 先读了楼兰一章。至今,我们不知道楼兰城为什么被废弃,读相关史书时,仿佛还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 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漠,绚丽的落日悬在天边,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缓缓而行,阵阵驼玲声中,巍峨的楼兰城越来越近,那里有久别的家人,有温暖的灯光,还有能歌善舞的楼兰姑娘。
评分##远在现代词典与语言教科书诞生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各民族的交汇之处,丝绸之路一直是语言交流的场所。佛教徒希望把原本用梵语表达的复杂深刻的佛理翻译出来传达给信众,因此他们对语言教学最为热心。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龟兹是个繁荣的绿洲,它在语言方面比丝路其他地方更有优势,因为当地的龟兹语和梵语同属印欧语系。龟兹自然成了佛教进入中原的门户。龟兹绿洲也让僧人有机会见到操着各种语言来到这里的旅行者,因为当时的龟兹是丝路北道最大、最繁荣的地区,只有高昌能与之匹敌。最有名的龟兹人是鸠摩罗什。他是把梵语佛经译成通顺易懂的汉语的第一人,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由他主持的译经团队把大约三百种佛经从梵语译成了汉语,包括著名的《妙法莲华经》。鸠摩罗掌握了母语龟兹语,以及梵语、犍陀罗语,可能会焉耆语和粟特语。
评分##本书以玄奘西行取经为隐线,讲述了从敦煌到撒马尔罕的风土人情、商贸往来等。这条广阔无垠、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曾在语言、文化和宗教的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远在现代词典与语言教科书诞生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各民族的交汇之处,丝绸之路一直是语言交流的场所。佛教徒希望把原本用梵语表达的复杂深刻的佛理翻译出来传达给信众,因此他们对语言教学最为热心。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龟兹是个繁荣的绿洲,它在语言方面比丝路其他地方更有优势,因为当地的龟兹语和梵语同属印欧语系。龟兹自然成了佛教进入中原的门户。龟兹绿洲也让僧人有机会见到操着各种语言来到这里的旅行者,因为当时的龟兹是丝路北道最大、最繁荣的地区,只有高昌能与之匹敌。最有名的龟兹人是鸠摩罗什。他是把梵语佛经译成通顺易懂的汉语的第一人,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由他主持的译经团队把大约三百种佛经从梵语译成了汉语,包括著名的《妙法莲华经》。鸠摩罗掌握了母语龟兹语,以及梵语、犍陀罗语,可能会焉耆语和粟特语。
评分##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网络,草原丝绸之路,经典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三条线路,主要讲的是经典线路。但是它并不是我们认为的繁忙交易的场所而是自给自足的物物交换而且交换金额很小。中间有一些史实有些问题,比如说西安是十朝古都,但实际上应该是十三朝古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