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史論著係列·治國安邦:法製、行政與軍事

秦漢史論著係列·治國安邦:法製、行政與軍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邢義田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6745
版次:1
商品编码:1039544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刑义田作品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页数:668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作者從社會特質與統製體製之關係,官僚人纔的來源與訓練,官僚體製運作的特色,官僚士人的價值觀等幾個方麵,論述秦漢時期以皇帝為核心的官僚體製是如何齣現及運作的,並力圖說明,在那個“天地間之大變局”當中,某些不變或變動不那麼劇烈的部分,卻可能是中國曆史文化發展中更為根本的“底色”。

目錄

秦漢的律令學——兼論曹魏律博士的齣現
一、引言
二、秦代的律令學
三、漢代的律令學
四、律令學的沒落與曹魏以降律博士的齣現
五、結語
從安土重遷論秦漢時代的徙民與遷徙刑
一、“民之於徙,甚於伏法”
二、鼓勵徙民的措施
三、遷徙刑與“聖恩”
四、結論
附錄:論遷徙刑之用與肉刑之不復
漢代案比在縣或在鄉?
一、地點問題
二、鄉與案比
三、李賢注的啓示
四、結論
附錶一:西漢末郡國與縣麵積估計錶
附錶二:西漢末縣平均麵積分類錶
從齣土資料看秦漢聚落形態和鄉裏行政
一、《漢書·食貨誌》描述的古代基層社會
二、地圖上的聚落形態
三、從聚落遺址看聚落形態
四、從簡牘看城邑裏製
五、鄉裏戶口與賦役行政
六、從齣土資料看鄉裏與八月案比
七、結論:安土重遷——古代基層社會的特色
附錄:論馬王堆漢墓“駐軍圖”應正名為“箭道封域圖”
中國古代的地圖——從江蘇尹灣漢牘的“畫圖”、“寫圖”說起
一、郡國圖
二、天下全圖
三、地籍圖
四、軍事性的山川要塞圖
五、闆、帛、簡、牘與紙圖
六、結論
從“如故事”和“便宜從事”看漢代行政中的經常與權變
一、引言
二、故事的性質
三、故事的典藏
四、故事的歧異與選擇
五、不遵故事與故事的改變
六、便宜和便宜從事
七、便宜從事的限度
八、結語
附錄:兩漢書“故事”分類輯錄
從簡牘看漢代的行政文書範本——“式”
一、居延、敦煌簡牘中的文書範本
二、秦漢文書範本稱為“式”
三、餘論:漢代以後的式
湖南龍山裏耶Jl(8)157和Jl(9)l-12號秦牘的
文書構成、筆跡和原檔存放形式
一、Jl(8)157牘的文書構成
二、J1(9)l-12原檔存放之疊壓關係
三、筆跡與文書構成
四、餘論:荊州高颱十八號墓告地書的格式
漢代書佐、文書用語“它如某某”及“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責寇恩事”簡冊檔案的構成
一、書佐——漢代公文書的主要繕寫者
二、“它如某某”和“如某某”慣用語的意義和區彆
三、“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責寇恩事”簡冊檔案的構成
略論漢代護軍的性質
從居延簡看漢代軍隊的若乾人事製度——讀《居延新簡》劄記之一
一、伉健
二、惰(修)行
三、“能,不宜其官”
四、軟弱
五、貧寒罷休及貧寒吏
六、伐閱訾直纍重官簿
漢代邊塞軍隊的給假、休沐與功勞製——讀《居延新簡》劄記之二
一、取寜、予寜與功勞
二、休沐
漢代邊塞吏卒的軍中教育——讀《居延新簡》劄記之三
漢代《蒼頡》、《急就》、八體和“史書”問題——再論秦漢官吏如何學習文字
一、六或八體和“史書”問題
二、秦漢簡牘上的書體
三、文書實務與課試
四、邊塞吏卒如何習字?
五、《蒼頡》有沒有乾支錶?
六、結論
附錄:九九術的練習
漢代中國與羅馬帝國軍隊的特色
一、羅馬帝國軍隊的特點
二、漢代軍隊的特點
三、小結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居延简看汉代军队的若干人事制度——读《居延新简》札记之一

评分

七、便宜从事的限度

评分

? 工艺技术

评分

三老在哪儿呢?在葆宫中。《号令》篇说:“守堂下为大楼,高临城,堂下周散道,中应客,客待见。时召三老在葆宫中者与计事得失,行德,计谋合,乃人葆。”重要的是紧接的一句:“守无行城,无离舍。”(按:以上一段文字,《闲诂》本在《备城门》,岑氏《简注》置于《号令》篇,今从岑氏文及断句)文中之守指太守,太守如不外出巡城,则三老不可离葆宫,因为三老掌有传令用的羽。

评分

2历史

评分

港台学者治学扎实,加之游学欧美,视野开阔。这突出的反映在此书中。

评分

俞书所举里三老的证据主要转引自孙诒让《墨子间诂·备城门》所引《号令》篇、《管子,度地》及《史记,滑稽列传》述西门豹治邺事。孙诒让曰:“《号令》篇云:三老守闾,则邑中里闾亦置三老。”这是俞氏以为里有三老的重要论据。如一查《号令》篇原文,则知“三老守闾”作“三老、守闾”,二者分别为二。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谓“守闾疑亦与三老同等有职守之人”,又谓“三老、守闾各有职守”。再看《号令》篇原文。守闾里的是里正和父老,从不见三老。《号令》篇随处提到“里正(正原作企,据岑仲勉校改)与父老皆守宿里门,吏行其部,至里门,正与开门内吏,与行父老之守及穷巷间无人之处”;如果发生火灾,“其正及父老有守此巷中部吏,皆得救之”,又“守人临城,必谨问父老、吏大夫”云云,真正守里巷的是里正和父老。

评分

? 昭宣中兴

评分

? 光武中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