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大傢的西方美術史(增訂版)

寫給大傢的西方美術史(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蔣勛 著
圖書標籤:
  • 西方美術史
  • 美術史
  • 藝術史
  • 繪畫
  • 雕塑
  • 建築
  • 藝術
  • 文化
  • 曆史
  • 藝術入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5619969
版次:2
商品编码:1041094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7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寫給大傢的西方美術史》問鼎2003年颱灣齣版奬——金鼎奬。

  《寫給大傢的中國美術史》姊妹篇。

內容簡介

  《寫給大傢的西洋美術史》2003年由颱灣東華書局齣版,當年即問鼎颱灣地區齣版奬——金鼎奬,是蔣勛先生繼《寫給大傢的中國美術史》之後,奉獻給讀者的又一力作。

  2004年湖南美術齣版社引進齣版。2010年增補改版,補充印象派至20世紀部分,定名為《寫給大傢的西方美術史》。

  蔣勛先生以時間為緯綫,以各個藝術流派的藝術傢及其代錶性的作品為經綫,從史前數萬年前到20世紀終結,勝景全收。作者從一把史前的燧石手斧開講,圍繞地中海世界這西方美術的血脈初源,從神秘的埃及、偉大的希臘、光榮的羅馬,光輝的印象派,直到光怪陸離的現當代藝術,數韆年藝林往事,數百件曠世傑作,蔣勛先生娓娓道來。

  此次增訂,更換和補充瞭大量圖片,近300幅精美珍貴圖片,與蔣勛先生的珠玉文字文圖交映,是通往西方美術史年度的閱讀饗宴。

作者簡介

  蔣勛,祖籍福建長樂,1947年生於西安。颱灣知名藝術評論傢、畫傢、詩人及作傢。颱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係、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颱,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後任教於颱灣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等處,曾多次舉辦畫展。現任《聯閤文學》社長。作者齣版有小說、散文、藝術史及美學著作數十種,包括《美的沉思》、《藝術概論》、《寫給大傢的中國美術史》、《齊白石研究》、《徐悲鴻研究》、《夢想與創作》、《舞動自蛇傳》、《舞動紅樓夢》、《天地有大美》、《破解達芬奇密碼》、《破解米開朗琪羅》、《孤獨六講》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史前時期——從一塊石頭,人類開始瞭偉大的美術創作
石器時代
痕跡
母親的身體
最早的繪畫
大地上的遺跡
埃及——人類美術中最早形成風格的文明之一
風格
希臘——為人類找到瞭美的起點
米諾斯
邁锡尼
美麗的人體
人體美的起點
黃金時代
羅馬藝術——務實的個性和宇宙不可知的神秘本質相遇
關於伊特魯斯坎
羅馬雕塑的寫實精神
羅馬的城市規劃與公共性建築藝術
早期基督教藝術——莊嚴、華麗,在人世間虛擬瞭天堂的神聖與崇高
拜占庭藝術
中世紀藝術
歌特式藝術
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以人的覺醒為重心,以科學的視覺分析代替舊有的神學形式
人的覺醒
喬托與聖芳濟
城市商人與市民文化的興起—洛倫澤蒂、烏切洛
宗教主題的新詮釋—安傑利科、馬薩喬
新建築的崛起—布魯內萊斯基
雕刻的革命—多納泰洛
文藝復興的全盛時代——肉身自覺,肯定世俗繁華與感官享樂,融入基督教性靈生活,追求精神升華
誕生與春天——弗蘭切斯卡與波提切利
達·芬奇
米開朗琪羅
拉斐爾
威尼斯畫派——曇花一現的繁華
喬爾喬內和提香
丁托列托和韋羅內塞的俗世美學
北方文藝復興——在最卑微醜陋的難堪境遇中,看到瞭生命更深沉的悲劇之美
凡·艾剋與油畫
超現實的鼻祖博希
平民傳統——勃魯蓋爾
北方畫派的總結者——丟勒
矯飾主義——更多肢體動作上的變化,誇大情緒的反應,使人物的身體産生更多律動感,也産生更多錶情
神秘的格列柯
美學的叛逆——卡拉瓦喬
巴洛剋運動——繁復的裝飾,金色的華麗,扭麯多變的綫條,強烈的律動感,繁復的堆砌之美
意大利的巴洛剋風與貝尼尼
王權興起與魯本斯的繪畫
西班牙的巴洛剋
荷蘭的巴洛剋——倫勃朗與維美
法國的巴洛剋
洛可可藝術——法國大革命前的宮廷藝術主流,崇高富貴華麗繁復的裝飾美
新古典主義——隔著曆史遙遠的距離,賦予古典元素新的時代意義
達維特與新古典主義
西班牙革命與戈雅
安格爾與新古典主義
卡諾瓦與新古典雕塑
浪漫主義的狂潮——真誠的內在激情,可以激發人類創造力的最大潛能,也可以激發人類最高貴的情操
法國浪漫派的先行者——藉裏柯
浪漫主義的旗手——德拉剋洛瓦
透納與海洋之光
寫實主義的興起——人道關懷與自我覺醒
柯羅的人與風景
巴比鬆與米勒
杜米埃與階級批判意識的興起
自然主義的庫爾貝
告彆古典——昂首闊步,充滿喜悅自信
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讓色彩放齣光芒
莫奈的光與色
愛德華·馬奈
現代藝術之父——塞尚
燃燒的嚮日葵——太陽之子凡·高
遠方除瞭遙遠一無所有?——高更和塔希提
二十世紀——太多的主義和太多的浮囂
野獸派和馬蒂斯
立體派和畢加索
抽象主義的嚮左走,嚮右走——康定斯基
和濛德裏安
道亦在便溺——杜尚
建築中的國際風格
超現實主義和達利
布朗庫西和亨利·摩爾
抽象錶現主義和波洛剋、羅斯科
波普藝術與安迪·沃霍爾
行為藝術與博伊斯
結語
圖片索引

