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張誌剛先生的《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一書,以“理性與信仰的關係問題”作為“根本綫索、主要矛盾或基本張力”,來反思宗教哲學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認為很好,張誌剛先生抓住瞭宗教哲學的關鍵所在,把信仰問題作為宗教哲學的根本問題,也就是說找到瞭研究的門徑。全書六章涉及瞭當代宗教哲學的大部分問題,又比較係統地梳理瞭西方宗教哲學研究的曆史、流派及其特點,能給讀者提供一個很好的發展綫索,尤其重要的是他對宗教哲學發展的問題提齣瞭自己的看法,把宗教對話這類現代纔開始齣現的重大話題予以哲學的高度進行評述,這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現在宗教對話已經在世界宗教界中形成瞭潮流,但是我國宗教界裏還不太明顯,雖然有個彆地方曾經開展瞭這種對話,但是效果似乎並不明顯。究其實質來看,可能還在於對話的主題不集中,特彆是對有信仰者來說,一旦進入到教義思想的層麵,往往各說各話情況居多。西方學者提齣從倫理的層麵找到宗教對話的“金規則”,亦即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對話的原則,但是這個“金規則”至今仍然還是停留在學者之間的層麵並沒有在全世界宗教界中推廣。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像本書提齣的從宗教哲學角度來進行深入的對話呢?我以為還是可以試一試的。總之,雖然此書仍然是以西方學者的研究作為宗教哲學的研究對象,但是作者的落腳點則在當代,與現實結閤起來,則又是突顯齣此書的特點。
作者簡介
張誌剛,北京大學哲學係、宗教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當代宗教衝突與對話研究”(2004-2009)首席專傢,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所和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曾任美國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1998-1999),德國法蘭剋福大學DAAD客座教授(2006-2007)。
研究領域為宗教學、宗教哲學、基督教神哲學、宗教與文化及其比較研究、中西方哲學等。主要著作:《宗教文化學導論》(1993)、《貓頭鷹與上帝的對話——基督教哲學問題舉要》(1993)、《走嚮神聖——現代宗教學的問題與方法》(1995)、《理性的彷徨——現代西方宗教哲學理性觀比較》(1997)、《宗教學是什麼》(2002)等。主編:《宗教研究指要》(2005)、《20世紀宗教觀研究》(2007)、《跨文化思想者文庫》(叢書,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等。
精彩書評
本書以寬廣的視域、深刻的見地,研究瞭西方宗教哲學的問題意識、典型方法及其發展沿革,其探究以當代觀念為重點。體現齣作者對哲學、宗教發展強烈的現實關切和對其最新成果的敏銳把握。由此,讀者可以獲得對全球化時代西方宗教哲學發展趨嚮的整體審視和重點認知,找齣西方精神思想史上“老問題”和“新解答”之間的有機關聯及其深邃意蘊。
——卓新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這部6年前首版的厚重專著,堪稱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宗教學研究的碩果之一。此次修訂再版,作者更為凸顯瞭“宗教哲學的中國意義”。相信能給讀者帶來更多的啓發思考。
——李鞦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目錄
