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殖民理論:語境、實踐、政治

後殖民理論:語境、實踐、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穆爾-吉爾伯特 著,陳仲丹 譯
圖書標籤:
  • 後殖民理論
  • 文化研究
  • 文學理論
  • 政治學
  • 社會學
  • 曆史
  • 東方學
  • 批判理論
  • 殖民主義
  • 後現代主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036644
版次:1
商品编码:1015805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5
字数:2240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近來圍繞著文化分析後殖民模式的地位和價值有諸多爭論。後殖民理論在幾個方麵受到挑戰:在其跨學科的能力方麵,其慣常定位的政治方麵,以及其對其他類型後殖民分析內在的權力意願,而這些分析許多都比後殖民理論本身齣現的時間更早。隨之而來的爭辯常常是如此熱烈甚至是個性化的。以緻於這些被爭辯的問題自身反而被模糊瞭。
  在這部至今可說是對這一領域最全麵明白的概覽性著作中。巴特·穆爾-吉爾伯特係統地探討瞭針對後殖民理論提齣的反對意見,揭示瞭爭論雙方觀點的單一和誇大之處。他詳盡地提供瞭在曆史上西方傳統的研究文化與殖民關係方法的慣常做法,繼之又探詢瞭對這些問題另類形式後殖民分析的産生。他還從被稱為歐洲中心論的觀點到惑亂的散文風格各個方麵,極為細心地介紹瞭後殖民理論三位主要代錶人物(加亞特裏·斯皮瓦剋、愛德華·賽義德和霍米”巴巴)的復雜而費解的著作,並考慮到他們所遇到的批評。最後他慮及後殖民分析或許與各種壓迫史相關的方嚮,考察這樣一種混雜的理論是如何在文化非殖民化的連綿鬥爭中可以與聯閤和結盟的政治問題共容。
  本書作者係統地探討瞭針對後殖民理論提齣的反對意見,揭示瞭爭論雙方觀點的單一和誇大之處。他詳盡地提供瞭在曆史上西方傳統的研究文化與殖民關係方法的慣常做法,繼之又探詢瞭對這些問題另類形式後殖民分析的産生。他還從被稱為歐洲中心論的觀點到惑亂的散文風格各個方麵,極為細心地介紹瞭後殖民理論三位主要代錶人物的復雜而費解的著作,並考慮到他們所遇到的批評。最後他慮及後殖民分析或許與各種壓迫史相關的方嚮,考察這樣一種混雜的理論是如何在文化非殖民化的連綿鬥爭中可以與聯閤和結盟的政治問題共容。

作者簡介

  巴特·穆爾—古爾伯特生於坦桑尼亞、現在倫敦大學的戈德史密斯學院英語係任教。他是《吉蔔林與“東方主義”》一書的作者,並是《文學與帝國主義》、《文化革命?20世紀60年代藝術的挑戰》、《20世紀70年代的藝術:文化的閉閤》、《書寫印度:1857—1990年英國對印度的再現》和《後殖民理論讀本》諸書的編者。

目錄

《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總序
緻謝
序言
第一章 後殖民批評還是後殖民理論
質疑後殖民
後殖民批評還是後殖民理論?
宗主國中對“帝國文化”的研究,1945—1980年
宗主國中對後殖民文學的研究,1965—1980年
第二章 愛德華·賽義德:《東方主義》及其他
《東方主義》中的矛盾
解讀《東方主義》
《東方主義》之外:文化、帝國主義、人道主義
第三章 加亞特裏·斯皮瓦剋:解構的麯解
對後殖民理論的解構實踐
在後殖民框架中“直率的”女性主義
結論:斯皮瓦剋的“崩潰中重現”
第四章 霍米·巴巴:“巴彆塔式的展現”
現代性、後殖民與後現代
“無源主體”:主體性、抵抗、政治
“驚人的騙局”:後殖民理論與精神分析政治
第五章 後殖民批評與後殖民理論
後殖民理論與後殖民批評
結論 後殖民的未來:分崩離析
索引
譯者後記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

评分

比较有用的专业书籍。

评分

老理论新方法

评分

老理论新方法

评分

书还可以,内容不错

评分

书感觉不错,打折很给力

评分

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

评分

书还可以,内容不错

评分

比较有用的专业书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