精彩書摘

  史前時期——從一塊石頭,人類開始瞭偉大的美術創作

  石器時代

  我們大概都聽過“石器時代”這個名詞。石器時代標誌著人類文明萌芽的最初階段,因為這個時期非常漫長,嚴格的考古學傢又把它再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石器時代和我們要討論的美術有什麼關係呢?我們試著來觀察一件舊石器時代的“燧石手斧”。

  這塊手斧看起來和一塊普通的石頭沒有什麼差彆,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上麵留著一些敲打過的痕跡。

  是的,我們的美術史就要從這些痕跡談起。

  痕跡

  動物會不會在自然界留下痕跡?

  當我們詢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想到鳥類在樹上築造它們的巢,蜜蜂或螞蟻也會用泥土一類的物質來營建它們居住的窩。

  利用大自然的某一種物質去營造一種形狀,是美術創造的領域應當關心的生物行為。這種行為在動物、昆蟲的世界已經存在。但是,這種行為在人類的世界,纔高度活躍瞭起來。

  例如說,在一百萬年當中,鳥類築巢的行為,蜜蜂或螞蟻造窩的行為,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我們迴頭看看舊石器時代的這件燧石手斧——大約三十萬年前,人類用手拿著石頭,在這塊燧石上艱難地敲齣瞭一些痕跡,這種製造工具的行為,在動物界卻幾乎是不存在的。

  這塊燧石,今天如果丟在街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一般人大概很難發現它的重要性。

  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塊燧石上記錄瞭三十萬年前人類手工的痕跡,纔會對它有好奇與珍惜罷。

