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國城市的水與電

晚清中國城市的水與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 李來福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言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目录
第一章 璞尔生家族:天津丹麦家庭的一个典型
第二章 丹麦驻华外交官与领事
第三章 最早来天津的丹麦人
第四章 供职于海关、军界的丹麦人
第五章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中国的经营
第六章 丹麦人的商业与社会活动
第七章 市政工程与丹麦工程师:水、电与交通
第八章 丹麦贸易的促进者
第九章 1900年的战争
第十章 战后新机遇:市政工程的恢复与推进
后继者
征引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丹麥工程師為何在天津挖下水道?如何用電力照亮租界夜晚?

一部聚焦晚清天津丹麥人生活的城市史著作。以近150名丹麥人為對象,從他們維持天津城市供水、電報通信等正常運轉的經曆齣發,展現天津城市由傳統嚮近代的變遷。

以異域之眼迴望天津之發展脈絡,講述僑居在天津的丹麥人和當地民眾 的真實生活故事。

☆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聚焦晚清天津丹麥人生活的城市史、社會史著作,以近150名天津丹麥人的生活為綫索,記錄瞭晚清天津城市從傳統嚮近代轉型的過程。全書從不同身份的丹麥人角度齣發,著重展現他們在燃氣與水電供應、河道開發與維護、鐵路修建等領域的技術貢獻,係統展現瞭丹麥工程師、商人在天津水電基建中的關鍵角色。同時利用大量原始史料,真實記錄瞭天津丹麥人的生活百態,從其日常生活、工作經商、交友度假及與當地民眾、其他外國人之間的互動和相互影響,反映瞭天津城市的社會生活風貌,為我們描繪瞭一段生動的晚清外僑在中國通商口岸的生活史。

☆ 本書亮點

1.一部聚焦晚清天津丹麥人生活的城市史、社會史著作。任雲蘭、任吉東、熊亞平鼎力推薦,並稱其為“一部難得的生動的晚清外僑在中國通商口岸的生活史書”。

2.以近150名天津丹麥人的生活為綫索,記錄瞭天津的近代發展曆程。本書從不同身份的丹麥人角度齣發,有外交官、海關官員、軍人、商人、工程技術人員及其傢屬等,著重展現他們在燃氣與電力供應、河道開發與維護、鐵路修建、自來水供應等方麵的技術貢獻。使讀者得以以異域之眼迴望天津這座城市由傳統到近代的變遷。

3.利用大量曆史細節,展現當年僑居在天津的丹麥人和當地民眾的真實生活。本書以原始檔案為基礎,從丹麥人與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工作等細微角度切入,如工作、經商、度假、交友等,描繪齣晚清時期在天津的丹麥移民及天津人的生活圖景,反映瞭天津城市的社會生活風貌。

4.有關天津丹麥人史料的首次集結齣版,為近代天津城市研究提供瞭寶貴的曆史資料。本書基於存於丹麥國傢檔案館、丹麥外交部檔案館及天津市檔案館等的有關檔案史料,廣泛獲取報紙、前人著述等文獻,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匯集瞭當事人後裔提供的原始資料。依靠這些史料,讀者得以走進曆史人物生活過的真實世界,例如李鴻章對璞爾生的電報綫、勞裏茨•安德森的乾船塢大為贊賞,璞爾生為盛宣懷安裝電燈。

☆ 叢書介紹

大學問•中國城市史研究係列

在城市中發現中國曆史

積極經營、左右逢源的鹽商,維持城市供水、電報通信正常運轉的技術人員,近代工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

這是充滿博弈、混亂和生機的轉摺時代,這是關於近代城市的全景畫捲

為城市寫史,為小人物立傳

目前已齣版:《亦官亦商:明清時期天津的鹽商與社會》《晚清中國城市的水與電:生活在天津的丹麥人,1860—1912》

☆名傢推薦

本書以晚清生活在天津的丹麥人工程師璞爾生傢族為開始,對這一時期在天津工作、生活過的丹麥人分門彆類地進行瞭介紹與研討,包括外交官、海關官員、軍人、商人、工程技術人員及其傢屬,考證瞭各種錯綜復雜的人物關係,盡可能還原當時的曆史場景。雖然這一時期生活在天津的丹麥人為數不多,僅僅150名,但丹麥人對天津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做齣瞭較大貢獻,尤其是在電報和水利工程等方麵。作者從丹麥國傢檔案館、丹麥外交部檔案館以及天津市檔案館等廣泛搜集瞭有關檔案史料,從當時發行的報紙以及前人的著述中獲取瞭大量文獻資料,而當事人的後裔提供的原始資料更為難能可貴,豐富的史料支撐瞭作者的研究。全書敘事性強,人物形象立體生動,是一部難得的生動的晚清外僑在中國通商口岸的生活史書。

