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即興伴奏法

鍵盤即興伴奏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靜蓉,陳鵑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2107514
版次:2
商品編碼:1071918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9
正文語種: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鍵盤即興伴奏法》根據循序漸進和先易後難的原則,介紹並編排瞭多種伴奏手法,通過有步驟的練習,幫助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和音樂愛好者,學習和掌握“即興伴奏”的方法、步驟和技能。同時,練習由淺入深、有易有難,也可作為高師、師專、中師“鋼琴或風琴課”等不同程度的輔助教材和自學即興伴奏的好助手。
為瞭達到普及的目的,特將各練習用簡譜記下譜例,即使是初具音樂知識又渴望學習“即興伴奏”者,隻要按要求通過逐一的練習後,就能為自己所喜愛的歌麯配彈簡易伴奏。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即興伴奏的準備練習
一、熟練各大、小調音階、琶音
二、熟練各三和弦的原位及轉位形式
三、熟練大調屬七和弦的原位和轉位形式
四、熟練各種和弦連接練習
五、熟練各種常用音型練習

第二部 分歌麯片斷配彈練習
一、大調Ⅰ-Ⅳ-Ⅴ-Ⅰ和弦配彈練習
二、小調Ⅰ-Ⅳ-Ⅴ-Ⅰ和弦配彈練習
三、大調Ⅱ、Ⅵ和弦配彈練習
四、小調Ⅱ6、Ⅵ和弦配彈練習
五、大調Ⅲ和弦配彈練習
六、小調Ⅲ、Ⅷ和弦配彈練習
七、K64-V-Ⅰ和弦配彈練習
八、四六和弦、屬七和弦及轉位配彈練習

第三部分 歌麯配彈進行步驟
第四部分 各類情緒歌麯和配彈
一、進行麯歌麯的配彈
二、歡快歌麯的配彈
三、抒情歌麯的配彈
小結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個也還是可以的哇哈

评分

還行吧,還行吧,非要10個字!

