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德意誌悲苦劇的起源》是本雅明的代錶作,作者在本書上所耗費的心力,所寄托的希望,所裝載的哲思,從謀篇至行文都有十足的體現。原本在文學史上不被人看重的巴洛剋時代德意誌悲苦劇,在他筆下卻勾連起瞭西方自古典經中世紀而至他所處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文化史、美學史、宗教史。筆墨既馳騁古今,釋義則不落窠臼。哲學式批評的角度在文學研究內部屢破藩籬,而在廣義文化研究層麵更讓人耳目一新,及至今日,費解之名仍在,獨創魅力不減。
作者簡介
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德國文學傢、思想傢,因其博學和敏銳而享譽世界,被視為20世紀前半期德國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傢,被譽為“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他學術視野開闊,學術眼光獨到,著作宏富,著有《德意誌悲苦劇的起源》、《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可技術復製 時代的藝術作品》、《評歌德的<親和力>》、《攝影小史》、《柏林童年》、《德意誌人》等名著,尚留下六冊書信集。作為眾所周知的思想傢,其論著豐富的解釋力吸引越來越多學者的目光,儼然成為重審現代性與歐洲文化史的關鍵節點。
目錄
引言
認識論批判 代序
勸諭文的概念——認識與真理——哲學中的美——概念的劃分與分散——作為組閤的理念——作為理念的詞語——理念不可歸類——布爾達赫的唯名論——真實主義、調和論、歸納法——剋羅齊的藝術體裁——起源——單子論——對巴洛剋悲劇的輕視與誤解——“評賞”——巴洛剋與錶現主義——言歸正傳
悲苦劇與悲劇
一:悲苦劇的巴洛剋理論——亞裏士多德的影響並無意義——悲苦劇以曆史為內容——君主理論——拜占庭作為題材來源——希律王戲劇——優柔寡斷——作為受難者的暴君,作為暴君的受難者——受難劇遭受低估——基督教編年史與悲苦劇——巴洛剋戲劇的內在性——戲演與反思——作為造物的君主——榮譽——曆史倫理的毀滅——舞颱——廷臣作為聖徒與陰謀策劃者——悲苦劇的教育意圖
二:福爾科特的《悲劇美學》——尼采的《悲劇的誕生》——德意誌唯心主義的悲劇理論——悲劇與傳說——王室與悲劇——新舊“悲劇”——悲劇之死作為框架——悲劇性,審判中的對話和柏拉圖對話——悲傷與悲劇性——狂飆突進、古典主義——政治嬉鬧劇、木偶戲——陰謀策劃者作為滑稽人物——在命運劇中的命運概念——自然罪責與悲劇罪責——道具——鬼魂顯靈與魂靈世界
三:閤法性理論、漠然、憂鬱——君王的憂鬱——肉體上與靈魂上的憂鬱——土星理論——意象:狗、球、石——懈怠與不忠——哈姆雷特
寄喻與悲苦劇
一:復古主義中的象徵和寄喻——浪漫主義中的象徵與寄喻——近代寄喻的起源——例子與證明——寄喻的二律背反——廢墟——寄喻失去靈魂——寄喻化為碎片
二:寄喻式人物——寄喻性幕間劇——標題與警句——隱喻——源自巴洛剋的語言理論——亞曆山大詩體——語言碎片化——歌劇——文字上的騎士
三:屍體作為寓意畫——基督教中的諸神身體——寄喻起源中的悲傷——撒旦製造的恐懼與預言——沉思的界限——“神秘的重力平衡”
附錄
本雅明自傳
譯名釋義
譯名對照錶
譯後記
精彩書摘
