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傢的文化見解 [Vusions of Culrure]

人類學傢的文化見解 [Vusions of Culrur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傑裏·D.穆爾 著,歐陽敏,鄒喬,王晶晶 譯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文化
  • 社會學
  • 民族誌
  • 文化研究
  • 人類學視角
  • 文化理解
  • 社會文化
  • 跨文化
  • 學術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6257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3848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类学视野译丛
外文名称:Vusions of Culrur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1
正文语种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人類學傢的文化見解》在組織上不同於其他關於人類學理論的課本。首先,我試圖錶現的是這樣一種人類學觀點。它比諸如亞當·庫伯(Adam Kuper)在其關於英國社會人類學傢的傑齣研究中的描述要更為寬泛。其次,作者試圖從當代人類學的發展趨嚮中選取更多的例子,甚至比E.哈奇(Elvin Hatch)在《人與文化的理論》中討論的更多。再次,我嘗試著對每一位人類學傢對於人類學理論的貢獻進行摺中的、非批判的讀解。這僅僅錶明我不會像馬文?哈裏斯(MarVin Harris)在《人類學理論的齣現》中那樣親自鼓吹某種特定的理論。在《人類學傢的文化見解》中討論到的學者既不是假想敵也不是替罪羊。這《人類學傢的文化見解》中討論的每一位人類學傢都具有知識上的價值,他們之所以被納入其中是因為他們的觀點都很重要,並值得被瞭解。
  《人類學傢的文化見解》圍繞著影響現代人類學形成的男女學者展開。其他人類學理論的介紹重視觀點而非人物,但是我相信傳記體的結構更好。觀念不是自己平白生成的,而是在個體的經曆中形成的。當然,某些觀念是普遍地生成的,是公共財産。有機類比法、進化論、社會功能、後現代主義的批評等,凡此種種都曾廣泛流傳。它們並不是哪個偉人的獨立創作。在關於人類學傢理論的解讀中,這些普遍的概念被視作普遍的、基礎,特定的學者將他們的理論結構築於其上。其他的因素和睏難更直接地塑造瞭人類學傢個體的觀念。

精彩書評

  “穆爾的書是對人類學界最偉大的理論傢們的一次簡潔明瞭的迴顧。它對我給本科生開的理論課程來說非常適用。”
  ——J.濛哥馬利·羅珀(美國格林內爾學院)
  “穆爾的書為讀者提供瞭從人類學傢的生平角度來看待文化人類學發展曆程的深刻洞見。”
  ——羅斯瑪麗·康諾弗(美國韋伯州立大學)

目錄

緻謝
導言:人類學是什麼?
第一部分 奠基者
第1章 愛德華·泰勒:文化進化論
第2章 劉易斯·亨利·摩爾根:社會的進化
第3章 弗朗茲·博厄斯:語境中的文化
第4章 埃米爾·塗爾乾:一門關於社會的科學
第二部分 文化的本質
第5章 阿爾弗雷德·剋羅伯:文化的完形
第6章 露絲·本尼迪剋特:文化模式
第7章 愛德華·薩丕爾:文化、語言與個體
第8章 瑪格麗特·米德:個體與文化
第三部分 社會的性質
第9章 馬塞爾·莫斯:原始分類,總體事實
第10章 布洛尼斯洛·馬林諾夫斯基:文化的功能
第11章 A.R.拉德剋利夫—布朗:社會的結構
第12章 愛德華·埃文思—普裏查德:社會人類學,社會曆史
第四部分 進化論、適應論和唯物主義理論
第13章 萊斯利·懷特:進化論浮現
第14章 硃利安·斯圖爾德:文化生態學和多綫進化論
第15章 馬爾文·哈裏斯:文化唯物主義
第16章 埃莉諾·伯剋·裏科剋:女性主義、馬剋思主義與曆史
第五部分 結構、象徵符號和意義
第17章 剋勞德·列維一斯特勞斯:結構主義
第18章 維剋多·特納:象徵、朝聖和戲劇
第19章 剋利福德·格爾茨:解釋人類學
第20章 瑪麗·道格拉斯:象徵符號與結構、汙染與純潔
第六部分 結構、實踐、能動性和權力
第21章 詹姆斯·費爾南德斯:比喻遊戲
第22章 謝裏·奧特納:象徵符號、性彆與實踐
第23章 皮埃爾·布迪厄:一種實踐的人類學
第24章 埃裏剋·沃爾夫:文化、曆史與權力
後記:當前的爭議
索引

前言/序言

  越來越多地走齣國門的中國人需要人類學視野,越來越急迫地關懷世界議題的中國社會科學需要人類學視野。有鑒於此,我們把編譯這套叢書既作為一項專業工作,也作為一項社會使命來操持。
  這套叢書與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是姊妹關係,都是想做基礎性的學術工作。那套書主要翻譯人類學大傢的原創性代錶作,尤其是經典的民族誌;這套書定位於介紹社會文化人類學的基本知識,例如人類學的概論、多國的學術發展史、名傢生平與學術的評介、人類學的分支學科或交叉學科。我們相信人類學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我們這個譯叢要做的是著眼於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來介紹人類學的基礎性知識。若希望人類學在中國發揮基礎性學科的作用,目前中國的人類學同仁還要堅持從基本工作著手。
  人類學是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這雖然在學術比較發達的國傢是一個常識並已經落實在教育與科研的體製上,但是在發展中國傢還是一個需要證明的觀念,更不要說相應的製度設計還隻是停留在少數學者的呼籲中。指齣發達國傢的學科設置事實也許是不夠的,我們還可能需要很專業的證明。不過,我們在此隻能略做申論。

用户评价

评分

但是成都邮政的快递还是有点慢,建议使用圆通快递

评分

但是成都邮政的快递还是有点慢,建议使用圆通快递

评分

  

评分

人類學的教科書,90年代的課

评分

  

评分

但是成都邮政的快递还是有点慢,建议使用圆通快递

评分

和国内解释理论流派的书不同,本书以一系列的人物传记为组织框架,看了不会产生厌烦。

评分

  

评分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在组织上不同于其他关于人类学理论的课本。首先,我试图表现的是这样一种人类学观点。它比诸如亚当·库伯(Adam Kuper)在其关于英国社会人类学家的杰出研究中的描述要更为宽泛。其次,作者试图从当代人类学的发展趋向中选取更多的例子,甚至比E.哈奇(Elvin Hatch)在《人与文化的理论》中讨论的更多。再次,我尝试着对每一位人类学家对于人类学理论的贡献进行折中的、非批判的读解。这仅仅表明我不会像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在《人类学理论的出现》中那样亲自鼓吹某种特定的理论。在《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中讨论到的学者既不是假想敌也不是替罪羊。这《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中讨论的每一位人类学家都具有知识上的价值,他们之所以被纳入其中是因为他们的观点都很重要,并值得被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