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評論(第3輯):空間行為與規劃

地理學評論(第3輯):空間行為與規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柴彥威 等 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4727
版次:1
商品编码:1087700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地理學評論》第三輯與前兩輯相比有點變化,不再與人文地理學沙龍有關;但在貫徹《地理學評論》的初衷上卻是完全相同的,這就是堅持以理論與方法論的討論為主,堅持立足學科前沿,主要以會議紀實的形式,等等。本輯即是第三次與第四次空間行為與規劃會議的紀實。空間行為與規劃研究會旨在促進中國城市空間行為研究的發展,擴大行為論方法的社會影響,探索行為研究在規劃與政策製定中的應用。到目前為止,該研究會已舉辦五次研討會,聚閤瞭一批感興趣的學者,成為行為論方法研討的重要學術平颱。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空間行為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空間行為與行為空問研究的三個前沿——生活質量、社會公平和低碳社會
基於行為分析的規劃策略
基於手機用戶的個體時空行為數據獲取方法
時空行為數據的獲取及基於GIS的可視化處理方法
基於T-GIS的廣州市居民日常生活時空關係
社會空問分異的新視角,
基於日常活動的北京城市社會空間分異與社會公平研究
基於活動—移動時空可達性的城市社會公平研究

第二部分 遷居行為與居住空間
城市更新中居民行為因素的分析
北京市居住用地空間結構的時空演變分析
城市宜居性的實體空間與行為空間評價及其影響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日本海外移民的動態研究
轉型期中國城鎮居民住房選擇與居住分異研究
北京住宅市場分析
廣州的跨國城市主義——小北路黑人聚居區研究

第三部分 通勤行為與職—住空間
職一住空間錯位研究中的“空間—行為—製度”框架
香港郊區化與交通行為的變化
基於通勤行為的北京市居住就業空間關係研究
北京城市居民職—住分離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城市空間重構與冗餘通勤——上海和廣州的對比研究

第四部分 購物行為與消費空間
上海市外來人口消費行為特徵研究
休息日與工作日居民購物時空間決策因素及差異比較
上海市商業空間結構變化分析
南京東路消費行為空問特徵變化研究——2001年與2007年的比較
供給與需求:廣州中心城區醫療設施的空間配置研究
基於時問地理學的旅遊者時空行為研究

評議與討論
第三次空間行為與規劃會議(2009年1月於同濟大學)
第四次空間行為與規劃會議(2009年10月於北京師範大學)

精彩書摘

這個38分鍾是什麼概念?我們可以與2003年美國城市職一住分離的情況做一個比較,2003年美國大概的通勤時間是38分鍾左右。從時間上來說,剛纔介紹香港是40多分鍾,確實非常高,美國2003年和2005年通勤時間最高的城市都沒有超過40分鍾。這就是2005年美國公布的數據,費城地區的通勤時間是38.3分鍾,紐約地區是34.2分鍾,從《亞洲周刊》發錶的文章裏麵對亞洲城市的統計,可以看到對香港的統計時間是30分鍾,我不知道為什麼差異會這麼大。北京的數據是45分鍾,也有一些差異,但是至少可以從這裏看齣北京通勤的差異還是比較顯著的,從時間上來說。
我們進一步可以把通勤時間偏長的人群的比重做一個分析,我們看到在北京這個人群大概小於30%,通勤時間在30分鍾以下的大概也就是35%左右。這裏是美國的一個數據,在通勤時間前10位的數據當中,通勤時間在90分鍾以上的比例,在北京可以看齣是7.7%,說明它的通勤時間是比較長的,也說明通勤時間偏長的比重比較高。我們比較的是北京市的各個區縣,北京的一些郊區城鎮,如天通苑、迴龍觀這兩個大型居住社區就是60多分鍾。第二個比較是根據它的就業人群.在調查的時候也調查瞭他們的就業地點,我們看到在衛星城鎮周邊地區就業的人群,他們的通勤時間相對比較短。
我們可以看到總體上來說還是從中心嚮外擴展的情況。這是就業的人群,在城中心地帶就業的人群,實際上比在周圍的近郊區或者說核心區邊緣地區就業的人群,其通勤時間更長。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城市內部交通的問題,還有一個是交通工具選擇的問題。這是對於通勤時間的描述。
對於通勤的距離,我這裏算齣來的直綫距離是5.87公裏。用直綫距離來衡量通勤,對北京這樣一個大的都市來說,考慮到郊區之後差異會比較大。因為我們知道郊區的路直綫通行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城市中心區直綫通行的難度比較大,所以我把這個結論擺在這裏,由於時間的原因就不展開說瞭。也存在著中心區嚮外圍的擴展,同時存在著南北的差異。
空間匹配主要采用的是集聚的分析方法。我們看這些點,通過集聚的分析方法,可以看到與北京市的就業率是比較接近的。這是居住地,有一些疊加,在一些區域存在著明顯的集聚,一些明顯有大量居住區的地方,卻沒有重疊的就業機會,這也是一個原因。對於居住地我們更多使用外來通勤比例的方法。我們對不同區縣外齣通勤的比例也做瞭一個比較,對比還是比較明顯的,這是街道一級、這是城心區,以街道命名的為城市新區,以鄉鎮命名的我們稱之為郊區。
我們現在希望從宏觀的方麵對影響因素做一個分析,但是宏觀的分析主要是一些定性的研究,我希望在空間結構方麵做一些深入的分析。我們說到北京城市曆史演變,經過幾次大的發展,職一住格局有瞭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們可以看齣職一住結構變化還是很明顯的。近幾年從居住變遷的角度,也有很多的研究。原因當中有一個是住房製度的改革,還有一個是産業政策的調整,上海這幾年大量的工廠外遷對此有很大的影響。
……

