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成书於万历二年(1574)。严从简撰。从简字仲可﹐号绍峰﹐浙江嘉兴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初授行人﹐後转工科﹑刑科给事中。隆庆元年(1567)遭陷害谪婺源县丞﹐历扬州同知﹐免官还乡。生平嗜书﹐此书即系官行人司时所撰。
评分(二)法显为寻求戒律而西行求法,所带回并参与译出的《摩诃僧祗律》是唐代以前流行汉地的重要戒律之一,主要流行地区是关内长安一带地方,而在关东河洛一带则盛行《四分律》,江南盛行《十诵律》,唐代以后《四分律》才成为最通行的戒律。戒律对中国佛教僧团的正常存在和发展影响很人,因为僧尼出家、受戒和日常修行、传法,管理寺院等,处理僧团内部事务,以及处理与社会民众的关系等方面,皆离不开戒律。
评分明初我国的对外阐系,可谓盛况空前。明太祖朱元璋从参加农民起义开始,经历了十八年的征战,终于削平羣雄,推翻了元朝的统治,重新统一了中国。为了向世界各国(主要是周邻国家)及时宣告新王朝的建立,宣扬国威,招徕朝贡贸易,朱元璋向外围派出使节。
评分 评分《殊域周咨录》将女直列入东北夷,因此在清朝被列为禁书。约成书於万历二年(1574)。严从简撰。从简字仲可﹐号绍峰﹐浙江嘉兴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初授行人﹐後转工科﹑刑科给事中。隆庆元年(1567)遭陷害谪婺源县丞﹐历扬州同知﹐免官还乡。生平嗜书﹐此书即系官行人司时所撰。
评分该书是研究明代中外关系史和少数民族史的重要资料。书中叙事较为详细﹐遇有歧说则并列有关史料﹐不轻易排斥异说。又注明材料出处﹐给後人研究提供方便。此外﹐正文後面的按语和辑录的有关诗文亦很有价值。今通行本为1920年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排印本。
评分《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选编二零零七年及二零零九年在东晋高僧法显故乡——山西临汾举行的两次“法显与《佛国记》”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三十五篇,详细论述法显(?-四三二年前)不惜身命赴印求法的艰苦卓绝事迹及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的爱国精神,并对法显《佛国记》内容及其学术价值进行评述。书后附有新校《佛国记》《法显传》及《智严、宝云、慧嵬传》。其中主要的学术论文达到了当代法显和《佛国记》研究的前沿水平。
评分 评分这套书共收了十多种,还差2-3种不易找了,都挺好的,大部分还有很详细的校注,学习很东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