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五代史選譯(修訂版)》以1976年中華書局齣版的點校本為底本。依次選擇瞭1 5篇傳記,除《梁太祖本紀》一篇外,其他各篇均不與《舊五代史選譯》重復,如果讀者把叢書中的這兩本書放在一起閱讀,會對這段動蕩的曆史有更全麵的瞭解。入選的篇章,不作全譯而隻譯其中重要而精彩的部分,對於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和生僻的字、詞,做瞭簡要的注釋。譯文采用忠實於原文的直譯的辦法,以幫助讀者理解原文。
目錄
前言001
梁本紀
太祖001
梁傢人傳
文惠皇後王氏022
元貞皇後張氏026
梁臣傳
敬翔031
唐臣傳
郭崇韜041
安重誨061
晉臣傳
桑維翰080
伶官傳
敬新磨景進史彥瓊郭從謙089
宦者傳
張承業張居翰102
雜傳
李茂貞119
溫韜132
劉知俊137
段凝144
趙在禮149
唐景思154
王進158
安重榮163
李守貞174
馮道184
崔棁195
李懌202
和凝205
閩世傢
王審知211
編纂始末001
叢書總目001
精彩書摘
後梁太祖硃溫於公元877年參加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大起義,當起義軍攻陷長安時,他已成為重要將領。由於形勢的變化,黃巢軍從攻勢轉為守勢,硃溫在軍事上屢次失利之後,背叛黃巢,投靠瞭唐朝官軍,積極鎮壓農民起義軍,並擴充力量。在與諸藩鎮角逐中,他逐漸取得軍事上的優勢,進而挾製唐朝皇室,乃至取而代之,建立後梁政權,自己登上瞭皇帝的寶座。歐陽修站在衛護封建道德的立場上,在這兩篇本紀裏,對硃溫其人是持否定態度的。他在《梁傢人傳》前序中,指斥梁太祖起於農民軍,至於滅亡唐朝,“其遺毒流於天下”,“梁之惡極矣”。嚴厲地進行瞭筆伐。歐陽修根據曆史資料,依時間發展順序,記敘硃溫一生大事,述其氣質凶悍、叛逆成性、欺詐惡毒、蓄意篡弑等劣跡醜行,都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正是歐陽修工於撰述的效果。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這是史書上所記梁太祖硃溫的全部稱號。“太祖”是廟號,即帝王死後在宗廟立室奉祀,題於廟室的名號。“神武元聖”是尊號,即在位時接受的褒美稱號,又稱徽號。“孝”是謚號,即死後由朝廷根據其行為事跡評定的稱號。),姓硃氏,宋州碭山午溝裏人也(宋州: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寜陵、睢縣、柘城、夏邑及安徽碭山、山東曹縣、單縣一帶地方。碭山:今安徽碭山縣。)。其父誠,以《五經》教授鄉裏,生三子,曰全昱、存、溫(昱(yù鬱)。)。誠卒,三子貧,不能為生,與其母傭食蕭縣人劉崇傢(蕭縣:治所在今安徽蕭縣西北。)。全昱無他材能,然為人頗長者。存、溫勇有力,而溫尤凶悍。
新五代史選譯(修訂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好
評分
☆☆☆☆☆
5代10國時期,戰亂的中國,不平靜的曆史!!!
評分
☆☆☆☆☆
如果學界確實存在專傢隻知一味地嚮司法灌輸舶來品這樣的單嚮知識交流格局,並對此無所自覺、習以為常,那麼,本書便是一次試圖顛倒這種本末倒置的狀況的努力。宏大計劃之一就是要改變此種“知識壓迫”的局麵,為那些理當作為中國學界“富礦”的中國經驗“尋求語言的錶述,獲得其作為普遍性知識或便於交流之知識的品格”)。
評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
實惠,便宜,以前在亞馬遜和當當購書來著,但是發現瞭京東的書後就在京東買瞭,正版,質量沒得說,價格便宜,一個字好,二個字很好,忠實的老顧客
評分
☆☆☆☆☆
評分
☆☆☆☆☆
經典文章,值得閱讀,文史皆雋
評分
☆☆☆☆☆
這一“事業”在兩個方麵同步進行。其一便是尋求“事物的邏輯”,試圖理解知識的實際生産機製。錶明農村的基層司法處在一特殊的結構當中,這種結構處於一係列的二元對立之間;諸如城市/鄉村、格式化/非格式化、陌生人社會/熟人社會等等的二分使得基層法官在既定的司法製度框架內處於緊張狀態。他負載的和必須適用的一套知識與他所麵對的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世界並不協調,因為這一套知識是為另一個世界設計的。他成為兩種需求的交匯點:民族國傢與鄉土社會同時嚮他發齣指令,一個要求規則之治,另一則要求解決糾紛保持和諧。“任何知識,都是同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係的,無論是其産生還是其使用,都是對這種時空製約的一種迴應。”作為基層對這一時空製約的迴應之結果的,便是那些難於進入法學傢視野的技術、知識。
評分
☆☆☆☆☆
實惠,便宜,以前在亞馬遜和當當購書來著,但是發現瞭京東的書後就在京東買瞭,正版,質量沒得說,價格便宜,一個字好,二個字很好,忠實的老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