憂鬱理論凝縮瞭大量古老的意象,文藝復興是首先以無與倫比的天纔闡釋指齣瞭其中強大的辯證性。堆積在丟勒所畫的憂鬱前的物品中有隻狗。阿爾貝提努斯對憂鬱者的心靈狀態的描寫讓人想到狂犬病並非偶然。按照古老的傳統,“脾髒管轄著狗的器官係統”。在這點上,狗與憂鬱者是一緻的。如果那種被描述為極其柔弱的器官發生瞭變質,那麼狗就會喪失活力,遭到狂犬病侵襲。這時它就象徵瞭憂鬱情結中陰暗的一麵。另一方麵,人們強調瞭狗的感覺力與忍耐力,這樣便可以讓其代錶不知疲倦的鑽研者和沉思者的形象瞭。“皮艾裏奧?法勒裏阿諾(PierioValeriano)在他對這種象形符號的評論中直白地說到,這樣的狗在憑感覺搜索和奔跑時是最適於‘帶上憂鬱麵容’的。”另外,在丟勒的畫上,這動物被畫成熟睡狀,從而加深瞭這一意象的自相矛盾之處:如果邪惡的夢來自於脾髒,那麼憂鬱者也就對預言之夢具有優先權。作為君王與殉道者的共有之物,預言之夢在悲苦劇中是常見的。但是這些預言之夢是齣自創世神廟中的泥土占蔔的睡夢,不可理解為崇高甚或神聖的啓示。因為憂鬱者的所有先知都取自幽深之處;是通過對造物生命的深入思考而獲得的,沒有絲毫的天啓之聲會傳至他這裏。
……
前言/序言
德意誌悲苦劇的起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不錯的書,需要耐心地讀
評分
☆☆☆☆☆
本雅明幾乎將一生奉獻於寫作。他沉潛於波德萊爾和十七世紀各國戲劇傢的作品,他強烈地認同他們,但采用瞭迂迴麯摺,穿針引綫的手法,這使他的許多作品顯得不夠完整。他唯一一部“像模像樣”的研究巴洛剋悲劇的書也是迫於父母的壓力完成的。他是這樣評介自己的做法的:對於偉大的作傢來說,完成的作品的分量要輕於他們畢生寫作的短簡殘篇。因為隻有性格比較軟弱和精神比較散漫的人纔能從完整中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感,感覺到他們因此而重獲生命。在天纔看來,每一次中斷,以及命運的每一次沉重打擊,都像他溫柔的睡眠本身一樣降臨到旁邊的工作間。在這個工作的周圍,他畫瞭一個由短簡殘篇構成的迷人的圓圈。“天纔即勤奮。”(《單嚮街》)
評分
☆☆☆☆☆
本雅明用形式來串聯起他的文學史觀,內心其實潛伏著一種巨大的概括的野心:“將看似散亂和分離之物作為一種綜閤體的各因素而讓其互相聯係。”(p44)所以,本雅明用一本書的時間,跟我們絮絮叨叨一種德國人自己現在都不怎麼看的東西——悲苦劇——其實是有自己的潛颱詞的。
評分
☆☆☆☆☆
其一,從他引以為開篇的《認識論批評》中,顯而易見,本雅明有著一種近乎唯一的真理觀:“認識的對象不等於真理”(p5),真理是那個不能言說的道,任何言說都隻能傷及它。所以,“對藝術形式是不可能做齣演繹式闡發的”(p25),“因為在觀察深入藝術的作品與形式以探測其內涵時,往往都是在談論最細微處。”
評分
☆☆☆☆☆
畢業論文最後沒有做本雅明,挺遺憾的,工作瞭幾年還是念念不忘,新齣的這本,還是要買來讀讀。
評分
☆☆☆☆☆
本雅明總是讓人喜愛
評分
☆☆☆☆☆
包裝印刷都不錯,會繼續在京東購書的
評分
☆☆☆☆☆
包裝印刷都不錯,會繼續在京東購書的
評分
☆☆☆☆☆
本雅明用形式來串聯起他的文學史觀,內心其實潛伏著一種巨大的概括的野心:“將看似散亂和分離之物作為一種綜閤體的各因素而讓其互相聯係。”(p44)所以,本雅明用一本書的時間,跟我們絮絮叨叨一種德國人自己現在都不怎麼看的東西——悲苦劇——其實是有自己的潛颱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