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繆爾·皮普斯是誰?
★ 英國現代海軍奠基人
他以海軍官員身份獲得世俗成功,改革海軍製度,為英國後來“海上霸權”奠定基石
★ 日記作傢
他以十捲本日記載入文學史,伍爾夫視其為知己,引人入勝堪稱英國版《浮生六記》
★ 靠自捲實現階層躍升的普通人
從裁縫之子到劍橋畢業生再到海軍大臣,勤勉、野心、務實是他的成功密碼
————————————————
★ 惠特布萊德奬年度圖書,剋萊爾·托馬林的傳記代錶作,廣受贊譽
★ 皮普斯如何從裁縫之子實現階層躍升?他的性欲與真情,權謀與野心,虛榮與恐懼……
★ 王珊珊博士的暢達譯筆帶我們輕快穿越300年前英倫街巷,重見大瘟疫、倫敦大火、國王處決等名場麵
————————————————
【內容簡介】
17世紀是人類思想革命的時代,艾薩剋·牛頓等人開始對周圍的宇宙進行科學研究。與此同時,倫敦一位年輕公務員塞繆爾·皮普斯,以同樣的好奇心觀察他眼裏的宇宙中心——自我。1660年,他以速記法、多種外語為僞裝悄悄開始瞭他極不尋常的日常記錄,他以驚人的坦率、洞察力和生動的文筆描寫自己的野心與私欲、事業成敗、與妻子的情感起伏、不顧廉恥的性冒險與婚外情,以及對國王與宮廷的冷靜評判。這部十年日記多年後成為載入文學史的傑作,揭開瞭皮普斯多麵矛盾的人性與17世紀英國社會史的細節。
在剋萊爾·托馬林的獲奬傳記中,皮普斯的形象更為鮮活、立體:為處決查理一世而歡呼的學童、有門好親戚且雄心勃勃的文員,變身為保王黨、護送查理二世迴國復闢;成為海軍高官大膽改革現代海軍製度,穿越政治紛爭的危險歲月,一度被指控叛國而身陷囹圄,最終平安隱退,與書籍、音樂和友人為伴……這部傳記綜閤罕見資料,刻畫瞭皮普斯在權力、親密關係與個人成長中的復雜麵貌,尤其是他與女人關係這一恒久主題,處理得新穎獨到。托馬林延續她在《簡·奧斯丁傳》等作品中的傳記特色,將曆史語境與人物關係緊密結閤,為這位“日記之父”奉上發人深省又趣味橫生的全景描繪。
————————————————
【媒體評論】
豐富多彩,深思熟慮,令人深感滿意的書。它把我們帶到瞭日記背後,又超越瞭日記本身,也就是說,讀完這本書,我們可以重讀日記並獲得比以前更大的樂趣及更深的理解。
——諾埃爾·馬爾科姆,《旗幟晚報》
性、酗酒、瘟疫、大火、音樂、夫妻矛盾、國王倒颱、公共生活的腐敗和勇氣、戰爭、海軍、公開處決、監禁倫敦塔: 塞繆爾·皮普斯的生活充滿瞭令人無法抗拒的素材,而剋萊爾·托馬林盡其所能都抓住瞭。不容爭辯,栩栩如生,平易近人。
——赫敏·李,《衛報》
他的日記給大多數人帶來的主要樂趣不在於曆史研究麵嚮,而在於那些弱點和怪癖,那是我們自己死都不願暴露的……他的字裏行間,保留著一種既傢常又華貴、既粗糙又優美的氛圍,一個遙遠卻又現代的世界。
——弗吉尼亞·伍爾夫,《論皮普斯》
少有人因“日记”而留名青史,皮普斯1660—1669写日记的9年半是全书重心,占了近一半内容,单是这中间部分就很值得一读了。而开篇却写得意外的好。皮普斯在国内名气不大,但传记本身是蛮有意思的,翻译也流畅。
评分少有人因“日记”而留名青史,皮普斯1660—1669写日记的9年半是全书重心,占了近一半内容,单是这中间部分就很值得一读了。而开篇却写得意外的好。皮普斯在国内名气不大,但传记本身是蛮有意思的,翻译也流畅。
评分##约翰生之后,再添一位英国文学古典人物。他的日记的魅力既是历史的,也是情欲的。克莱尔·托马林最受重视的传记书写,惠特布莱德奖2002年度之书。
评分##约翰生之后,再添一位英国文学古典人物。他的日记的魅力既是历史的,也是情欲的。克莱尔·托马林最受重视的传记书写,惠特布莱德奖2002年度之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少有人因“日记”而留名青史,皮普斯1660—1669写日记的9年半是全书重心,占了近一半内容,单是这中间部分就很值得一读了。而开篇却写得意外的好。皮普斯在国内名气不大,但传记本身是蛮有意思的,翻译也流畅。
评分少有人因“日记”而留名青史,皮普斯1660—1669写日记的9年半是全书重心,占了近一半内容,单是这中间部分就很值得一读了。而开篇却写得意外的好。皮普斯在国内名气不大,但传记本身是蛮有意思的,翻译也流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