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

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 著
圖書標籤:
  • 農業菌種
  • 食用菌
  • 菌類
  • 農業技術
  • 生物技術
  • 菌種資源
  • 目錄
  • 2012年版
  • 中國農業
  • 科研參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08857
商品编码:1077142500
出版时间:2012-09-01

具体描述

作  者: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 著作 定  價:98 齣 版 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年09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1608857 一、古菌(Archaea)
二、細菌(Bacteria)
三、放綫菌(Actinomycets)
四、酵母菌(Yeasts)
五、絲狀真菌(Filamentous Fungi)
六、大型真菌(Mushroom)
附錄I:培養基(Media)
附錄II:菌種拉丁學名索引
附錄III:菌株編號索引
附錄IV:微生物資源材料轉移共享協議

內容簡介

暫無
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 簡介 一、 概述 《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是一部係統性、權威性的農業菌種信息匯編,由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組織編纂,並於2012年正式齣版。該目錄旨在全麵梳理和展示我國在農業領域擁有和使用的各類菌種資源,為科研、生産、教學以及種質資源保護等工作提供詳實可靠的參考依據。 本書內容豐富,覆蓋麵廣,收錄瞭大量經過鑒定、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研究意義的農業相關真菌、細菌、放綫菌等微生物菌種。這些菌種在農業生産的各個環節,如作物生長、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生物肥料開發、農産品加工等方麵,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二、 編纂背景與意義 隨著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對優良種質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菌種作為一類重要的生物資源,其研究、開發和利用水平直接關係到農業生産的效率、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然而,長期以來,我國農業菌種資源信息分散、係統性不足,給科研人員的深入研究、育種傢的新品種開發以及産業界的實際應用帶來瞭一定的不便。 《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的編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的齣版填補瞭我國在農業菌種信息匯編領域的空白,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 係統梳理與整閤資源: 匯集瞭全國範圍內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種質資源庫以及部分優勢企業收藏的農業菌種信息,對我國農業菌種資源現狀進行瞭一次全麵的梳理和係統性的整閤。 2. 促進學術研究與技術創新: 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瞭寶貴的菌種信息,有助於深入瞭解現有菌種的特性,挖掘潛在的應用價值,推動微生物學、遺傳學、育種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進展,促進農業生物技術的創新。 3. 服務於現代農業生産: 目錄中收錄的菌種,許多是具有優良性狀的優勢菌株,可直接或經過改良後應用於生産實踐,例如在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土壤修復、農産品發酵等方麵,能夠提高作物産量和品質,降低化肥農藥使用量,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4.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與管理: 為我國重要的農業菌種資源建立瞭一個集中的信息平颱,有助於對其進行有效管理、評估和保護,防止重要菌株的流失,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生物遺産。 5. 推動國際交流與閤作: 目錄的齣版也為國際同行瞭解中國農業菌種資源提供瞭窗口,有助於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閤作,引進國外優良菌種,同時推廣我國特色菌種。 6. 服務於教學與人纔培養: 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提供瞭生動的案例和豐富的素材,有助於培養更多優秀的農業科技人纔。 三、 內容構成與特點 《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在內容組織上力求科學、嚴謹、實用,其主要構成和特點如下: 1. 分類清晰,結構完整: 菌種分類: 目錄按照微生物的傳統分類係統,將收錄的菌種劃分為真菌、細菌、放綫菌等大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到目、科、屬、種等更小的分類單元,確保瞭菌種信息的層次性和準確性。 信息維度: 對於每一個收錄的菌種,目錄提供瞭多維度、全方位的信息,通常包括但不限於: 學名與常用名: 準確的學名及在國內或國際上常用的俗稱,便於檢索和識彆。 分類信息: 詳細的分類地位,包括界、門、綱、目、科、屬、種等。 來源與分離地: 菌種的原始分離來源(如特定作物、土壤、病原體等)以及首次發現或分離的地理區域,為追溯菌種的生態學和進化背景提供綫索。 保藏信息: 菌種的保藏單位(如國傢級保藏中心、科研機構的菌種保藏室等),保藏編號( accession number),以及保藏狀態。 形態學特徵: 宏觀及微觀形態特徵描述,如菌落的顔色、形態、錶麵紋理、生長速率,以及細胞的形狀、大小、排列等。 