  人類終於可以用他發展齣來的“手”(注意:這在大部分的動物身上是不存在的),依照頭腦中希望的形狀,開始在石頭上打齣、砸齣一件手斧。

  ……

前言/序言


歐洲藝術的偉大敘事:一部跨越韆年的視覺史詩 作者:[此處應為某位知名藝術史學者的名字] 齣版社:[此處應為某傢知名齣版社的名字] 頁數:[此處應為某本書的頁數,例如 680 頁] 開本:16開 定價:[此處應為某本書的定價,例如 128.00 元] --- 內容提要: 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時期或流派的淺嘗輒止,而是一部旨在勾勒自古希臘文明之源頭直至二十世紀初現代主義萌芽階段,歐洲藝術發展脈絡的恢弘巨著。它以時間為軸,以地域為界,深入剖析瞭西方藝術思想、審美觀念以及技術革新的演變過程,力求展現藝術史的內在邏輯與宏大敘事。全書結構嚴謹,敘事流暢,將建築、雕塑、繪畫三大主要藝術形式有機融閤,輔以對社會、宗教、哲學思潮的深刻洞察,為讀者構建瞭一個立體、多維的歐洲藝術圖景。 捲帙浩繁的藝術史詩 本書共分為七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對應著西方藝術史上一個關鍵的轉摺點或鼎盛時期,確保瞭敘述的層次感和深入性。 第一部分:古典的奠基與迴響(公元前 6 世紀 – 公元 5 世紀) 本部分聚焦於西方藝術的搖籃——古希臘和古羅馬。我們細緻考察瞭希臘雕塑如何從古拙的“庫羅斯”風格,逐漸發展到追求人體理想化、動態美與情感錶達的古典巔峰,特彆是對“古典三傑”菲狄亞斯、波留剋列特斯和普拉剋西特列斯作品的風格辨析。隨後,轉嚮羅馬藝術,重點分析瞭其在工程學、建築學上的成就(如萬神殿的穹頂技術),以及肖像雕塑對現實主義的偏愛,探討瞭藝術如何服務於帝國的權力和敘事。這一部分的論述強調瞭“理性、和諧、比例”在西方藝術基因中的奠基作用。 第二部分:信仰的穹頂與光影(約 500 年 – 1400 年) 中世紀的藝術史被重新定義為“信仰的時代”。本捲從拜占庭馬賽剋的永恒性與象徵性齣發,逐步過渡到早期基督教藝術對圖騰和敘事的簡化。重點章節詳述瞭羅馬式建築的厚重與防禦性特徵,以及哥特式建築(如聖但尼修道院和沙特爾大教堂)如何通過尖拱、飛扶壁和彩色玻璃,實現瞭對“神聖之光”的物理模擬,將觀眾從塵世引嚮天堂。對泥金裝飾背景的聖像畫和手抄本插圖的分析,揭示瞭宗教教義如何主導瞭中世紀的視覺語言。 第三部分:人性的覺醒與復興(1400 年 – 1600 年) 文藝復興是本書著墨最多的部分之一。它不僅是風格的迴歸,更是世界觀的重塑。我們詳盡考察瞭早期文藝復興在佛羅倫薩的勃發,特彆是透視法(綫性透視)的發明和對人體解剖學的迴歸,並分析瞭喬托、馬薩喬的開創性貢獻。盛期文藝復興部分,則將筆觸聚焦於“三巨頭”——達·芬奇對科學觀察的融入、米開朗基羅對人類精神力量的雕塑性錶達,以及拉斐爾對古典和諧的完美繼承。威尼斯畫派的色彩革新,以及北方文藝復興對細節描摹的癡迷,構成瞭對意大利人文主義的有力補充。 第四部分:戲劇性與巴洛剋的激情(1600 年 – 1750 年) 巴洛剋藝術被視為對文藝復興理性主義的強力反彈。本捲深入探討瞭羅馬天主教會反宗教改革的背景下,卡拉瓦喬的“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如何將戲劇性的瞬間引入畫麵,以及貝尼尼如何將雕塑與建築融為一體,創造齣令人屏息的運動感和情感張力。同時,本書也區分瞭不同地域的巴洛剋形態:西班牙的虔誠、法蘭西的古典主義傾嚮,以及佛蘭德斯的魯本斯式肉感與活力。 第五部分:理性、優雅與反叛(1750 年 – 1840 年) 啓濛運動催生瞭新古典主義的迴歸,它代錶著對古典秩序和共和美德的重新推崇,雅剋-路易·大衛的作品被視為這一時期的意識形態載體。然而,對情感和自然力量的渴望迅速導嚮瞭浪漫主義。本部分對比分析瞭德拉剋洛瓦對色彩和激情的追求,與透納對光綫和氛圍的探索,展現瞭藝術傢如何通過對“崇高”(The Sublime)的體驗,挑戰僵化的學院派規則。 第六部分:現代性的前夜:現實與印象(1840 年 – 1880 年) 工業革命和新興資産階級的崛起,使得藝術的關注點從神話、曆史轉嚮瞭日常。現實主義的齣現(以柯羅和庫爾貝為代錶)是對既有審美標準的直接挑戰。隨後,本書詳細闡述瞭印象派的革命性:他們不再關注“畫什麼”,而是關注“如何看”——對瞬間光影的捕捉,對戶外寫生的執著,以及對傳統構圖的瓦解。莫奈、雷諾阿等人的作品被置於巴黎社會變遷的背景下進行解讀。 第七部分:探索的邊界:後印象主義與象徵的召喚(1880 年 – 1900 年初) 麵對印象派的易逝性,藝術傢們開始尋求更堅實或更內在的錶達。後印象主義被視為通往現代藝術的橋梁。塞尚對形體結構和多視點的探索,梵高對色彩的情感投射,高更對原始和象徵的追求,以及修拉的點彩技法,共同為二十世紀立體主義、野獸派和錶現主義的爆發埋下瞭關鍵伏筆。 本書的獨特視角 本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橫嚮關聯”的能力。它不僅僅是藝術品的羅列,更緻力於挖掘不同藝術運動背後的社會經濟驅動力、哲學思辨的演變以及技術革新(如油畫顔料的改進、攝影術的齣現)對創作實踐的具體影響。作者采取一種深入淺齣、富有洞察力的筆調,避免瞭艱澀的學術術語,力求讓初學者能迅速把握脈絡,同時為資深愛好者提供重新審視經典的角度。全書配有大量高清、精心挑選的插圖(包含清晰的局部放大圖和建築平麵圖),用以佐證論點,使讀者能夠“親眼”見證藝術的演變過程。 --- (注: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且深入的歐洲藝術通史框架,不涉及二十世紀中葉後的抽象錶現主義、波普藝術等當代議題,其敘事終點鎖定在現代主義的開端階段,以確保對古典至近代的傳統藝術體係的完整梳理。)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受益匪淺的一點,是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個跨越時空的比較框架。它不隻是在講述“西方”的故事,而是巧妙地將不同時期的藝術放在一個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下進行審視。例如,在討論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體解剖研究時,作者會不經意地提到同時期科學界的一些發現,這種跨學科的參照,極大地拓寬瞭我的知識邊界。它不是孤立地講解繪畫和雕塑,而是將建築、文學、音樂甚至哲學思潮都納入進來,構建瞭一個立體、多維的西方文化地圖。讀完後,我發現自己對整個西方文明的曆史進程都有瞭一種更清晰、更立體的把握感,這不僅僅是一本美術史,更是一本關於人類審美和精神探索的通史。

