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以及如何在中東問題上如此糾結?
在地理上與美國相距甚遠的中東為何會對美國的戰略和外交政策産生如此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曆史學傢、前以色列駐美大使邁剋爾•B.奧倫用“權力”“信仰”“幻想”這三個詞解釋瞭這種代價高昂的執著,也講述瞭美國自1776年獨立起與中東的關係。
幾乎從美國獨立的那一刻起,美國商船就因失去英國海軍的保護而屢遭地中海巴巴裏海盜的襲擊。美國政府由組建海軍起,運用軍事、外交、財力來保護美國的商業利益及海外美國公民,進而支持美國宏偉的全球戰略,以於美國更有利的方式重塑中東。
新教傳教士是最早前往中東的人之一,雖然鮮有穆斯林皈依,但傳教士在中東建立瞭眾多美國教育機構,以此支持美國在該地區啓濛和民主化的偉大抱負。
反過來,中東的異域風情、浪漫傳說也通過美國政治傢、商人、士兵、傳教士、探險傢、旅行作傢進入美國文學和公眾認知中,並在美國流行文化中經久不衰,塑造著普通美國人對中東的印象。
作者利用大量政府文件、私人信件以及商人、傳教士和旅行者的迴憶錄,輔以數十張珍貴的曆史圖片,生動詳細地敘述瞭美國200多年來與這個充滿活力和動蕩的地區的互動。
“這是一部裏程碑式著作。它將徹底改變美國人對美國在中東以及其他地區所起作用的看法。本書敘事引人入勝,內容如百科全書般包羅萬象。”
——沃爾特•羅素•米德
“這本書滿足瞭當務之急。美國有史以來一直在參與中東事務,但在奧倫之前,無人如此繪聲繪色地予以全盤記錄。強烈推薦!”
——約翰•劉易斯•加迪斯
##在神话与祛魅之间 应许之地的历史与幻灭
评分##在神话与祛魅之间 应许之地的历史与幻灭
评分2024已读42。由前以色列驻美大使执笔的美国-中东关系史,上启1776独立战争,下至2011中东变局,视野宏阔、立场客观、文笔活泼,深得非虚构写作之精髓。全书标题中的三大关键词,“权力”“信仰”“幻想”,完美呼应国际政治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即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同时揭示了美国中东政策的三重影响因素,即国家安全、道德利益和社会文化。作者指出,美国与中东的交往互动即有建设性的一面(如引进现代教育与卫生系统、推动殖民地解放等),也有破坏性的一面(如掠夺石油资源、支持专制政权、制造军事冲突等),但整体上功大于过。当代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所作所为,无不带有深刻的历史烙印。
评分2024已读42。由前以色列驻美大使执笔的美国-中东关系史,上启1776独立战争,下至2011中东变局,视野宏阔、立场客观、文笔活泼,深得非虚构写作之精髓。全书标题中的三大关键词,“权力”“信仰”“幻想”,完美呼应国际政治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即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同时揭示了美国中东政策的三重影响因素,即国家安全、道德利益和社会文化。作者指出,美国与中东的交往互动即有建设性的一面(如引进现代教育与卫生系统、推动殖民地解放等),也有破坏性的一面(如掠夺石油资源、支持专制政权、制造军事冲突等),但整体上功大于过。当代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所作所为,无不带有深刻的历史烙印。
评分2024已读42。由前以色列驻美大使执笔的美国-中东关系史,上启1776独立战争,下至2011中东变局,视野宏阔、立场客观、文笔活泼,深得非虚构写作之精髓。全书标题中的三大关键词,“权力”“信仰”“幻想”,完美呼应国际政治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即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同时揭示了美国中东政策的三重影响因素,即国家安全、道德利益和社会文化。作者指出,美国与中东的交往互动即有建设性的一面(如引进现代教育与卫生系统、推动殖民地解放等),也有破坏性的一面(如掠夺石油资源、支持专制政权、制造军事冲突等),但整体上功大于过。当代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所作所为,无不带有深刻的历史烙印。
评分##在神话与祛魅之间 应许之地的历史与幻灭
评分 评分 评分##在神话与祛魅之间 应许之地的历史与幻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