——任雲蘭 天津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

作為近代以來外國租界數量最多的中國城市,天津曾生活著數量眾多的外國人,相關著述頗豐,而《晚清中國城市的水與電:生活在天津的丹麥人,1860—1912》無疑是具有新意和獨特研究視角的一部著作。該書論從史齣、考證翔實,以小見大地呈現齣丹麥人參與見證的近代天津城市的發展進程,展現齣在近代天津城市中生活工作的丹麥人的群體狀況,為近代天津城市研究提供瞭寶貴的曆史資料與城市圖景。該書的齣版不僅豐富瞭天津城市史的研究,也為全麵深入地瞭解近代中國城市提供瞭新的觀察角度,擴大瞭研究視野。

無論是該書的作者還是譯者,都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與嚴謹學風。譯者是天津史研究的資深專傢,在翻譯過程中,為瞭有助於讀者閱讀,通過注釋等方式,對該書內容做瞭許多解讀和完善。期待該書早日付梓,以饗讀者。

——任吉東 天津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本書雖非鴻篇巨製,卻有其特色。全書在大量原始檔案的基礎上,以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等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以1860—1912年間生活在天津的一個歐洲人群體——約150名丹麥人為對象,以璞爾生、葛麟瑞、林德等在天津的經曆為主綫,通過對丹麥人在外交、海關、軍事、市政工程等多個領域的工作和社會活動的詳細記錄,凸顯其在天津近代交通、通信、城市供水、河道治理等方麵的開創性貢獻,從一個新的視角展現天津城市由傳統嚮近代的變遷。

本書譯者長期從事天津租界史研究,成果豐碩,治學態度嚴謹,外語功底深厚,故此中譯本行文流暢,語句凝練,令人印象深刻!

——熊亞平 天津社會科學院曆史所研究員

☆編輯推薦

在近代中國,天津是外國租界最多的城市。根據天津海關的統計,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前,生活在天津的外國人有2200人。天津沒有丹麥的租界,但清末在天津居住、生活過的丹麥人有大約150人。

他們大都是丹麥的年輕人,有的剛讀過大學,有的當過兵,便紛紛來到剛剛對外開放的中國。他們有的創業,成立商業公司,有的在清政府的機構或軍隊中供職,有的還在天津結婚成傢。

丹麥人擅長從事技術工作,在天津從傳統走嚮近代的曆史進程中,舉凡現代通信、城市供水、河道治理等領域,都可以看到丹麥人的身影。

從日常生活到社交、工作場景,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全方位地展現瞭丹麥人在天津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真實狀態,為讀者提供瞭一個觀察晚清天津城市中丹麥人和當地人生活的窗口。

用户评价

评分

##丹麦历史学家李来福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他详细研究了150名丹麦人曾经的家园天津(包括大沽)的历史。自1860年天津开埠到清朝灭亡,这些丹麦人在天津定居,一些人爱雇于政府或者商业机构,充当水手、工程师、商人。李来福的这本《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阐明了丹麦人在天津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中国人和其他外国人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讲述了这些移民家庭的生活,明确了这些丹麦人应有的历史地位,重新审视了那段常常被忽视的中国与丹麦的历史关系。

评分

评分

##作者凭热爱翻遍丹麦国家档案馆、天津档案馆,结合当事人后裔的原始资料,还原了一部充满人情味的“19世纪天津外侨生活图鉴”,作为上合峰会“预热”的历史彩蛋再妙手不过了——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早在百年前已“结缘”,与如今上合峰会推动的交通、能源合作形成奇妙呼应!

评分

##????????◡̈ᑋᵉᑊᑊᵒ ᵕ̈ ᑋᵉᑊᑊᵒ ???? 生活就是这样,有点忙,有点苦,有点累,有点烦,也有点喜,有点甜,有点咸,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微笑面对!

评分

评分

##以小见大。

评分

评分

##作者凭热爱翻遍丹麦国家档案馆、天津档案馆,结合当事人后裔的原始资料,还原了一部充满人情味的“19世纪天津外侨生活图鉴”,作为上合峰会“预热”的历史彩蛋再妙手不过了——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早在百年前已“结缘”,与如今上合峰会推动的交通、能源合作形成奇妙呼应!

评分

这本书同该书系再版的另两本书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首先,丹麦是一个小国,将视角聚焦在晚清、丹麦、天津的话,资料不会太多,这也导致书中大量出现也许、可能、好像等推测词,让我读着并不舒服。其次,书中有很多非常绕的话,让人读起来很吃力。再次,不少人名在书中首次出现时,作者并未加上此人的职业介绍,但下文又忽然介绍了这个人,如果能在一开始就介绍,或许更好。同时,作者还提到,天津曾是近150名丹麦人的家园。不知这个数字是如何统计得出的?是晚清时期有这么多丹麦人生活在天津吗?纵观全书,其实更多还是叙述了璞尔生、司徒麟、林德等代表性丹麦人的日常活动。当然,译者的付出值得肯定,不仅为中译本增添了图片,而且给书名新添的“晚清中国的水与电”就很好概括了丹麦人在天津的主要事业:电报、电灯、自来水及海河疏浚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