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贪利则毁名,切记重名莫贪利。要处理好名和利的关系,做一个深明义理的人。在中外历史上重名轻利者不乏其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秉公无私”的屈原,“宁愿生命消失,只要声誉能够留存”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等等,都有很强的名誉意识,并以此加强自己的品行修养,促进自我完善,使得后人钦佩并效仿。
评分在这批学者的呼吁下,各大学相继成立了心理学系。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师范学校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目在清末时节就已经被规定为必修课,由留美心理学家张耀祥来校任教,使心理学在北师大极盛一时,吸引一部分学子转向心理学学科。中央大学系南京高师和东南大学前身,南高师时期,留美心理学家陈鹤琴和廖世成就为该校心理学日后发展打下较为牢固的基础。陆志韦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奠基人”,致力于本校心理学学科化发展,还为科学心理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他组织北京五大学(燕京、辅仁、清华、北大、北师大)每月举行一次心理学界联谊会,商讨发展大计,还主编出版了《中国心理学报》。
评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心理学发展进入了“学科化”时代。一大批学者学成回国后,在我国高校致力于心理学的建设与发展,很多人在各大学和研究所担任要职,其中唐钺和汪敬熙历任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艾伟、陆志韦分别担任中央大学和燕京大学心理系主任,郭任远在复旦大学创建心理学院并亲任院长。北大的心理学发展更是得到校长蔡元培的亲自扶植。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陈大齐于1917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来随着唐钺、孙国华、刘停放、樊际昌、汪敬熙、陈雪屏等一批著名留学心理学家的加入,专业教师阵容不断扩大,培养了诸多后备人才。到1924年,郭任远受聘于复旦大学,着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院,还向外国输送了一些心理学留学生。
评分当时的很多心理学者希望用心理学解决中国的社会实际问题。其中,学术中国化的代表是心理学家潘菽,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德、美等国家的心理学搬来了事,而是研究我们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提倡研究中国实际需要的应用心理学。陈鹤琴、艾伟这两位留美学者也关注到这一点。1934年,艾伟在南京建立第一所学科心理实验学校——万青天才试验学校,抗战爆发后,他又转移至大后方,在重庆沙坪坝创办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习心理实验班。
评分评分
评分
我们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贪利则毁名,切记重名莫贪利。要处理好名和利的关系,做一个深明义理的人。在中外历史上重名轻利者不乏其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秉公无私”的屈原,“宁愿生命消失,只要声誉能够留存”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等等,都有很强的名誉意识,并以此加强自己的品行修养,促进自我完善,使得后人钦佩并效仿。
评分进入民国后,心理学知识翻译和传播主要由留学生承担,但多数是个人性质的。到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后,在他的支持下,正式的心理学科的发展开始活跃起来。20世纪20年代,国内各高校纷纷设立专业科系,十余年间,共有21所院校设立了心理学系(组),此外,一些学校的教育系或教研所建立了心理学试验室,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即使没有设立心理学系或试验室的院校也大都开设了此类学课。
评分翻译水平急待提高,可惜了好书,糟蹋了好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