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神異

形似神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兆光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引言 “同中求异”:寻找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001
上篇 皇权与革命:政治权力的合法性/006
一 皇帝和天皇:“天无二日”还是“共享天下”/011
二 忠诚与叛逆:政治伦理的绝对与相对/023
三 革命与改良:“改朝换代”还是“咸与维新”/033
四 “革命”还是“放伐”:一个初步讨论/043
中篇 郡县与封建:国家形态与社会结构/048
一 成为律令制国家了吗?——日本的双重体制与重层结构/053
二 皇权下县:中国的郡县制与科举制/070
三 从古代日本到近世日本:亲藩、谱代与外样/075
四 走向近代:封建与郡县之利弊?/082
下篇 王权与神佛: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091
一 公家、武家、寺家的三足鼎立:从织田信长火烧延历寺说起/094
二 “皇帝即当今如来”:屈服于政治的中国宗教/103
三 “权门”与“方外”:中日佛教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差异/116
四 怎样走出中世纪?——近代过程中欧洲、日本与中国宗教的位置/128
五 不是结论的结论:中日政治文化中的政教关系基因/138
附录
一 同文同种?还真不一定——读尾藤正英《日本文化的历史》/145
二 中世的日本、朝鲜与大明——读田中健夫《中世对外关系史》/151
三 传统东亚邦交中的“名”与“器”——读周一良译新井白石《折焚柴记》/156
四 作为思想史的政治伦理问题——读丸山真男《忠诚与反叛》/160
五 从古琉球史说起:国境内外与海洋亚洲——读村井章介《古琉球:海洋亚洲的辉煌王国》/164
六 与本书相关的日本史粗略年表/193
后记/19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有些政治文化的傳統,錶麵上未必會在當時直接改變曆史走嚮,不過,它就像基因一樣,終究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曆史之中,給後來試圖改變現狀的人很多暗示,甚至直接影響瞭曆史的選擇。

本書從三個角度討論中日傳統政治文化的結構性差異:上篇《皇權與革命》從曆史上中國不斷“改朝換代”與日本所謂“萬世一係”,來分析傳統中日政治權力閤法性來源與政治權力結構上的差異;中篇《郡縣與封建》指齣傳統中國與日本在中央與地方關係上的差異;下篇《王權與神佛》討論瞭中日兩國在政教關係上的不同。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书由「皇权与革命」、「郡县与封建」、「王权与神佛」三篇中日历史结构性比较论文为主体组成,在复旦文史研究院公号都有发布,附录几篇也在《东京札记》和上海书评中发布过的,通过阅读论文和听讲座也陆续了解过。「皇权与革命」也是作者和渡边浩对话的产物,指出中日政治文化中的三大差异①王权的合法性来源②政治伦理的绝对与相对③易姓放伐与改良的两种不同路径,主要是基于政治文化史的,这也是理解前近代日本政治比较重要的粗线条认识。「郡县与封建」使用了这一思想史的命题解读中日差异,也指出了郡县这一课题在日本近代化中创造直接联系的作用。「王权与神佛」则与第一篇呼应,指出了近代天皇制「出寺入社」的合法性权威建构,这也是明治日本建构之时的特殊性。这三条基于比较的粗线条型线索,也能够给细线条型研究以问题意识启发。

评分

##本书由「皇权与革命」、「郡县与封建」、「王权与神佛」三篇中日历史结构性比较论文为主体组成,在复旦文史研究院公号都有发布,附录几篇也在《东京札记》和上海书评中发布过的,通过阅读论文和听讲座也陆续了解过。「皇权与革命」也是作者和渡边浩对话的产物,指出中日政治文化中的三大差异①王权的合法性来源②政治伦理的绝对与相对③易姓放伐与改良的两种不同路径,主要是基于政治文化史的,这也是理解前近代日本政治比较重要的粗线条认识。「郡县与封建」使用了这一思想史的命题解读中日差异,也指出了郡县这一课题在日本近代化中创造直接联系的作用。「王权与神佛」则与第一篇呼应,指出了近代天皇制「出寺入社」的合法性权威建构,这也是明治日本建构之时的特殊性。这三条基于比较的粗线条型线索,也能够给细线条型研究以问题意识启发。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书由「皇权与革命」、「郡县与封建」、「王权与神佛」三篇中日历史结构性比较论文为主体组成,在复旦文史研究院公号都有发布,附录几篇也在《东京札记》和上海书评中发布过的,通过阅读论文和听讲座也陆续了解过。「皇权与革命」也是作者和渡边浩对话的产物,指出中日政治文化中的三大差异①王权的合法性来源②政治伦理的绝对与相对③易姓放伐与改良的两种不同路径,主要是基于政治文化史的,这也是理解前近代日本政治比较重要的粗线条认识。「郡县与封建」使用了这一思想史的命题解读中日差异,也指出了郡县这一课题在日本近代化中创造直接联系的作用。「王权与神佛」则与第一篇呼应,指出了近代天皇制「出寺入社」的合法性权威建构,这也是明治日本建构之时的特殊性。这三条基于比较的粗线条型线索,也能够给细线条型研究以问题意识启发。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