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捲

美術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瀋語冰 著
圖書標籤:
  • 美術
  • 繪畫
  • 藝術
  • 素描
  • 色彩
  • 設計
  • 技法
  • 教程
  • 考研
  • 作品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112975
版次:1
商品编码:1036834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3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經典文獻是學科之基礎,研習者必從此問途。經典文獻之目錄明,則學科之高度明、梗概見;不明,則學科麵目終究模糊不清。有感於此,我社特編輯齣版“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係”,邀請國內藝術學各領域具代錶性之學術中堅,選編藝術學各分枝學科經典文獻,配以詳盡的導論與導讀,以展示各領域學術研究所達之境界,帶領各學科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不惟明曉本學科的傳統及前沿,而且領略相關學科之勝概。對從事各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而言,這也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美術捲》選文20篇,除沃爾夫林、潘諾夫斯基、夏皮羅、貢布裏希、彼得·比格爾、阿瑟·丹托的舊文6篇外,其餘均為新譯。這些新譯中多有國內首次介紹的學者及其代錶作。此捲基本上代錶瞭編者對國內已有的外國美術史研究水平的認知,也代錶瞭編者對國外美術史(特彆是美術理論與美術批評)的最近進展的認知水平。編者還撰寫瞭約15萬字的“導讀”,深入淺齣地介紹瞭文章作者的生平、學術地位,及其論文的背景、主要論點等。可作為美術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文獻閱讀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外國美術研究者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瀋語冰,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是西方現代美學、現代藝術史與觀念史。

·著有《20世紀藝術批評》(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2003年版),並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奬。

·譯有《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弗萊藝術批評文選》《藝術與文化》《另類準則》《藝術與物性》等。

·主編“藝術與觀念譯叢”“藝術理論與批評譯叢”“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係”“藝術學學科導論書係”等。


目錄

導論
一、圖像學、藝術的社會史
1.作為人文學科的藝術史…………………………………潘諾夫斯基(曹意強譯)
2.另類準則…………………………………………………列奧·施坦伯格(新譯)
3.現代生活的畫像……………………………………………T·J·剋拉剋(新譯)
4.再見瞭,現代主義…………………………………………T·J·剋拉剋(新譯)
5.藝術的社會史:模式及其概念…………………………本雅明·布赫洛(新譯)

二、精神分析、風格理論與視知覺理論
6.現代主義中的精神分析及其方法 …………………………哈爾·福斯特(新譯)
7.論風格 ………………………………………邁耶·夏皮羅(張戈譯、楊思梁校)
8.心理學和風格之謎…………………………………………貢布裏希(範景中譯)
9.知覺的懸置 ………………………………………………喬納森·剋拉利(新譯)
10.塞尚的《鬆石圖》………………………………………喬納森·剋拉利(新譯)

三、形式主義、現代主義
11.藝術史的基本概念…………………………………………伍爾夫林(潘耀昌譯)
12.塞尚的靜物畫…………………………………………………羅傑·弗萊(新譯)
13.現代主義繪畫……………………………………… …………格林伯格(新譯)
14.對格林伯格現代主義還原論與極簡主義的雙重批判…………弗雷德(新譯)
15.形式主義與結構主義…………………………………伊夫-阿蘭·博瓦(新譯)

四、前衛藝術、後現代主義
16.前衛與庸俗………………………………………………………格林伯格(新譯)
17.先鋒派對藝術自律的否定……………………………彼得·比格爾(高建平譯)
18.新前衛與文化工業………………………………………本雅明·布赫洛(新譯)
19.後結構主義與解構………………………………………羅莎琳·剋勞斯(新譯)
20.現代、後現代與當代……………………………………阿瑟·丹托(王春辰譯)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及时的一本著作。对二十世纪经典文献予以收录、评述,相当有眼光。除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夏皮罗、贡布里希、彼得·比格尔、阿瑟·丹托的旧文6篇外,其余均为新译。这些新译中多有国内第一次介绍的学者及其代表作。此卷基本上代表了编者对国内已有的外国美术史研究水平的认知,也代表了编者对国外美术史(特别是美术理论与美术批评)的最近进展的认知水平。作者还著有《透支的想像:现代性哲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3)、《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艺术与哲学:十年论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等。其中《20世纪艺术批评》获“教育部第四届(2001-2004)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先后被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等列为博士生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或研究生教学指定参考书。