用户评价

评分

但是没有配置相关插图,明显减弱了参考意义

评分

   中世纪城市是芒福德的想象和方案的范式。作为范式,中世纪城市有很多优势,首先在中古时代并没有很强的首都的概念,所有的城市分散于各处并通过同业协会自治。其次,城市不可能过分拥挤,一部分原因是中世纪城市的去中心化,另一部分原因是中古时代恶劣的卫生条件。第三,中世纪城市基本上都有一个严格的城墙,城墙这一界限不仅定义了城市的范围而且限制了城市的增长。第四,由于地理环境和城市防御的原因,中世纪的有机形式形成了城市街道上有趣的互动。也正是由于上述的四点原因,中世纪城市拥有二十世纪的现代都市所没有的平等和民主。

评分

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问研究的三个前沿——生活质量、社会公平和低碳社会

评分

《地理学评论》第一辑终于以“第四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的形式正式出版了。大约六七年前,当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在谋划出版一本具有批判主义精神的不定期地理读物时,没有想到它要经历那么长时间才得以“出生”,而且第一辑是借助人文地理学沙龙的成果与世人见面的。两者的结合,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期望这本不定期读物能够持续地出版下去,将来成为一本有价值的地理学术期刊,对中国地理学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地理学评论(第2辑):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内容简介:2008年第四届人文地理学沙龙期间,多家地理学教学与研究单位积极准备承办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最后大家协商确定由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由于某些原因,东北师范大学无法于2009年举办此届沙龙。这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便同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协商,一起承办第五届沙龙。第三部分 社会学与城市地理学

评分

但是没有配置相关插图,明显减弱了参考意义

评分

由于人口的过分增长造成的城市过分扩张和密度增加一直是芒福德对于现代城市的根本焦虑。基于他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的分析,如果说城市增长无法被控制,城市终将毁灭,正因如此,芒福德畏惧那些正在兴起的大都会,例如纽约和东京。

评分

第一部分 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非常喜欢

评分

   中世纪城市是芒福德的想象和方案的范式。作为范式,中世纪城市有很多优势,首先在中古时代并没有很强的首都的概念,所有的城市分散于各处并通过同业协会自治。其次,城市不可能过分拥挤,一部分原因是中世纪城市的去中心化,另一部分原因是中古时代恶劣的卫生条件。第三,中世纪城市基本上都有一个严格的城墙,城墙这一界限不仅定义了城市的范围而且限制了城市的增长。第四,由于地理环境和城市防御的原因,中世纪的有机形式形成了城市街道上有趣的互动。也正是由于上述的四点原因,中世纪城市拥有二十世纪的现代都市所没有的平等和民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