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報考北大文科研究所,初審順利通過。因戰事拖纍瞭筆試,遂應邀任教於長壽縣的重慶聯閤高級中學,假期再迴成都應考。1940年9月得到時在昆明的傅斯年先生親筆錄取通知。先生與傅先生之緣分至此開始。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因抗戰附入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1940年12月遷四川宜賓李莊的栗峰,傅斯年先生為所長。先生於1941年鞦整裝抱琴離傢赴李莊,“李莊”,既含地名,又寓李耳與莊周,並為先生伏下一生的學術之緣。先生迴憶第一次見到傅斯年先生的情景:“我將寫的詩文呈上,嚮他請教,他說說笑笑,學識之淵博,言談之風趣,氣度之高昂,我震驚而敬慕……既而傅先生問我:‘你將研究何書?’答雲:‘《莊子》。’傅先生笑笑,就背誦《齊物論》最後‘昔者莊周夢為鬍蝶’章,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傅先生忽又嚴肅地說:‘研究《莊子》當從校勘訓詁入手,纔切實。’怎麼研究空靈超脫的《莊子》,要從校勘訓詁入手?我懷疑有這個必要嗎?傅先生繼續翻翻我寫的詩,又說:‘要把纔子氣洗乾淨,三年之內不許發錶文章。’我當時很不自在,又無可奈何,既然來到研究所,隻得決心下苦工,從基礎功夫研究《莊子》。”後來據任繼愈迴憶,“傅斯年背後說王叔岷‘有纔性’。傅先生說的‘纔性’,是《世說新語》用的詞匯,指有史纔,有史識,悟性好,並不是專指‘纔子氣’。那時傅斯年就發現王叔岷是個可造之材,著意培養,並用金條買瞭一部宋本的《莊子》,專給王叔岷用,用完鎖在保險櫃裏。”先生師從傅斯年,在與遠在昆明的副導師湯用彤書信請教時,也得到要不持纔自傲,須“痛下功夫”的勉勵。
评分王叔岷先生是著名學者,他的文集值得古典文獻愛好者閱讀珍藏~~~~
评分日軍大舉侵華,國民政府退守四川,以重慶為陪都,先生雖心憂國難,仍潛誌經典,每期考試名列第一,頗負文名。先生自認為文學根底皆父親所培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師,不肯與川大教授親近,1939年川大畢業時未能如願留校任助教。但因畢業前選修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川大客座教授徐中舒先生所教的《金石甲骨文》,甚得徐先生稱許。此時徐先生慰勉:“何不報考北大文科研究所,將成績單及平時所寫詩文一並寄去。”此乃先生一生進學關鍵。傅斯年素來擇人極嚴(王世襄先生未能進入史語所師從傅斯年,終身視為憾事),後來考慮是否留聘先生於史語所時,曾函詢徐先生意見,甚得稱贊。故先生十分珍視這次學術機遇,將徐中舒先生作為繼自己父親後的第二位老師。
评分好!很不錯的書!!!
评分慕廬演講稿 小引 說“悠然見南山” 談“池塘生春草” 論“荒塗橫古今” 古書中的校勘訓詁問題 中國文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談“好讀書不求甚解” 培養事實求是的學風 慕廬雜著 尚書敘證 論語敘理 論語“傷人乎不問馬”新解 孟子敘理 老子勝義 書治要節本慎子義證 司馬遷述慎到、申不害之學及韓非之學 論今本列子 劉子集論補錄 慕廬雜稿 論莊子所瞭解之孔子 論司馬遷所瞭解之老子 老子通論 論莊子之齊物觀 《申子·大體篇》義證 論戰國法傢三派兼論三派與儒傢之關係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箋證 陶淵明《感士不遇賦並序》箋證 陶淵明《與子儼等疏》箋證 陶淵明《讀史述九章》箋證 陶淵明《扇上畫贊》箋證 談校書
评分當我躺在被窩裏,四周一片漆黑的時候,側過身的某個瞬間,會想起書中某個人在此時此刻的心情……
评分校勘學大傢,非泛泛者可比
评分很好的一套書,希望可以收齊
评分除瞭曆史也慢慢的讀一些其他方麵的書,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枯燥,但是從書中看到瞭彆人成功背後的努力,從書中感受到瞭生活的美,現在更享受一本書一杯茶的悠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