评分

很有价值的书,里面有不错的美术史论文。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

沈语冰的治学道路从法学(特别是法律史和法律思想史)入门,学术领域涵盖法学、哲学、文学和艺术诸学科,文艺研究主张从中西文论与美学的共同命题——艺术与真理问题,或道与艺问题——出发,重新论证现代社会条件下“道”的内涵,提出这个“道”的内涵就是“现代性的规范内容”,具体体现为哲学与世界观层面上的主体性(自我)、科学层面上的客观性(自然)、社会实践层面上的道德自律与政治自由、以及文化与审美层面上的艺术自主等现代性的“五自原则”(自我、自然、自律、自由和自主)。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导论性工作后,目前正致力于艺术自主观念的论证(已完成其中的康德部分,并将以《趣味与德性:康德论审美自主及其与道德的关联》为题出版)。视野宏阔,理路清晰,强烈的问题意识及其将现实问题置于学术史的严格规范之下的方法,使其成为国内公认的杰出青年人文学者。

评分

《美术卷》内容简介:经典文献是学科之基础,研习者必从此问途。经典文献之目录明,则学科之高度明、梗概见;不明,则学科面目终究模糊不清。有感于此,我社特编辑出版“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邀请国内艺术学各领域具代表性之学术中坚,选编艺术学各分枝学科经典文献,配以详尽的导论与导读,以展示各领域学术研究所达之境界,引领各学科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不惟明晓本学科的传统及前沿,而且领略相关学科之胜概。对从事各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这也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文献。导论一 图像学、艺术的社会史 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 另类准则 现代生活的画像 再见了,现代主义 艺术的社会史二 精神分析、风格理论与视知觉理论 现代主义中的精神分析及其方法 论风格 心理学和风格之谜 知觉的悬置 塞尚的《松石图》三 形式主义、现代主义 艺术史的基本概念 塞尚的静物画 现代主义绘画 我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还原论与极简主义的双重批判 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四 前卫艺术、后现代主义 前卫与庸俗 先锋派对艺术自律的否定 新前卫与文化工业 后结构主义与解构 现代、后现代与当代

评分

沈语冰的治学道路从法学(特别是法律史和法律思想史)入门,学术领域涵盖法学、哲学、文学和艺术诸学科,文艺研究主张从中西文论与美学的共同命题——艺术与真理问题,或道与艺问题——出发,重新论证现代社会条件下“道”的内涵,提出这个“道”的内涵就是“现代性的规范内容”,具体体现为哲学与世界观层面上的主体性(自我)、科学层面上的客观性(自然)、社会实践层面上的道德自律与政治自由、以及文化与审美层面上的艺术自主等现代性的“五自原则”(自我、自然、自律、自由和自主)。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导论性工作后,目前正致力于艺术自主观念的论证(已完成其中的康德部分,并将以《趣味与德性:康德论审美自主及其与道德的关联》为题出版)。视野宏阔,理路清晰,强烈的问题意识及其将现实问题置于学术史的严格规范之下的方法,使其成为国内公认的杰出青年人文学者。

评分

非常及时的一本著作。对二十世纪经典文献予以收录、评述,相当有眼光。除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夏皮罗、贡布里希、彼得·比格尔、阿瑟·丹托的旧文6篇外,其余均为新译。这些新译中多有国内第一次介绍的学者及其代表作。此卷基本上代表了编者对国内已有的外国美术史研究水平的认知,也代表了编者对国外美术史(特别是美术理论与美术批评)的最近进展的认知水平。作者还著有《透支的想像:现代性哲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3)、《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艺术与哲学:十年论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等。其中《20世纪艺术批评》获“教育部第四届(2001-2004)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先后被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等列为博士生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或研究生教学指定参考书。

评分

很有价值的书,里面有不错的美术史论文。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

是沈语冰编辑的关于当代美术批评的文集,内容不错。沈兄是当前国内沉于美术批评历来学术研究的学者之一,很诚恳,也做了不少有益于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理论的好事,所以对他的书都会给予关注。

评分

沈语冰的治学道路从法学(特别是法律史和法律思想史)入门,学术领域涵盖法学、哲学、文学和艺术诸学科,文艺研究主张从中西文论与美学的共同命题——艺术与真理问题,或道与艺问题——出发,重新论证现代社会条件下“道”的内涵,提出这个“道”的内涵就是“现代性的规范内容”,具体体现为哲学与世界观层面上的主体性(自我)、科学层面上的客观性(自然)、社会实践层面上的道德自律与政治自由、以及文化与审美层面上的艺术自主等现代性的“五自原则”(自我、自然、自律、自由和自主)。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导论性工作后,目前正致力于艺术自主观念的论证(已完成其中的康德部分,并将以《趣味与德性:康德论审美自主及其与道德的关联》为题出版)。视野宏阔,理路清晰,强烈的问题意识及其将现实问题置于学术史的严格规范之下的方法,使其成为国内公认的杰出青年人文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