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與自動武器

火炮與自動武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馬福球,陳運生,朵英賢 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000264
版次:1
商品编码:1034401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兵器科学与技术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1
字数:2480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火炮與自動武器》對20世紀該專業在設計理論、設計方法、測試技術、特種工藝與材料等方麵的發展與現狀進行綜述,特彆突齣瞭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工作者對學科發展所做齣的貢獻與目前所處的水平。既有理論問題,但更多的是工程實際中的問題。主要內容包括武器係統的總體設計、內彈道學、自動機原理與射速控製、火炮與自動武器的力學問題、測試技術、炮鋼及身管毛坯、深孔及膛綫加工、發展趨勢與發望等。可供從事本專業的科研、教學及管理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馬福球,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火炮發展與火炮總體技術研究,主持多項國傢重點技術攻關項目。曾任工廠總工程師、研究所所長研究師,曾獲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和部級科技進步三等奬。
陳運生,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博士生導師,兵工學會高有會員,《彈道學報》編委,火炮行業專傢組副組長,總裝備部槍炮彈箭專傢組專傢,曾獲國傢教材一等奬和部級科技進步二等奬多項,編撰齣版瞭《火炮反後坐裝置設計》、《工程流體力學》等教材,主譯《巴黎炮和高空探測計劃》。
朵英賢,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火炮、自動武器和彈藥工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多項國傢重點技術攻關項目,曾獲全國科學大會奬、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及多項省部級奬,齣版過《工程中的縱嚮振動》、《自動武器設計新編》及《近代兵器力學叢書》等多部著作。

目錄

第一章 火炮與自動武器學科綜述
第一節 火炮與自動武器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節 火炮與自動武器的研究內容
第三節 火炮與自動武器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火炮與自動武器學和相關學科的關係
第二章 火炮與自動武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組成
第一節 工作原理
第二節 主要性能
第三節 基本組成
第三章 火炮與自動武器係統的總體設計
第一節 總體設計任務與內容
第二節 總體設計方法
第三節 武器係統的評價
第四章 火炮與自動武器內彈道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火炮與自動武器內彈道學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 內彈道學前沿課題
第五章 身管及其他構件的強度與製造特點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身管的內膛結構和設計
第三節 身管強度理論
第四節 自緊身管理論與工程應用
第五節 炮鋼及身管毛坯
第六節 深孔與膛綫加工
第七節 閉鎖機構的彈塑性力學問題
第八節 身管壽命問題
第六章 自動機原理與射速控製
第一節 內能源自動機
第二節 外能源自動機
第三節 自動武器的供彈技術
第四節 大口徑自行榴彈炮的供、輸彈係統
第五節 自動機射速的控製
第七章 火炮與自動武器發射作用載荷的控製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後坐阻力的控製
第三節 火藥燃氣能量的控製與利用
第四節 發射載荷傳遞方式的控製
第五節 火箭炮的燃氣射流問題
第八章 火炮與自動武器發射動力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自動機動力學
第三節 人-槍動力學模型
第四節 多剛體動力學模型
第五節 動態有限元模型及模態試驗
第六節 多柔體動力學模型
第七節 火箭炮發射動力學
第九章 火炮與自動武器測試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火炮與自動武器的動態參數測試
第三節 火炮與自動武器總體性能測試
第十章 發展趨勢與展望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战争目的制约战争规模、时间、投入战争的力量和结局。战争双方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往往投入尽可能多的兵力兵器,力求在战争过程中转换力量对比,战争规模就可能扩大;如果战争一方迅速达成战争目的,战争时间就缩短。战争目的是主观的,但它必须建立在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达成战争目的与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条件、国际环境、指挥员的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内容比较适合了解的初学者

评分

正版的好书,为军事爱好者提供非常广阔的知识面.

评分

不错的教材,适合愿意了解枪炮原理的读者阅读

评分

战争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任何战争都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进行的,具体表现为战争的军事目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一般情况下,战争的一方达到预定目的后战争即终止;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任何一方都达不成战争的目的,通过妥协停止战争。

评分

一本好书 还没来得及读

评分

书是很好的,值得一看。

评分

战争的政治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在政治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都具有政治色彩,战争目的集中表现为战争的政治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其政治目的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中国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进行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都有鲜明的政治目的,而政治目的只有通过保存自己、壮大自己和消灭敌人才能达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