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分為政治捲、兵燹捲、藏弆捲、人事捲四部分,以事為經、以時為緯,以史料為主,且分析史事、人物、文化現象等,經緯分明,係統翔實,是一部史論結閤的圖書聚散史專著。在眾多的典籍散佚原因中,他總結性地指齣,中國曆代書厄的成因在於四大方麵:
评分陳登原(1900-1974),原名登元,字伯瀛,餘姚人。1926年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曆史係。曆任南京金陵大學講師、教授,世界書局編輯,之江大學教授。建國後任西北大學曆史係教授。畢生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長於文獻學、史學,著述近20餘種,另有《天一閣藏書考》、《國史舊聞》、《中國文化史》、《荀子哲學》、《中國土地製度》等。
评分有人曾點評:登原先生,生在亂世,孤介不群,引史講理,條分縷析,有船山之風;遍讀史籍,盡收群書,乃專門史大傢。
评分很不錯的書,以前在編一本書的時候,書中有引,一直就惦記著買。內容翔實。
评分捲二 兵燹捲
评分《古今典籍聚散考》定稿完成於1932年10月,193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齣版,1983年上海書店重印。圖書館史研究專傢謝灼華教授認為,1936年陳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進一步深化瞭文獻學的研究內容,考察瞭我國文獻的興衰聚散,是中國文獻史研究的濫殤,是20世紀初主要的文獻史研究著作之一。本書不僅是開創瞭圖書聚散研究的先聲,被認為是“係中國藏書史上第一部史論結閤的專著”[1],也是第一部係統對古代圖書聚散規律及其原因進行總結和歸納分析的專著。這部著作也奠定瞭他在文獻學、藏書史領域的地位。
评分第九章 藏書傢之功罪
评分第六章 四庫修書前後時之藏書傢
评分此書又稱《藝林四劫》,編寫於民國二十一年(1933){按:民國二十一年應為1932年}係全麵研究中國藏書史上典籍圖書散佚、毀失現象的著作,全書“以書之聚散為經,以年事為緯”,分政治、兵燹、藏奔、人事四捲,敘述古今典籍聚散之由及期間之藝林故事,被認為是“中國藏書史上第一部史論結閤的專著”。書今天剛到還沒來得及翻看,希望能給自己長知識。感謝京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