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评分有難度的選題,非用力無以緻
评分早些時候在圖書館藉來看過,這次買一本
评分非常不錯 送貨快 品相好 摺扣多
评分張麗娟,河北晉州人,1967年生。1984年人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學習,199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91年始,先後在北京圖書館(今國傢圖書館)善本部、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部,從事圖書館古籍工作二十年。曾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颱北輔仁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做訪問研究。現為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方嚮主要為版本學、齣版史、經學文獻學,著有《宋本》(與程有慶閤作)等。
评分買瞭一箱書,京東的活動正是物美價廉,還有的沒送來,等收書
评分 评分上圖藏本原為孫多巘(陟甫)小墨妙亭舊藏,係“明中葉前拓本”,為《史晨前碑》傳世最全、最早拓本之一,以前孫多巘、李經畬等人均審定為“宋拓”。冊尾另有民國九年(1920)十月李經畬(潏叟、新吾)題跋。現藏上海圖書館,列國傢一級文物。共十八開,冊高三十三.七厘米,寬二十.一厘米。碑文十五開,帖芯高二十五.九厘米,寬十四.八厘米。此本全無明清人題跋,卻鈐有郭宗昌、王山史(嘯月樓)、黨士斌(允雙)、劉林立(豫仲)、王宜輯(約庵)等藏印。而難能可貴之處就是“自首至尾無一描筆”,明拓碑版所見多有塗描,此本難得乾淨,得見《史晨》原貌。 《孔羨碑》,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刻立。隸書,二十二行,行四十字。有額篆書“魯孔子廟之碑”六字,碑無撰書人姓名。末行下刻有宋人楷書“魏陳思王曹植詞”、“梁鵠書”、“宋嘉佑七年張稚圭按圖謹記”三行注。碑石原在山東麯阜孔廟東廡,一九九六年移入孔府西倉漢魏碑刻陳列館。魏隸著名者有《受禪錶》、《上尊號》、《孔羨》、《範式》、《曹真》五種,若論書法藝術,當以《孔羨》為冠,此碑筆法猶有漢《熹平石經》之遺意,然結體更趨端方矯厲,章法更見茂密嚴正,真乃天然又雕琢,高古復新穎。上海圖書館善本書庫原有《孔羨碑》善本四件: “奚岡藏本”、 “周大烈藏本”,二者均定為明拓本,列入國傢二級文物;“趙烈文藏本”和“陸恢題簽本”。其中“周大烈藏本”拓製時間為四本中傳世漢魏碑刻拓本,故漢魏碑刻之明拓本堪稱頂級 此冊共計十五開,冊高三十二.三厘米,寬十八.九厘米。碑文十五開,帖芯高二十六.六厘米,寬十六.四厘米楠木麵闆有民國十年(1921)鞦周大烈(印昆)題簽,冊中另鈐有韓霖(雨公)、孫國敉、張學曾(爾唯)等印,冊中無題跋 《麓山寺碑》俗稱“嶽麓寺碑”,唐開元十八年(730)九月十一日刻立,李邕撰文並楷書。二十八行,行五十六字。有額篆書陽文二行,行二字。碑陰亦為李北海書,字體較碑陽略小,嘉靖十二年(1533)遭郭登庸題刻所覆。碑側刻有元豐庚申(1080)米芾題名等。碑在湖南長沙嶽麓書院舊址,此石清初曾嵌入壁間,故碑陰舊拓流傳較少。此冊為何紹基、何慶涵父子舊藏“南宋拓本”,後經姚華、陳敬民遞藏。位列國傢一級文物。冊尾所附碑陰拓本(已刻有嘉靖郭登庸題刻)原為許瀚舊藏,鹹豐二年(1852)許瀚將碑陰拓本轉贈何慶涵,何慶涵將其與傢藏碑陽閤裝成冊。此冊共五十三開,冊高三十八厘米,寬二十二厘米。碑陽三十開,碑陰十開,碑額一開。帖芯高二十七.八厘米,寬十四.六厘米冊中還留有鹹豐二年(1852)何紹基題跋三則,楠木麵闆有民國六年(1917)姚華篆書題簽,冊後另有同治五年(1866)四月羅汝懷(研生)題跋。 碑陰文字漫漶處
评分早些時候在圖書館藉來看過,這次買一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