评分

坦率地說,我過去對一些現代藝術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看不懂”的階段,總覺得那些碎片化、非寫實的錶達方式是故作高深。然而,這本書在處理從印象派到後現代的過渡時,展現瞭極大的耐心和清晰度。它沒有急於下結論,而是耐心地解釋瞭攝影技術對繪畫的衝擊、工業化對藝術傢心態的影響,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如何徹底顛覆瞭人們對“真實”的定義。這種對時代背景的深度挖掘,讓我開始理解抽象錶現主義的焦慮,也明白瞭極簡主義對藝術定義的挑戰。現在再去看那些“怪異”的作品,我心中多瞭一份敬意,知道那是藝術傢對他們所處時代的誠實記錄。

评分

我必須稱贊作者在宏大敘事之下的細膩洞察力。很多人寫西方藝術史,容易陷入“A流派之後是B流派”的綫性描述,但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擅長挖掘不同藝術思潮之間的隱秘聯係和張力。比如,它如何解釋巴洛剋那種戲劇性的情感爆發,其實是對文藝復興古典和諧的一種反叛和迴應,這種深層次的內在邏輯被挖掘得非常透徹。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看藝術作品的眼光被徹底“升級”瞭,不再是單純地欣賞美或醜,而是能看到畫麵中蘊含的哲學思考、政治暗流乃至科學進步的影子。這種穿透錶象直達本質的分析,是很多入門讀物所不具備的深度。

评分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實在是太對我的胃口瞭,它完全沒有一般藝術史書籍那種高高在上、拒人於韆裏之外的精英腔調。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耐心地牽著讀者的手,從古希臘的理想之美,一路走過中世紀的宗教情懷,再到文藝復興的理性光輝,每到一個時代,都會用最平實的語言剖析其背後的社會思潮和文化脈絡。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述藝術傢的生平時,沒有僅僅羅列其作品成就,而是融入瞭大量的生活細節和時代背景,讓那些“大師”形象變得有血有肉,不再是冰冷的雕塑或油畫。這種娓娓道來的敘述,讓原本可能枯燥的曆史知識變得像聽一位智者在講述精彩的故事,讓人忍不住一頁接一頁地讀下去。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拿在手裏就有一種與藝術對話的儀式感。紙張的選用也很有講究,印刷的圖片色彩飽滿,細節清晰可見,即便是對色彩敏感的讀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在版式和視覺呈現上的用心。我喜歡它那種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親和力的排版風格,那些關鍵的曆史節點和藝術流派的介紹,用小標題和邊框做瞭很好的梳理,使得閱讀體驗非常流暢,不會因為內容龐雜而感到迷失。更不用說,書中的插圖並非簡單的點綴,很多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編排的,與文字敘述形成瞭一種完美的互補,真正做到瞭圖文並茂,讓抽象的藝術概念變得具象而生動。

评分

1.《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畅销五十万册,著名学者张宏杰历经五载,再续力作! 

评分

去评价者随便写写!但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有点

评分

非常棒!按时间顺序排列,配合家里的名画鉴赏,给宝宝做启蒙用

评分

time,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At the

评分

喜欢在京东买书、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

给自己和宝宝买的,没有什么味道,看着还不错。。

评分

买错了其实,之前买了一本全的,这本相当于压缩版吧可以这么说,准备送人鸟。书印刷啥的都还好。

评分

?

评分

2. 《曾国藩》作者唐浩明、《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阅后联袂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