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眾多世傳本中擇取文意古樸的版本加以譯注,保證全本無刪節。注釋:力求提供準確精微的注解,確保言簡意賅。譯文:在把握全文主旨的基礎上,對每句原文作平實精道的翻譯,不為追求譯文的文體形式而犧牲對原文準確的翻譯,以期能提供給讀者最貼近古文原貌的譯文。經論:對原文中的詞句追本溯源,將其齣典和相關經論提供給讀者,做到“以經注經”。引申:將原文所涉及的相關古代常識及學說為讀者分類詳述,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深化和拓展,同時對涉及到的曆史人物做重點介紹,以期能使讀者全麵而深切地瞭解中國古代文化,從而觸類旁通。典故:選取與原文有關的曆史典故,以白話文形式呈現給讀者,從而增加讀者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和體悟。所引之典故皆直譯於古籍之原文,不穿鑿附會,保留史料原貌。明確每一則典故的齣處,做到所引有據,同時對原文所涉典故之訛誤予以說明。索引:對《正心齋國學·博知叢書:三字經·詮釋》引申部分及典故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建立索引,方便讀者查閱。對於《正心齋國學·博知叢書:三字經·詮釋》的譯注,我們不置一傢之言的評論,不用今世之價值觀妄加評斷古人的思想。希望如此能留給讀者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想象的餘地,更多的體悟原著者行文之意。
作者簡介
趙崎,生於上海,心理谘詢師、法學碩士、商學學士。因幼承庭訓,少時既心慕佛道,及長又潛心易理。為參賢訪道,曾四處遊學,幸得古法師承、經文習武。修悟經年,自道是“復莊周之夢蝶,瞭無所得,亦無所失。”
提筆著述“正心齋國學叢書”,秉持“正本清源,慧啓心性”之旨主張國學之弘揚,非僅為知識之傳播,更在於思維之啓發。
內頁插圖
目錄
總序: 正心齋國學叢書
緣起: 正心齋國學·博知叢書
體例: 《三字經》詮解
序言: 《三字經》詮解
正文: 《三字經》詮解
附錄一: 《三字經》全文(注音版)
附錄二: 《陰陽五行啓慧》(節選)
附錄三: 《增廣賢文》啓慧(節選)
附錄四: 參佛二要
索引: (引申和典故部分)
精彩書摘
五行之“生剋乘侮”: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五行相乘:亦作“亢乘”,乘虛侵襲,過度相剋,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侮:亦作“反侮”,恃強淩弱,反嚮剋製,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五行之生剋,實則奧妙精微,其中諸多運化之理,請參見“正心齋國學·專知叢書”。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五種古人行為處事的道德準則。“五常”與前文的“三綱”相對應,閤稱“三綱五常”,它是中國古代儒傢倫理文化的核心架構。
典故:
宰予問仁:據《論語·陽貨》中的記載,孔子的弟子宰予問孔子:“為父母服喪要三年,喪期也太久瞭吧。君子三年不行禮儀,禮儀必定敗壞;三年不近音樂,樂感將遭毀棄。陳糧既已吃盡,新榖就又登場,鑽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要改一改瞭,服喪一年就夠瞭。”孔子問:“服喪三年未到,你就吃香飯,穿錦衣,心安嗎?”宰予說:“心安。”孔子聽瞭說:“你心安就這樣做吧。君子三年服喪期間,食飯菜不覺得香,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好房子而不安,所以不這麼做。如今你覺得心安的話,你就這麼做吧。”宰予離開後,孔子感嘆:“宰予不仁啊!孩子生下來三年後,纔能夠離開父母的懷抱,難道你宰予沒有受過父母三年的懷抱之恩嗎?”
荀巨伯探友:據《世說新語》中的記載,漢朝時,有個叫荀巨伯的人,從遠方來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鬍兵圍攻這座城池。朋友對荀巨伯說:“我現在快死瞭,你可以趕快離開瞭。不要無辜受傷。”荀巨伯迴答道:“你現在勸我離開,等於讓我拋開道義而荀且求活,這怎能是我荀巨伯所做的事呢!”鬍兵攻破城池,抓住荀巨伯問到:“大軍已到,全城之人皆逃命而去,你是何人,竟敢獨自留下
來?”荀巨伯說:“我朋友生瞭重病,我不忍心丟下他,我願用我的身軀替代朋友的性命!”鬍兵聽後麵麵相覷:“我們這些沒有道義的人,卻闖入瞭一個有道義的國傢!”之後便率軍撤迴,因此全城人都得到瞭保全。
張良受書:據(西漢)司馬遷所著《史記·留侯世傢》中的記載,張良年輕時,一次路經一座橋,橋上一位穿著粗陋的老人見張良走近,突然把自己所穿的鞋甩到橋下,並對張良說:“年輕人,下去替我把鞋取上來!”張良非常吃驚又氣惱,因為看他年紀老,竭力忍住怒氣,走下橋去把鞋取上來。老人說:“幫我把鞋穿上!”張良想自己既然已經替他把鞋取上來,於是就恭恭敬敬地給他穿上鞋。穿上鞋後,老人大笑而去。張良非常吃驚,目送著他離去。老人走瞭將近一裏路,纔又摺迴來對張良說:“年輕人啊,你將來定會有所齣息,我可以把本事傳給你。五日之後的早晨,在這裏跟我相會。”張良隨即答應,並嚮老人下跪行瞭禮。五日之後天亮時,張良來到橋上。但是老人已經在那裏等著瞭,並非常生氣地說:“跟老人傢約會,怎麼可以讓老人傢等你呢?再等五日吧!”
……
正心齋國學·博知叢書:三字經·詮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