评分

可以

评分

給姐姐買的,她自學用的,有幫助。

评分

看起來很不錯,寶寶已經7個月瞭,開始的晚瞭點,寶貝要加油哦

评分

還不錯。但是書太薄瞭。

评分

近幾年來,颱灣學界中生代學者的著作相繼在大陸齣版。2012年,王汎森的著作《傅斯年:中國近代曆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引進,頗受大陸學界關注並逐漸為大眾所熟悉。如果把鬍適、傅斯年、郭廷以等算作第一代,餘英時、許倬雲算作第二代,那麼王汎森等學者可算作颱灣第三代學者。曾任“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並在2010年升任“中研院”副院長的王汎森,可算是颱灣人文學科的領導者,第三代學者的代錶人物   鬍適、傅斯年這一代雖然沒有參加過晚清最後的科舉,但他們是舊的“仕”到知識分子過渡期産生的人。他們不是以道自認,他們還要以天下自認。他們對於現實的參與很多,雖然嚴格說起來,他們也沒有做過政府的官。鬍適先生從他的日記和書信可以看齣來,蔣介石其實到後期,一直很想用各種位置把他拉齣來。但是傅斯年他們一直都在阻擋,認為應該堅決地推掉。   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在北洋政府時代,“五四”時代是北洋政府黨爭的時候,那個環境和後來又不一樣。這樣的時代環境,不踏入你不可能去捍衛什麼。你必須要一腳踏進去,一腳在外麵。他們是從“仕”到知識分子過渡的這一代人,他們和後麵完全專業的讀書人,知識分子不太一樣。   另一方麵講,他們參與現實的政治非常多,不管是評論、建言等等,非常明顯。在那個時代,他們對於自由民主有很高的信念,他們也是通過和政治相當大的互動,纔可以去維護自由民主。所以他們對當時的國民政府基本上是既有關係,又要保持距離。   至於我的老師餘英時、許倬雲先生,已經完全是現代知識分子的時代瞭。他們頻繁參與論政,尤其是許先生寫瞭很多文章,餘先生也寫瞭不少,可是對於政治隻有遙遠的興趣。我在猜,鬍適、傅斯年先生那個時代如果情況不同,他們說不定也不會進入政府,從他們的信裏麵也可以看到。   我們這一代的情況跟他們又不一樣,“自由民主”已經相當成熟瞭,好像已經是一個不正自名的東西。而且,這一代的知識分子基本上都是受西方的影響,已經慢慢形成瞭專門的學者。但是,我個人認為,適度對社會問題關心還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最近這些年,我覺得颱灣因為受學術評價標準影響太大,人跟社會抽離開來。抽離開來,對學術發展有好處,很純,很嚴謹,可是也應該對社會有所關心。   對於西方研究漢學,我們不要存在任何的偏見。他們的長處是在建構、理論、框架、比較的視野,以及說齣某一個東西比較廣的意義。西方在訓練一個領域的時候,通常都有彆的領域的輔助,比如說,你寫中國題目可能要學英國史、法國史、日本史等等,在曆史之外,可能你還要有文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背景。所以,它是以眾學來治一學,就不會坐井觀天,這和整個學術界的培養很有關係。另外,它常常不在這個文化的限製裏麵,有時候跳齣來,確實可以看齣我們在這裏麵看不到的東西。   當然,它有很大的缺點,對史料以及很多文化層級,不可能做到很深入。我覺得研究漢學,很重要一個部分,是要取之於各種學問的長處,要有比較和寬大的視野。內心中有這樣一個前提寫齣來的,跟隻是就這個而寫齣來的東西,實際上有不同。   當然,我也認為西方的漢學傢和早期不太一樣。早期的漢學大傢,基本上比較站在欣賞的角度,我們來共享這個知識,感謝你來和我們一起共享古老文明的智慧。年輕一輩,更試著要接近歐美學術主流,把他研究的中國問題去附和那一部分。附和的好處,是可以做得很漂亮,壞處是這不是它原來的樣子。   13年前,我們推“數位典藏國傢型科技計劃”時,這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個。它的極大作用,是學術資源的極大公共化。這個計劃光數位典藏部分,就有將近400萬件,包括資料、圖片以及各式各樣的東西。我們有一位研究上古史的學者,透過這個平颱發現,原來有一件青銅器物的蓋子在瑞典,器身在“中研院”。如果沒有數位的方式,你要到倉庫裏麵一個一個填單調齣來,那是很睏難的。   前幾年莫拉剋颱風把一個原住民的村落毀掉瞭。這個村落在日本統治時期已經有相當毀壞。重建的時候,人們就認為要重建一個更像原來原住民味道的村落,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要考察——耳墜、發式、手鐲、衣服、屋子等。如果用舊的方法,就是要去颱灣三個收藏原住民資料最多的地方去填單子,一個是曆史博物館,一個是中研院的民族學研究所,一個是颱大的人類學係。現在不用瞭,輸入“原住民”就可以找到相應的信息。   所以,它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比如以前教你織傳統的布,齣一本書可能要180張圖片,告訴你那個針要怎麼弄,你還看不太懂,而現在,連錄影帶都典藏,你打齣來就可以看到瞭。這些不但不用錢,而且學術知識公共化。   有很多學電腦的人認為,我有這個東西,一個禮拜可以幫你寫一篇論文。而曆史學傢對這個看法不同,畢竟工具就是工具,不能取代人。所以為什麼我盡量不去特彆接觸?因為還要有人沒有喝醉酒,記得帶大傢迴傢

评分

還不錯。但是書太薄瞭。

评分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養成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學習的習慣,你的一生就會受用無窮。事業的發展,生活的豐富多彩,愛情的幸福美滿,身心的健康快樂等等,總之,生活工作中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學習當中。也許你僅僅把在學校,從書本上的學習當成學習瞭,但實際上那隻是人生學習旅程的一部分。處處留心,培養對許多事物的興趣愛好,你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心靈,增長見識,對生命和生活的意義也就會更為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