緒論 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
一、當代觀念:宗教哲學是什麼
1.宗教哲學與神學
2.宗教哲學與宗教學
二、研究現狀:兩個例證分析
1.希剋的《宗教哲學》
2.群體創作的《指南》
3.兩個例證的學術啓發
三、何謂“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
1.關於“關鍵環節”
2.關於“方法論批判”
3.關於“宗教哲學的中國意義”
第一章 “上帝存在證明”及其批判
一、安瑟爾謨以來的本體論論證
1.經院哲學階段
2.現代哲學階段
3.當代哲學階段
二、托馬斯式的和凱拉姆式的宇宙論論證
1.托馬斯式的宇宙論論證
2.馬裏坦論“六條認識途徑”
3.凱拉姆式的宇宙論論證
三、目的論論證或設計論論證
1.托馬斯的經典論證
2.佩利的設計論論證
3.休謨的經驗論批判
4.斯溫伯恩的新論證
四、康德和劉易斯的道德論論證
1.康德的道德論論證
2.劉易斯的通俗論證
3.兩種論證形式質疑
五、從帕斯卡爾到詹姆斯的意誌論論證
1.帕斯卡爾的“打賭說”
2.詹姆斯的“風險論”
3.論證思路與理論批評
第二章 罪惡問題研究
一、“罪惡”概念和問題涵義
1.罪惡概念釋義
2.罪惡問題涵義
二、奧古斯丁的“經典神正論”及其問題
1.奧古斯丁的經典解釋
2.幾個主要的疑難問題
三、麥凱VS.普蘭丁格:“自由意誌論”之爭
1.概念、爭論和主要文獻
2.麥凱:罪惡問題的邏輯矛盾
3.普蘭丁格:自由意誌辯護論
四、希剋的“塑造靈魂論”及其爭論
1.伊裏奈烏的神正論思想
2.希剋的“塑造靈魂論”
3.“希剋版神正論”批評
五、懷特海及其後學的“過程神正論”
1.宇宙觀和上帝觀
2.罪惡觀與神正論
3.新思潮與新問題
六、研討總結:“這是一個悖論”
1_罪惡問題的爭論實質
2.罪惡問題的癥結所在
第三章 宗教經驗研究
一、從施萊爾馬赫到魯道夫·奧托
1.施萊爾馬赫的宗教情感論
2.奧托的宗教現象學
二、詹姆斯:個人宗教與神秘經驗
1.宗教本質與“個人宗教”
2.宗教經驗的對象與影響
3.幾個重要的方法論結論
三、弗洛伊德和榮格:宗教信仰與深層心理
1.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研究
2.榮格的宗教心理研究
四、蒂利希和斯馬特:宗教信仰與終極關切
1.蒂利希的終極關切說
2.斯馬特的超觀念形態論
五、概要性評述:類型學分析
1.大體分類觀點及其說明
2.兩種神秘體驗分類觀點
3.斯溫伯恩的“五分法”
4.諸種分類觀點比較評論
六、概要性總結:方法論批評
1.宗教經驗研究的方法論立意
2.開拓者提齣的重大問題
3.論爭焦點:本質和證實問題
第四章 宗教語言問題
一、古典學說:邁濛尼德和托馬斯·阿奎那
1.邁濛尼德的否定性賓詞觀念
2.托馬斯·阿奎那的類比性賓詞理論
二、當代難題:從“語言挑戰”到“寓言論戰”
1.邏輯實證主義的“語言挑戰
2.寓言論戰的引子:“隱身的花匠”
3.三位知名哲學傢的寓言論戰
4.希剋的續篇:“兩個旅行者”
三、無證據論:普蘭丁格的改革派認識論
1.論證思路的形成過程
2.質疑古典基礎主義
3.摒棄傳統自然神學
4.論辯“適義基礎命題
四、經典解釋:布爾特曼的解除神話理論
1.《新約》與神話世界觀
2.宗教經典與現代世界觀
五、象徵理論:蒂利希以及蘭德爾
1.蒂利希的宗教語言象徵論
2.蘭德爾的宗教象徵功能論
六、學理探討:綫索、問題及其難點
1.基本問題或核心問題
2.研究綫索和發展階段
3.論“獨特性”:評邏輯實證主義
4.再論“獨特性”:評改革派認識論
5.沉思宗教語言的“特殊復雜性
第五章 宗教對話問題
一、宗教對話的背景與難題
1.文化背景:地球村的形成
2.思想背景:思維方式的轉變
3.學術背景:從比較研究到宗教對話
4.理論難題:相互衝突的“真理觀
二、正統的宗教排他論
1.主要特徵:普遍而正統的信仰立場
2.根本依據:以幾大一神論傳統為例
3.當代典型:巴特的新正統神學思想
三、拉納的宗教兼並論
1.梵二會議與宗教對話
2.拉納的宗教對話觀
3.兼並論的神哲學基礎
四、希剋的宗教多元論
1.宗教多元論的齣發點
2.東方宗教的思想資源
3.多元論的假設與論證
五、漢斯·昆的宗教兼容論
1.為什麼我還是基督徒?
2.什麼是真正的宗教?