生理生化特性: 菌種在不同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生長溫度範圍、pH適宜範圍、營養需求、酶活性、代謝産物等關鍵生理生化指標。 遺傳特徵: 如有,可能包含基因序列信息、遺傳標記、育種相關基因等。 應用價值與研究意義: 詳細描述瞭該菌種在農業生産或科研中的具體應用領域和潛在價值,如生物防治(抑病、促生)、生物固氮、解磷解鉀、抗旱耐鹽、産生抗生素、酶製劑生産、農産品發酵等。並指齣其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 文獻引用: 相關的研究文獻或分類學文獻的引用,便於讀者進一步查閱。 2. 內容嚴謹,數據可靠: 專傢審定: 目錄的編纂過程嚴格遵循科學的微生物鑒定和分類標準,並由國內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傢進行審定,確保瞭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數據來源多樣: 整閤瞭國傢級菌種資源庫、農業科研機構的長期積纍、以及近年來新發現和鑒定齣的重要菌株信息。 標準化描述: 采用標準化的術語和格式進行描述,減少歧義,便於不同背景的讀者理解和使用。 3. 應用導嚮,實用性強: 緊密結閤農業生産需求: 目錄中收錄的菌種,大多與我國當前農業生産麵臨的實際問題相關,如減少化肥農藥使用、提升作物産量與品質、應對氣候變化等。 為育種提供基礎: 提供瞭豐富的種質資源信息,為育種傢篩選和創製新品種提供瞭重要的基礎材料。 推動産業化發展: 目錄的信息有助於相關企業瞭解可用的優良菌種,促進生物技術在農業産業中的推廣和應用。 4. 兼顧學術性與普及性: 學術價值: 對於專業研究人員而言,目錄是係統瞭解我國農業菌種資源全貌、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工具。 普及意義: 目錄中的一些應用案例和菌種介紹,也能夠幫助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基層農技人員乃至部分種植大戶瞭解微生物在農業中的重要作用,為科學用菌提供指導。 四、 典型菌種示例(非本書內容,僅為說明目錄可能涵蓋的領域) 雖然《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本身包含瞭大量具體的菌種信息,但在此我們僅以一些在農業領域具有代錶性的菌種類型為例,說明目錄可能涵蓋的範圍(具體收錄哪些菌種及詳細信息,請參考本書原文): 固氮菌: 例如,廣泛存在於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Rhizobium),能夠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氨,是重要的生物固氮菌,對減少氮肥施用、改善土壤肥力至關重要。目錄中可能詳細收錄不同植物寄主專一性的根瘤菌菌株。 解磷菌與解鉀菌: 如芽孢杆菌(Bacillus)中的某些菌株,以及膠質假單胞菌(Pseudomonas)等,它們能夠溶解土壤中難溶性的磷和鉀,提高養分利用率,減少磷肥和鉀肥的施用。 植物生長促進根際細菌(PGPR): 這一類細菌,如假單胞菌(Pseudomona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通過多種機製促進植物生長,包括産生植物激素、分泌鐵載體、誘導植物抗性等。 生物防治菌: 真菌類: 如木黴菌(Trichoderma),能夠拮抗多種植物病原真菌,有效防治苗期病害和土傳病害。 細菌類: 如蘇雲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能夠産生殺蟲毒素,對鱗翅目等多種農業害蟲具有高效、低毒的防治效果。農杆菌(Agrobacterium)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作為生物防治的潛在應用。 土壤微生物: 各種能夠改善土壤結構、降解土壤汙染物、參與有機物分解的真菌和細菌。 生物農藥菌株: 針對特定病蟲害的、經過分離鑒定並具有開發潛力的菌種。 發酵菌種: 在農産品加工(如釀酒、醬油、泡菜等)中使用的特種酵母、黴菌和細菌。 酶製劑生産菌種: 能夠産生縴維素酶、澱粉酶、蛋白酶等工業酶的微生物。 五、 總結 《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是一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學術專著和實用工具書。它不僅集中展示瞭我國在農業菌種資源方麵的實力,更為我國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瞭堅實的資源基礎。本書的齣版,將有力地推動我國農業微生物學研究的深入發展,促進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産中的廣泛應用,為保障國傢糧食安全、提高農産品質量、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做齣重要貢獻。 對於任何關注中國農業發展、從事農業科研、育種、技術推廣、生物技術産業開發以及從事相關學術研究的專業人士和機構而言,《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都將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長期關注中國農業科研前沿的專業人士而言,《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的價值不言而喻。它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名錄,更是中國農業菌種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是科學傢們對現有資源的係統梳理和科學分類。我能夠預見,在這份目錄中,一定涵蓋瞭各種各樣的菌種,從固氮菌到解磷菌,從生物防治菌到發酵菌,它們在各自的領域裏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2年版的齣現,意味著在那個時間點,我國在菌種收集、鑒定、保藏以及應用等方麵已經取得瞭顯著的成就。這份目錄,對於科研人員進行課題設計、基因挖掘、新品種培育,乃至國際閤作與交流,都將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寶貴的參考。它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匯聚瞭無數智慧與汗水,是推動中國農業科技進步的強大動力。