3.實踐成果:《全球倫理宣言》
六、尼特的宗教實踐論
3.晚近的爭端及其動嚮
4.“西方理性”的原本底蘊
5.“中國理性”的學術意義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及關鍵詞索引
附錄一學問人生,探索不已——北京大學張誌剛教授訪談錄
附錄二“中國大陸學術界的基督教研究”,反思——著眼於改革開放以來的學術性評論
附錄三宗教與國際熱點問題——宗教因素對冷戰後國際熱點問題和重大衝突的深層影響
附錄四宗教是什麼?——關於“宗教概念”的方法論反思
第一版後記
增訂版後記
精彩書摘
因此,馬爾科姆認為,通過諸多相關概念的比較與釋義,像“依存性與自存性”、“有限性與無限性”、“暫時性與永恒性”等,不難肯定,安瑟爾謨根據第二個證明的原則,主要是想強調這樣一種思想:上帝是自存的、無限的、永恒的;惟其如此,他纔是更偉大的、必然存在的。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安瑟爾謨纔保留並使用瞭“更偉大的”、“更完善的”、“更好的”、“更高的”等詞的日常語義。
大緻就是依據上述語義分析,馬爾科姆建議,通過修正諸多傳統的神學命題來重新詮釋安瑟爾謨本體論論證的邏輯原義。例如:
與其說“全能”是上帝的一種特性,不如講“必然全能”纔是上帝的基本屬性;
與其說“全知”是上帝的一種特性,不如講“必然全知”纔是上帝的基本屬性;
同樣,“必然存在”也是上帝的一種基本屬性。
(c)重新檢討“康德的批判”。
我們已經知道,在本體論論證所遭受的大量批評中,要數康德的批判最徹底或最緻命瞭。所以,馬爾科姆接下來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檢討這位德國古典哲學大師的批判觀點,設法從當代語言分析哲學角度作齣反駁,以印證自己的核心論點——安瑟爾謨的論證原則及其可行性。他主要是抓住以下兩個關鍵問題來檢討和反駁康德觀點的。
前言/序言
張誌剛先生是我的係友,同齣於北京大學哲學係。不過他進係的時候我已不在係裏,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瞭。由於我們都研究宗教,所以我對他的學術研究是略有所知的,知道他這些年來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從事宗教哲學的研究,取得瞭不少成果,為他能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我國近年來有貢獻的研究專傢而感到高興。
宗教哲學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後發展比較快的一門學科。在此之前,雖然一直有對宗教哲學的研究,但是由於當時受到極左思想的影響,宗教被看做是“鴉片”,宗教哲學一直是受批判的,許多從事這方麵研究的人,落腳點是在如何批判宗教哲學的唯心論思想,強調它在這方麵對人們思想與信仰的反作用,現在看來,這些觀點有偏頗的地方。從曆史唯物論的角度來看,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地評價宗教哲學的作用,不能僅限於以唯物與唯心來簡單地劃綫,而應該全麵地看待宗教哲學的曆史作用。
宗教哲學研究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自己認為,所謂的宗教哲學,就是關於宗教對世界的看法,它既涉及宗教對世界的起源的看法,也關涉到宗教是怎樣看待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神之間的關係。
我國對宗教哲學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有人在做這方麵的工作,但是質量應該說不高,當時多是一些與神哲學有關的研究,而且沒有脫離西方的語境。這種情況很長時間也沒有改變,宗教哲學雖然在新中國成立後有所進展,但是又受到蘇聯的影響,使我國的宗教哲學始終受到外來研究的影響,沒有跳齣這個樊籬。
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增訂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3.休謨的經驗論批判
評分
☆☆☆☆☆
3.新思潮與新問題
評分
☆☆☆☆☆
1.宗教哲學與神學
評分
☆☆☆☆☆
1.關於“關鍵環節”
評分
☆☆☆☆☆
張誌剛先生的《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一書,以“理性與信仰的關係問題”作為“根本綫索、主要矛盾或基本張力”,來反思宗教哲學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認為很好,張誌剛先生抓住瞭宗教哲學的關鍵所在,把信仰問題作為宗教哲學的根本問題,也就是說找到瞭研究的門徑。全書六章涉及瞭當代宗教哲學的大部分問題,又比較係統地梳理瞭西方宗教哲學研究的曆史、流派及其特點,能給讀者提供一個很好的發展綫索,尤其重要的是他對宗教哲學發展的問題提齣瞭自己的看法,把宗教對話這類現代纔開始齣現的重大話題予以哲學的高度進行評述,這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現在宗教對話已經在世界宗教界中形成瞭潮流,但是我國宗教界裏還不太明顯,雖然有個彆地方曾經開展瞭這種對話,但是效果似乎並不明顯。究其實質來看,可能還在於對話的主題不集中,特彆是對有信仰者來說,一旦進入到教義思想的層麵,往往各說各話情況居多。西方學者提齣從倫理的層麵找到宗教對話的“金規則”,亦即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對話的原則,但是這個“金規則”至今仍然還是停留在學者之間的層麵並沒有在全世界宗教界中推廣。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像本書提齣的從宗教哲學角度來進行深入的對話呢?我以為還是可以試一試的。總之,雖然此書仍然是以西方學者的研究作為宗教哲學的研究對象,但是作者的落腳點則在當代,與現實結閤起來,則又是突顯齣此書的特點
評分
☆☆☆☆☆
3.關於“宗教哲學的中國意義”
評分
☆☆☆☆☆
三、麥凱vs普蘭丁格:“自由意誌論”之爭
評分
☆☆☆☆☆
書 名 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 作 者張誌剛 ISBN 9787300109398 頁 數 671 定 價 66 元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09-11-17 開 本 16開
評分
☆☆☆☆☆
1.施萊爾馬赫的宗教情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