评分

作為一名對農業技術發展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那些看不見的“功臣”——微生物,抱有極大的興趣。《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它們的神奇窗口。它不像科普讀物那樣充滿生動的圖解和淺顯易懂的語言,但它所呈現齣的係統性、權威性,卻是任何通俗讀物都無法比擬的。我設想,在這個目錄裏,一定有許多我聞所未聞的菌種,它們可能默默無聞地為農作物提供養分,或者幫助我們改良土壤,甚至在食品發酵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2012年這個時間節點,也讓我思考,在這之前和之後,中國農業菌種的研究經曆瞭怎樣的變遷。這本書,就像一位沉默而博學的智者,靜靜地陳述著一段段關於生命的智慧,等待著有心人去傾聽,去解讀,去從中汲取力量。

评分

拿起《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我仿佛看到瞭中國農業發展背後那股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菌種,這些微小的生命體,卻是整個農業生態係統的靈魂。這份目錄,記錄的不僅僅是菌種的名稱和分類,更可能蘊含著它們獨特的遺傳信息、生理特性以及潛在的應用價值。2012年的版本,讓我聯想到那個時代,中國的農業正經曆著怎樣的轉型與升級。這份目錄,或許正是那個時期,科研人員對國傢農業資源的一次全麵盤點,也為未來的研究方嚮指明瞭道路。我好奇地想象,在目錄的字裏行間,是否隱藏著那些對提高作物産量、改善農産品品質、實現綠色農業有著重大意義的“明星”菌種?這份沉甸甸的書捲,承載著過去的輝煌,也昭示著未來的希望。

评分

不得不說,當我在書架上看到《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時,一種源於對基礎科學的敬畏油然而生。菌種,這個詞匯本身就充滿瞭神秘感,它們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之一,也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目錄,則意味著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係統的知識梳理。2012年這個時間標識,讓我對它所承載的信息有瞭更具體的定位,它代錶瞭在那一年,中國在農業菌種領域的認知水平和研究成果。我猜測,這份目錄的編製過程絕非易事,它需要匯集海量的實驗數據、精準的分類鑒定,以及長期的野外考察和實驗室研究。對於那些緻力於農業生物技術、微生物學以及相關領域的學者來說,這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案頭必備。它就像一座寶藏的索引,等待著人們去挖掘更深層次的價值。

评分

一本沉甸甸的書,厚實得仿佛能壓住曆史的塵埃,當我翻開《中國農業菌種目錄(2012年版)》時,第一個感受便是它巨大的信息量。目錄,顧名思義,便是對海量數據的梳理與歸納,而農業菌種,這看似微小卻支撐起整個農業生態體係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的這個版本,究竟凝聚瞭多少心血,又記錄瞭哪些珍貴的“寶貝”?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尋那些隱匿在土壤、植物和發酵罐中的微生物世界。每一串學名、每一個拉丁文注釋,都仿佛一把鑰匙,等待著我去開啓一段關於生命演化、農業應用乃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宏偉畫捲。我想象著,在這厚厚的紙頁背後,是無數科研人員的辛勤付齣,是對中國農業發展脈絡的深刻洞察,更是對未來可持續農業的殷切期盼。這種沉甸甸的知識載體,本身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